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必须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确保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谋发展,推动产业能级再提升
巩固壮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做好七大商圈提档升级,持续扩大“千年闽都 活力台江”促消费品牌影响力。大力培育九天网络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快互联网广告行业发展,打造现代商贸服务业新引擎。深化与福州金控集团、厦门金圆等合作,举办企业家大会、政银企对接会等活动,推广“跨境保”“跨境贷”等企业融资新模式。扎实推进数字人民币等特色场景应用,新培育数字经济领域“独角兽”“瞪羚”企业5家以上。推动新榕集团等优质企业入驻海荣大厦,吸引钢铁、纺织、化工等产业链龙头企业集聚,力争新增供应链平台企业销售额突破300亿元。
强化项目引领带动。大力开展“项目攻坚增效年”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滨江市民广场、新玺中心等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超200亿元,力争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58个以上。盘活海峡金融商务区M地块、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B1地块等存量资源,推动上海西新村出让地块、福州二十五中扩建等项目开工,提速泉州银行福州大楼、国家能源集团福建生产指挥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招大引强,力争落地中核集团区域总部等一批体量大、带动强的项目。
加快培育新增长极。继续实施两大商务区高品质提升工程,用好自贸区政策红利,专班推进福州自贸区台江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协同创新基地为载体,加快建设预制菜创新研发中心、选品集采中心、总部运营中心等。打造新能源汽车展销中心,依托榕发悦动广场等商圈,吸引汽车销售龙头企业落地。聚焦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盘活地下空间资源,培育中亭街电商直播基地、茶亭街医疗器械销售基地等特色产业空间。推进文旅商融合发展,对接大悦城等央企,提升“闽江之心”业态能级,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新地标。探索“体育+”新业态,培育水上巴士、皮划艇等亲水项目,规划建设福州国际游艇会。
(二)坚持改革创新求突破,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完善权责清单,实施政府部门权责事项动态调整和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财政+国企+金融”等投融资模式,提速国有资产市场化运作进程,推动区国投集团尽快发行债券。推进区属国企二级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融合。聚焦基层综合执法改革,完善联合执法协调工作机制。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集成改革。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高标准推进“一区多点”科创走廊建设,新增载体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突破280家。落实激励企业创新政策,扩大科技型企业受惠面,力争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18%。探索“举荐制”“配额制”,以台江“人才之家”为主阵地,对接智联招聘等一批重点企业,共同开展“HR人才助理”项目,构建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好用活上级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帮助市场主体提振发展信心。继续做好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加快打造“一站式”服务大厅和“营商通”智慧化平台,积极推广“免证办”服务,力争营商环境评价排名进入全市前列。常态化开展“活力商都”论坛主题活动,完善区街两级“一企一议”协调机制。力争落地福州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推动金融风险有效化解。提速“信用台江”建设,持续健全信用监管机制。
(三)坚持建管并举求实效,建设省会最美核心区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实施150个以上、总投资不少于30亿元的城市更新品质提升项目。加快推进利嘉城、鳌峰花园等37个老旧小区整治。完成双浦巷等8个市政街巷项目,推进前横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等9个缓堵项目。加快八一七路(台江段)全面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推进“闽江之心”二期码头风情街、中亭街、达道水街提升改造,完成半岛国际等一批外立面整治。聚焦福州三宝城项目,建设雁塔一地块地标建筑,以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为核心,打造非遗工艺美术基地,助力闽都文化展示传播。持续推进闽江北岸(台江段)全线贯通工程,进一步提升沿线公园景观水平。
做精做细城区管理。构建基层数据协同系统,加快打造多级联动治理的“城市大脑”平台。深化“路街巷长制”,持续提升五一路、八一七路等重点路段精细化管理水平,再创建“门前三包”示范街10条以上。持续开展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实现各类场所新改扩建项目无障碍设施基本覆盖。探索“家园中心+物管专业服务公司”模式,逐步解决无物业小区管理难题。零容忍打击新增“两违”,加大违规店招店牌整治力度,到边到角美化市容环境。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机制,争创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全力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静夜守护”专项执法行动,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全面落实“河长日”“河湖长制”,继续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提升14条内河运维管护水平,确保辖区内河水质标准稳定在Ⅳ类以上。完善管网基础设施,改造一批市政道路雨污管网。推广使用生态云等监管平台,提升环境监管智慧化水平。积极参与碳中和试点工作,完成洋头口低碳社区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