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定不移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皖豫边界商贸中心。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快蔚车汽车互联网产业园、亿联国际商贸城、颐高华东林木大数据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按照“一港十园”规划,加快建成皖豫边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市场集群和商贸物流港,实现年交易额1000亿元以上。打造中部新型家居制造中心。加快大自然地板、冠特家居等项目建设,聚焦多层板、欧松板、板式家具、定制家具等领域,开展优质企业引育行动,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头部企业,实现国内外知名家居企业入驻15家以上,板材家居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打响“叶集家居,百年产业”品牌。打造皖西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编制高起点规划、落实高环保措施、建立高安全保障,高标准建成2.14平方公里化工园区。推动兴生林新材料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持续引进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优质项目,实现入驻企业20家以上,化工产业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叶集化工、千亿集群”初具雏形,与家居产业一起构筑起叶集工业经济的“二元支撑”。
(三)坚定不移打造魅力城市体验区。建设“五色叶集”。按照“东进、西融、南联、北扩、中优”的发展思路,做优做强中部生活休闲区、东部文教新城区、南部商贸物流区、西部滨河生态区、北部产城融合区五大功能板块,打造生活红、文教青、商贸蓝、生态绿、工业金的“五色叶集”城市发展新格局。建设“水美叶集”。坚持拥河发展,以大别山革命老区史河省界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为抓手,实施蓄水近城、引水入城、排涝出城工程,建设史河“水文化”系列主题公园,建成滨河生态休闲区,塑造水系引领、临水发展、水城交融的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文化叶集”。实施城市文化印记和文化氛围提升工程,将叶集传统文化融入城市设计,建设鄂豫皖特色文化街区,重建六省商务会馆,管理运营好区文化中心,深入创建中国文学之乡。开展“一日三省游”等皖美旅游、皖美消费活动,打造舒适悠闲、浪漫时尚的区域性文化消费中心和生活慢城。建设“美食叶集”。深入开展皖美农品、皖美味道行动,改造提升叶集美食街,举办形式多样的美食大赛、美食节庆,针对不同季节、人群推出不同的美食爆品,以丰富的美食元素、独特的美食风味,打造“玩在六安、吃在叶集”的旅游名片。
(四)坚定不移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走前头、做示范。建立健全防范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监测帮扶机制,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项分类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实现政策承接精准,成效持续有力。在发展现代农业上走前头、做示范。以“138+N”和“6969”工程为抓手,重点发展稻虾综养和特色林果两大优势主导产业,建成2个优势主导产业基地、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1个产值10亿元以上的现代农业综合体,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产业新格局。在建设美丽乡村上走前头、做示范。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农村供水保障、乡村清洁能源建设、数字乡村建设、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等工程,一体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在完善公共服务上走前头、做示范。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区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加快建设乡镇租赁住房,大力引导农村居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在实现乡村善治上走前头、做示范。全面推广基层治理“1114”工程试点,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五)坚定不移打造宜居宜业新高地。努力提供更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绿道穿城、碧水绕城”为主线,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让叶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居民尽享绿色福祉。努力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大力引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区域性医疗中心、三甲医院和省级示范学校建设,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公共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完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动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努力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就业机会。不断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体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努力提供更加亲商安商的创业沃土。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推深做实“妈妈式”服务,用工业互联网思维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建设开放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一切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业源泉充分涌流。
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区政府的开局之年,必须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理念,高定标杆、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20%;境内到位资金增长2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我们要勇于自我加压,敢于同先进比高低,尽可能争取各项指标高于预期。
为实现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抓招商,持续集聚发展势能
锚定招商方向。围绕“百年家居”开展全链条招商。延伸前端承载空间,引进原木交易、五金配件等专业市场,降低家居产业原辅材料成本;拓展后端服务配套,招引一批家居产业设计研发团队、展示展销平台、质量检测机构入驻,提升软实力;突出高端品牌引领,开展招大引强,瞄准家居行业头部企业,着力推进志邦家居、现代筑美、北美枫情等企业签约落地。围绕“千亿化工”开展精准化招商。聚焦精细化工、电子化学品、可降解材料、功能化涂料等产业门类开展定向招商,打造中高端化工产业集群,紧盯欣奕华光刻胶、恒坤新材料等重点线索,推动尽快签约落地。围绕提升城市能级开展功能性招商。重点引进专业市场、大型综合商场、文娱休闲中心等城市补短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