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招引机制。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建立健全“2+N”产业链专班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编制产业地图,完善招商指南、政策导则、考核细则,优化商谈、评审、决策机制,让招商“按图索骥”“有章可循”。加大招商引资激励力度,及时兑现奖惩。加强招商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招商能力,选优配强驻外招商人员力量。持续开展“双招双引”攻坚活动,拓展运用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股权招商、平台招商等方式,强化基金招商撬动作用,全面提升招商成效。全年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实现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
加快项目推进。完善项目谋划储备库、前期工作库、投资建设库“三库联动”机制,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对于确定实施的项目,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画出“施工图”,实行挂图督战、压茬推进。建立重大项目专班推进、较大项目专员推进、一般项目专人推进“三专”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推深做实“蜗牛奖”评比,力促签约项目早建设、在建项目早投产。坚持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想方设法破解土地、资金、政策等要素制约,全年力争收储土地4700亩以上、融资35亿元以上。
(二)千方百计强产业,持续壮大经济骨架
推动产业格局“优质扩面”。坚持“产业是发展根基”的理念,走高质量发展的赶超之路。深入实施“积树成林”工程,加快荣冠木业、金竹新材等项目建设,推动大自然地板、好莱客家居等项目尽快开工。大力推进“攀亲结故”工程,积极链入合肥都市圈,力争荣事达智能家电家居、志邦家居、易高家居项目落地建设。积极推进“老树育新干”工程,力促智联铝业、众铝新材等铝模企业建成投产,梯次推动传统模板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拎包入住”工程,加快高质板材园、怡中家居智造园建设,大力引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努力打造“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产业发展生态。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总数突破100家,工业固投增长50%以上。
推动化工产业“开花结果”。加快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土方平整、主干道路、管网、供电和污水处理厂、特勤消防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智慧监管平台,提高园区信息化水平,确保年内实现实质性运转。健全入园企业准入机制,对照园区化工产业发展禁限控目录,对入驻项目的工艺技术、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环保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甄选,把牢项目落户关。坚持园区建设与项目开工统筹推进,加快前期工作,做好签约项目落地准备,确保年内3个以上项目开工建设。
推动商贸三产“锻长补短”。加速商贸物流市场群建设,大力推进亿联国际商贸城、皖豫农博城、惠义达物流等专业市场项目,不断加强市场集聚度、增强商贸辐射力,力争培育限上商贸单位20家。积极发展会展经济、节庆经济,举办首届中国(叶集)定制家居暨供应链产业博览会、家居设计大赛、第二届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开展“桃花(梨花)艺术节”“电商直播大赛”等活动。以“羊肉美食文化节”为载体,推动羊肉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擦亮“叶集羊肉”美食名片。积极适应分众化消费需求,打造夜市经济新业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积极谋划大雁湖—观山康旅项目,举办山地骑行大赛,助推文游产业取得突破。
推动承载平台“聚势赋能”。发挥开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把开发区打造成新兴产业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力争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中进入前80名。优化开发区管理体制,动态完善开发区赋权清单,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标准地”改革,使更多的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推深做实“亩均论英雄”机制,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单位产出、降低单位能耗。加大僵尸企业和闲置资产盘活力度,鼓励“零地招商”,推动集约节约发展。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道路等级,开工建设双创大厦,建成板材质量检测中心,筹划建设家居企业集中喷涂中心。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争取新增开发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
(三)千方百计优城建,持续提升承载能力
推进城市颜值提升。按照“五色叶集”空间规划布局,积极推动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规划落地获批。围绕“一河两岸一座城”,优化城区空间结构,加快建设西部滨河生态休闲区,提升城市品质品位。深入推进老城“减法”行动,继续坚持举区而为、全员参与的征迁工作机制,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全年实施新型城镇化提升项目不少于2个、完成征迁3000户以上,让城市更新“减法”变成城市形象的“加法”。
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实施城市建设“畅循环、强功能、补窟窿”专项行动,打通永和西路、未名西路、东楼南路,改造观山路桥等3座市政桥梁。加快推进G529、S245叶集段建设,争取早日恢复叶集火车站客运业务,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城市功能配套,加快明发城市广场、居然之家等综合体项目建设。完成金寨至叶集供水管网及主城区一体化管网建设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城区供水保障能力。继续推进城区“三化一配套”,实施城区柳林大道、兴叶大道、南海路等3条主干道路绿化增绿提效工程,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改造城市老旧小区2个。
推进城市管理优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启动“城市大脑”项目建设,谋划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和地下管廊项目。实施城区“物业服务水平提升行动”,加强物业服务公司管理,开展“文明小区”PK评比活动,推动物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推进城区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促进生活垃圾处理高效化、无害化。持续规范经营行为,整治交通秩序,依法打击违法建设,不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