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建瓯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2月29日)

  ——2024年12月29日在建瓯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建瓯市人民政府市长 吴 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建瓯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和新征程上,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省委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南平市委细化实化“五增”目标,锚定“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五个一”战略,全力打造文化生态融合发展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8亿元,增长3.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亿元,增长5.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80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90元,增长7%。

  这一年,我们强保障、出实招,经济运行保持合理区间。财政保障坚实有力。开展河道疏浚、保障房项目等融资业务,拓展收入来源。抢抓政策窗口争取专项债和上级补助资金17.8亿元,“两重”“两新”国债项目获批资金居南平前列,特殊债券到位金额居南平第2位,有力保障债务化解、项目建设和“三保”支出等资金需求,政府法定债务处于合理区间。政策效应加快释放。出台“开门红”和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17条,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14条,鼓励农村户籍人口进城购房、“共有产权房”12条等一揽子政策,带动家居领域消费增长56.2%,拉动商品房交易9.9万㎡,竹、酒、茶、物流等优势产业占全市规上企业总产值75%以上。项目带动有力有效。举办“回建瓯来,助家乡兴”系列招商推介活动,签约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69个、71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中闽笋竹融合产业园项目被列入省重点签约外资项目。“一区三园”新增用地172亩,新建标准厂房4.6万㎡,“腾笼换鸟”173.2亩。42个省、南平市重点项目进度超年度计划,建州大桥、龙坤线竣工,获省第三季度重大项目晾晒工作通报表扬。

  这一年,我们铸链条、优结构,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笋竹产业加速集聚。完成“两徐”竹经济产业园建瓯徐墩片区启动区控规编制,规划建设绿色循环竹标准材基地。全国笋加工投资规模最大项目——联华七贡竣工投产,食品精深加工园区企业产值增长287.1%。东游、房道、龙村等乡镇竹材初级加工园区有序推进。举办第二届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建瓯竹笋”标识,获评省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县。酒产业加速壮大。推广酿酒高粱种植,福酒产业园主体竣工,福酒股份与建发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出“福将”新品,规上酒企产值比增34.6%。“福酱山海酱香酒”“建矛窖酒·幸福版”获评“青酌奖”,福矛集团、双龙戏珠酒业分别位列全省品牌价值评价自主创新领域第7位、老字号品牌第4位,获评“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三茶”加速融合。深入实施“1+5”北苑复兴行动计划,举办首届北苑贡茶禅茶会、北苑茶制作技能竞赛,赴俄罗斯、北京宣传推介,开启对外交流新篇章。持续推进省茶种质资源圃闽北保存中心建设,种植茶树品种130个,制定北苑贡茶(蒸青研膏团饼茶)等系列团体标准4项。“大地指纹”茶宿集加快建设,“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北苑茶)”入选省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北苑贡茶、东峰矮脚乌龙上榜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物流产业加速发展。开通建瓯-厦门港、建瓯-江阴港直达班列,“公铁联运”助力企业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小松建成全省首个农村客货邮无人值守综合智慧驿站,客货邮融合试点工作成效居南平首位。好运联联东南区域总部大楼封顶,德峰物流园项目破产预重组有序推进。品牌建设加速推进。《当代品牌》杂志刊发建瓯专刊,举办“千年建州 食全酒美”北京推介周、“在福州·看见建州”等系列活动,“四宝佳宴”“迪口田螺”“东游芋饺”分别入选全国地标美食名宴、名菜、名小吃名录,《建设区域品牌 助力商品提档升级》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

  这一年,我们重统筹、促融合,城乡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城市面貌焕发新颜。以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统领,建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理学片区、东岳庙片区保护与活化项目全面竣工,通仙门码头完成修缮,朱文公祠、五经博士府开馆,建安书院开户,建州古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举办朱子文脉弘扬大会等“建”文化提升年系列活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政和门等文物19处。实施品质提升项目65个,总投资约264亿元,完成南北大道、两个体育场提升改造,城区污水平均集中收集率67.8%。有力保障群众住房需求,征迁老旧危房22万㎡,发放“房票”11.5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32个。乡村振兴成效显现。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乡村振兴公司全面投入运营,小桥乡村振兴公司迈入亿元公司行列,东游乡村振兴公司入选南平试点。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完成高标准农田及农业综合提升项目15个,南雅再生稻“五新”技术示范片亩产量增长22%,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稳定在50.2万亩、21.2万吨以上。整合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成立农耕服务中心,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4个,入选省“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6个。全省首个水果甜玉米品种“雪甜232”测产验收,打破国外垄断,“东游玉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发展林下经济153.5万亩,年产值36.9亿元。创建“五个美丽”示范点200个。徐墩获评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小松湖头村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点。完成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任务。入选省乡村振兴热度指数“反响度”前十榜单。

