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更高质量抓好产业立区,全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
坚持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综合实力提升,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构筑优质产业平台,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做精做尖新兴产业,确保“产业转型突破年”行动见真章出实效。
“四个拉升”提高产业层次。鼓励优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耕细分领域,形成一批行业龙头、单打冠军。实施梯度培育计划,实现国家级“小巨人”破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数增长20%以上,不断拉升科技含量。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17],开展闲置、低效用地全域治理,全面实行标准地准入制度,确保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不断拉升产出强度。紧盯单位GDP能耗,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关口,不断拉升环保标准。加强与大院大所及高层次人才团队合作,实施“瑶看东方·海聚英才”工程,促进产业、人才相互赋能,不断拉升人才素质。
“三个加快”提速产业转型。加快土地空间释放,推进合浦北村、振兴南路等经营性用地上市,力争全年供应土地超千亩。每季度开展一次高品质土地招商推介会,导入优质产业,争取更多总部落地。加快传统产业赋能,持续加大建筑业总部引育力度,完善设计、监理、检测等全产业链条,力争实现建筑业总产值率先超千亿元。建设中国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加快推进国际汽车城、长江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新商圈。支持洲峰电子、安徽区域数字化品牌直播基地等企业增能赋能,发挥商协会大厦平台作用,打造亿元楼宇。加快项目建设达效,支持罗欣、弘帆产业园建设,推进静安、九久夕阳红等总部项目,逐步形成全省一流的大健康产业集聚地。打造文一时埠里、信地乐汇街等网红打卡地,依托宝业东城广场、龙湖天璞等,构建“文艺东进”阵地,让更多人来瑶海消费。
“两个支撑”优化产业生态。强化平台支撑,加快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三期、物联网产业园二期等园区建设,打造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市级众创空间,合理规划建设红旗石材、东城公寓等租赁住房和人才公寓。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管理服务水平,打造智慧型园区、服务型团队。强化资本支撑,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常态化开展项目资本对接会、政银企对接会,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发挥产业基金牵引效应,招引更多优质项目。
(二)更快速度推进城市更新,全力改善城区品质面貌。
坚持城市生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紧扣“提升品质、彰显特色、传承文化”,建设更有颜值、更有品味的魅力瑶海,确保“城市更新攻坚年”行动见真章出实效。
统筹推进“拆建安管”。实施毛巾厂、刘小郢等征迁项目69个,征迁面积超百万平米。启动合浦、龚大塘等复建点项目9个、147万平方米,续建漕坊、龙腾家园四期等复建点项目12个、190万平方米。安置凤华家园、板桥花园等复建点10个、120万平方米,完成超期未安置年度任务。开展“和美小区”创建工作,加强物业行业指导和监管,改善小区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推进户外广告、背街小巷等专项治理,不断刷新城区颜值。
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全面保障淮南路、临泉路等9项市级重点工程,加速推进大彭路、青龙路等24个区级路网项目,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立体快捷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启动“微循环”工程,建成通车凤台路、花冲路等16条道路。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组织,开展交通堵点、乱点和隐患治理等专项行动,全力解决“行车难”问题。实施大店、广德路等48个公共停车场项目,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谋划实施当涂路东片区、合浦南村片区改造,开展付业队、钢红生活区等17个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华府嘉园、汪塘北区等35个老旧小区整治项目,高标准推进65个住宅小区阳台排水整改,完成恒通片区、蓝天公寓片区积涝治理。完成康乐巷、临淮支巷等10条小街巷改造,将烟火气和文明风深度融入街巷文化。
(三)更大决心建设美丽瑶海,全力营造和谐人居环境。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源头管控,狠抓综合整治,推进全域治理,确保“环境质量提升年”行动见真章出实效。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压实政治责任,完成中央及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销号。严控秸秆焚烧、建筑工地扬尘等污染点源,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成排水系统雨污混接改造二期工程,完善道路雨污水管网。开工板桥河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工程,建成钟油坊污水处理厂,提升片区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推进“美丽河流”建设,实现辖区河流综合整治长效化,确保市考断面水质持续达标。
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建好城市绿廊,实施龙岗路、明皇路等绿化提升工程7个,新增城区绿道8.5公里。打造城市绿肺,新建郎溪路街头游园、唐桥公园,提升改造花冲公园二期,谋划启动钟离游园、新安江公园等一批公园游园,新增、提升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围绕增绿添彩提质,合理配置绿植资源,提高城区宜居指数。
推广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紧盯能耗“双控”目标,积极开展节能型单位创建,坚决关停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加快推进绿色循环综合体建设,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发展绿色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