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2月29日)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拓展“三争”行动,聚焦“两园两区”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争先年”活动,着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城市新形象上久久为功,加快建设景城一体、产城融合现代化都市强区,为漳州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6.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5%,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突出项目带动,夯实投资硬支撑

  注重超前谋划,扩大项目总量。强化前期办功能,延伸设立8个专班,既谋划项目又培养干部。抢抓国家政策机遇,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积极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债、国债等各类专项资金,为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后劲。2025年计划实施区级重点项目(含预备项目)172个、年度计划投资超20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在建重点项目21个;谋划储备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39个、总投资超250亿元、资金需求约10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5个、总投资约16亿元、资金需求约2.2亿元,确保固投总量保持全市前列。

  注重招大引强,提高落地质量。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主动“走出去”,实现“引进来”。重点瞄准产业链核心节点、创新链关键一环、价值链高端领域,加强园区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鼓励外企项目增资扩产。创新“基金+资本+产业”招商模式,设立、升级招商母基金、盈峰龙文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等6只产业基金,总资金规模超12亿元,真正用产业引导、以基金开路。力争新签约产业项目25个以上、总投资70亿元以上,其中重大项目12个以上。

  注重服务保障,稳住投资增量。严格实行“领导挂钩、部门联系、专班推进”项目工作制度,定期会商调度,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每个项目都按计划、按进度、按要求实施。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主动靠前发力,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健全项目观摩、帮办带办、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工作机制,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持续做好省市重点项目跟踪,推动项目按时按质建成投产,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二)突出产城融合,培育经济增长点

  建设都市型“产业社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提速科技产业园等“五大园区”建设,力争全年新增竣工面积超45万平方米,工业投资破百亿元,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15家以上。深度融入“社区”理念,加快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漳州)、人力资源产业园等配套建设,谋划建设科技产业园科创中心、邻里商业中心等6个项目,集中构建5—10分钟生活圈,高标准打造都市型产业社区,加快实现企业“拎机投产”、员工“带娃上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工业上楼、企业入园”,深化低效用地再开发,让“黄金地段”产生“黄金效益”。完善企业梯次培育制度,建立“准四上库”和“种子库”,引导企业增资扩产、技改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行动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计划,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力争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

  集聚功能性“总部中心”。聚焦服务全市实体经济发展定位,以“两带”为轴,大力发展都市型“三产+”,打造“五大中心”。在水仙大街片区,持续引进聚集一批银行、证券等金融功能性总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漳州“陆家嘴”金融中心。谋划建设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授牌的中国·龙文微视听创作基地,吸引微短剧、微综艺、微纪录片等企业入驻,打造微视听产业孵化中心。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系统构建“城市大脑”,拓展“智慧综治”、“智慧应急”等应用场景,建设龙文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数智科创中心。整合龙文北路4S店集群,辐射迎宾路和吉马汽车城,引进一批新能源科技企业,拓展汽车后市场、全体系业态,打造新能源技术展示运用中心。发挥市行政服务中心所在地优势,整合碧湖城市广场、特房锦绣碧湖商务中心等楼宇资源,推进法务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市民广场及商业商务中心等16个商贸服务项目建设,拓展咨询、测绘、法务、中介等服务功能,打造漳州高端商务中心。

  打造全场景“消费生态”。聚焦城市“烟火气”,围绕潮玩、轻奢等主题,串联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特房T·one、闽南水乡等商圈,积极引进SM综合体等项目,丰富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打造“多点一线”城市消费群。推进梧桥古厝商业街建设,配套民宿、商业、公寓等文创空间,打造漳州版太古里。加快布局“买全球、卖全球”,做强跨境电商产业园,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跨境电商“保税展示+极速配送”新零售项目,丰富跨境电商和外贸新业态。积极推进“首发经济”、“银发经济”、“母婴经济”、“美丽经济”,打造新型消费首选地,让更多“人气”变“财气”。

  构建现代化“农业走廊”。发挥食品产业集聚、中心城区枢纽等优势,用工业化理念、流水线思维,衔接种养基地、食品企业、冷链物流、直播电商等,探索种养加一体、产供销融合发展,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培育城市“六次产业”。深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培育行动,大力发展食用菌、苗木等特色产业。完善提升朝阳街道土地流转“三模式”,“一村一品”推进石井村鹌鹑孵化研究基地等建设。发挥北溪、西溪沿岸自然景观优美、农业基础良好等优势,连片打造集耕地保护、农业生产、休闲观光、农耕体验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稻田公园”。

  布局嵌入式“低空基地”。发挥“低空+”适用性广的优势,以低空经济为纽带,招引一批头部企业,扶持壮大存量企业,联合国企开发运营,探索打造“低空+客运”、“低空+文旅”、“低空+配送”等特色项目、运用场景,实现以市场换产业,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良性互动,加快催生低空飞行器制造、运营、维护等一系列新兴产业,构建低空经济产业链、生态圈,打造全市低空经济产业基地。

  (三)突出精建细管,提升城乡宜居度

  塑造都市门户形象。高起点推进建元片区“中央活力区”、“一江两岸”等城市设计及云洞岩风景名胜区等规划提升,统筹推进建元、东屿等片区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计划征迁面积18.8万平方米,改造城中村面积92.35万平方米。精心打造一批智能、便捷、舒适的城市会客厅、文化展示馆、知名企业IP等新地标、新窗口,更好展现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城市形象。实施夜景亮化工程,逐步配套灯光秀、3D光影秀、滨江观景台等,精雕细琢城市天际线、水际线。

