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定不移展现新面貌,增强高质量发展承载力。
以升级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一体化推进“拆建安管”,不断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以更高标准、更优机制、更快效率推进城市更新。因地制宜实施旧城更新,杜绝“大拆大建”,把大窑湾等片区打造成城市更新典范项目。实施老城区“减法”专项行动,完成城区危险住房解危处置工作,基本消除区域内城中村棚户区。提升安置保障水平,探索开发代建模式,搭建复建点建设安置管理平台,大力开展“难安置”“难办证”攻坚清零行动,依法依规解决征迁安置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实现“双清零”目标。持续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整合“金角银边”等零星地块资源,建成一批停车场、运动场、街头游园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强老旧小区长效管理,完善物业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全力改善城区形象面貌,建立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和作业模式,确保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见到实效、保持长效。以商业楼宇周边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打造一批体现地域特色和时代记忆的城市风景线。统筹推进路网体系建设,建成郎溪路高架等一批“快速路”、和平路等一批“主干道”,实现辖区道路“快连快通”。聚焦雨山路等一批“微循环”,畅通群众回家“最后一公里”。
(三)坚定不移建设新中心,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力。
紧盯“三年打基础、五年出形象、十年建新城”的总体发展目标,统筹抓好城市规划与建设发展,实现东部新中心启动区基本建成、核心区全面招商。坚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化重点区域专项规划研究,完成区域小地块控规编制。建成一批市级重点道路、区级支路,构建多维交通网络,提升区域交通环境。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体系,加快核心区域开发,完成马(合)钢、氯碱化工、老合钢等污染地块5200余亩土地修复,充分释放发展空间。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新兴产业落地,实施核心区CBD、工业文明长廊等项目,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生活、生态布局,全面推进旧城改造和老合钢区域综合改造工作,建成青年创意田园二期等一批城市公园,建设青年港湾新地标,营造城景交融的生态环境。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建成市博物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服项目,打造汇聚更多优质资源的价值高地。
(四)坚定不移营造新环境,增强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在政务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下足“硬功夫”,大幅提升瑶海吸引力、凝聚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体化办理,变“企业群众办”为“政府办”,持续扩大“瑶海服务”品牌影响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厚植亲商安商暖商的投资沃土,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优良营商环境,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践行“两山”理念,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绿色成为瑶海发展最动人的底色。深化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大力开展精细化扬尘管控,稳定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强化“三水统筹[14]”,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将辖区4条河流打造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廊。均衡公园绿地布局,高标准实施新安江公园二期等一批公园绿化和景观提升项目,稳步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人均绿化面积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强大攻势,让黑恶势力在瑶海无处生根。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化解机制,实现智慧平安小区全覆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快数字瑶海体系建设,建成瑶海“城市大脑”[15],实现“一网统管、一网共治”。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深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培育一批高新技术质量标杆企业,争创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区、全省质量强区。
(五)坚定不移创造新生活,增强高质量发展吸引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构建公益普惠、布局合理、资源充足、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打造活力教育新兴区,加大真金白银投入,确保教育支出逐年上升。巩固“双减”政策成果,擦亮“学在瑶海”品牌,从“有学上”走向“上好学”。持续关爱户外劳动者,实现“幸福驿站”全覆盖。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着力提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强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拓展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成效,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广“智慧+康养”融合式为老服务模式,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困难家庭生活问题,切实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合法权益,形成瑶海特色的“救急难”品牌。发展繁荣体育事业,建成“三区一摇篮[16]”。提升群众免费艺术大课堂覆盖率,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构建文化供给新格局。
三、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