  这一年,我们深治理、固底板,绿色生态底蕴更加浓厚。开展水生态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创新“点题督 联合解”机制,整治生猪、牛蛙、鸭等违规养殖点397个。完成徐墩、东游污水处理厂设备提升改造,建成东峰、南雅、川石等乡镇污水管网36.6公里,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全力落实“巡河交水制”,有力改善房村断面水质,5个主要流域、14个小流域断面均达Ⅱ类水标准。深化“巡山交树制”,整治复绿违法违规开垦茶山5178亩,植树造林1.3万亩,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获评“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创建“智慧森防”综合管理平台,吉阳率先全面拔除松材线虫疫点,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等3处基地入选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开出首例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领域罚单,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2%。和鑫矿业废渣整治工作入选省生态环境治理优秀案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预审。

  这一年,我们盯弱项、补短板,民生福祉得到持续增进。4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6%。社会保障坚实有力。持续推进殡葬改革,整治取缔违规殡葬服务场所。残疾人综合服务业务用房投入使用,新增城乡低保954人,发放保障金12.8万人次。建成小桥“幸福里”社区二期,农村社区养老试点工作经验获全省推广。有效化解问题楼盘。“新叶外滩”完成主体建设,“中山荣域”完成工程建设,发放“远景花苑”首本不动产权证,完成全省首例问题楼盘“房票”置换异地安置,涉及“中环山水”“绿洲江景”群众209户,放生池棚改项目安置房交房803套。教育事业扩容提质,实验小学水西校区开工建设,水西、高铁、玉山幼儿园投入使用,建州外国语高级中学、建州技术学校、职业中专实训基地秋季全面招生,全市新增学位5206个。城区集团化办学、乡镇九年一贯制办学改革有序推进,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南平首位,南平首个“钱学森班”、高考南平文科状元花落建瓯。夺得南平第五届运动会青少年部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榜第二佳绩。医疗服务提优进位,深入推进“4+N”全民健康网格化,建成全省首家“心电一张网”系统,乡镇心梗患者死亡率下降约10个百分点。稳步推进市立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等医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妇幼保健院获评“全国母婴友好医院”,市立医院在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第33位,是全省唯一进入百强的县级医院。

  这一年,我们抓改革、优服务,行政效能实现稳步提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切实为基层减负。坚持依法行政,修订、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31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议案2件、建议116件、提案71件。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综合窗口”,“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覆盖率100%。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打造集成改革示范区。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218个行政村集体土地完成所有权登记,房道完成南平首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实现试点领域突破。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出台10项“树要怎么砍”改革措施,开展林改“1+1”试点,整村整组推进合作造林,颁发南平首批联户林权分户不动产权证。推进片区联合执法改革,联合执法成效居全省前列。小桥被列入南平集成改革试点乡镇。建设平安建瓯,开展禁毒、清缴枪患、打击电诈“三大行动”及夏季治安等系列专项整治,打击质效居南平首位。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3.4%,破获25年、29年命案积案,电诈发案同比下降22.5%,未成年违法犯罪发案同比下降47.1%。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源头预防“六式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效防御“6·9”极端暴雨洪涝灾害。

  此外,国防动员、退役军人、老区苏区、民族宗教、统计、外事侨务、气象水文、供销、工会、妇女、儿童、档案方志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各位代表,回顾这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挑战超出预想,收获的发展成效好于预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南平市委、市政府和建瓯市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瓯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建瓯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短板。主要有:经济恢复向好的势头仍待巩固,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产业转型升级有待加快,科技创新引领力、重大项目支撑力和产业园区承载力不强;消费复苏仍需加力;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均衡;政府系统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深化等等,我们一定直面这些问题挑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22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