  提升城市品质内涵。立足市区核心区定位,统筹竖向拓展、横向延伸、动线升级,谋划实施城建领域项目59个、年度计划投资近90亿元,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景观化、海绵化、无障碍化改造,重点打造碧湖片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省级样板,完成海绵城市工程(一期)等海绵项目建设,让城区更有质感、更加便利、更具韧性。深化完整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嵌入邮政寄递、生鲜超市等生活配套,构建“十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高品质“十分幸福社区”。加强市政惠民便民服务,推动综合体育场馆建设,逐步完善社区、街角微型休闲场地,巧妙布置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方便群众开展健身、文娱活动。

  增强集散枢纽功能。深化交通路网“内联外延”,积极融入“厦漳泉1小时交通圈”。对接通海高速公路、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等项目,提速国道G324改线工程、丰武线等项目建设,推进步港路、檀林路、龙腾北路等道路改造,打通“大动脉”,畅通“内循环”。加快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慢行系统等设施建设,完善停车设施,打造便捷城市。提速东部交通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智能、绿色、安全、便捷的“全市公交枢纽中心”。加快布局停机坪等基础设施,盘活低空空域资源,依托碧湖生态园开通无人机航线,打造全市低空飞行中转枢纽,推动构建“玩在景区、住在城区”的区域联动发展格局。

  加强全域风貌管控。合理引导建设项目建筑方案设计,区分不同地块用途,加强建筑形态、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内外装饰、色彩运用、材料质感等方面的规划管控,最大限度保持云洞岩南宋理学名山风格、闽南水乡原生态闽南风格等,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品质。特别是对位于城区重点地段、滨水两岸、靠近城市公园、景区景点等景观线的地块,进行更加严格的视线通廊控制,以彰显城市独特的风貌魅力。加强对公共交通漆面、广告宣传栏、商家店招、墙面牛皮癣等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家园清洁、城市清扫”行动,让城市干净又清爽。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开展“十镇百村典型引领、百镇千村共富共美”行动,加快郭坑镇、朝阳街道、景山街道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力促乡村形态、业态、生态有机融合。推进北溪北岸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九龙江流域(龙文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整合篁卿温泉、金鸡山研学基地、海丝民宿、东溪农场等资源,加快篁卿村榕树苗特色产业街等6个项目建设,打造“温泉度假村”、“田园休闲旅游村”等特色乡村,建设康养休闲旅游小镇。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在保护乡村独有景观风貌的基础上,按照“清沟扫地摆整齐、拆旧拓新整漂亮、穿衣戴帽扮靓丽”的标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加强党建引领,总结推广“积分制”等创新做法,传承文明乡风,建设“和美乡村”。

  (四)突出景城一体,打造文旅目的地

  推进城区景区融合。坚持以景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景,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城区景区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实施城区景区空间、设施、产业、绿色、文旅、服务、要素等“七大融合行动”,打造城中有景、景中有城、景城一体的完整旅游目的地。深化景区“创A”、“升A”质量提升行动,推进瑶山景区(扶摇关帝庙)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闽南水乡申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实施景山古厝文创、云洞岩景区基础设施等15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6.55亿元,系统构建“一山一水两文化”文旅发展格局。整合“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加快推进希尔顿酒店建设,新招引一批星级标准酒店、连锁酒店、公寓酒店等,鼓励发展乡村民宿、水乡客栈等,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加强云洞岩、虎林山遗址、湘桥村、梧桥古厝、璞山寺、威惠庙等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加快片仔癀发源地璞山寺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完成陈淳传说传习所、林釬文化园建设。建设龙文区非遗保护中心,谋划创建一批非遗项目传承基地、特色街区,做好非遗文化宣传推介。深挖“关公信俗”传承文化资源,建设关帝文化交流中心,推动扶摇关帝庙与东山关帝庙联合申遗。组织力量编写宣讲龙文故事,推动朱子文化、非遗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书院文化等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延续历史文脉,凝练城市精神。

  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围绕朱子文化,加强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交流研讨,打造全国“理学之乡”。谋划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用好扶摇关帝庙、闽南水乡等文化品牌,开展一系列闽南文化交流活动。深化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大家练、“拜祖宗、赚大钱”等品牌活动,促进两岸交流,弘扬祖地文化,助力对台融合。依托湘桥华佗庙、闽南水乡片仔癀名医馆、闽南水乡国医馆等,持续引进名医坐诊、授业,建设一批中医名医工作室,助推中医药文化交流。

  举办活动聚集人气。加强城市营销,发挥名人、名曲效应,持续打响“爱在龙文”、“《龙文》在龙文”等宣传品牌,不断提高对外知名度、影响力。依托“百姓大舞台·社区小舞台”,常态化组织群众在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广场、大型公园和景区景点等开展街头文化表演活动。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节节有促销”,举办草地音乐节、百威国际啤酒节等文旅活动,提升海丝钟表设计大赛、郭坑乡村半程马拉松赛、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水乡端午龙舟赛等赛事品质,持续保持热度、引流聚客。

  (五)突出改革创新,擦亮营商“金招牌”

  聚焦机制提升、赋能市场。深入贯彻落实即将出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改革创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商事登记改革,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破除隐性门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引进培育各类市场化私募基金,大力开展产销对接、商超直通等活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做好应对外部形势变化的准备,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联席会商研判等机制,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跨境合作。

  聚焦政策提效、激发创新。完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流程,增强政策牵引力、实效性。加强重点产业链培育、科创平台建设、产业基金运作、人才“引育留用”等政策开发力度,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创新实验室、协同创新平台等高水平研发平台,持续吸引聚集各领域高层次人才,打造科创基地、人才“富城”。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制,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等优惠政策,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政策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力促“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确保全社会R&D经费支出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聚焦服务提速、优化环境。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强化数字政务建设,提升“E企通”、“民企通”等服务平台,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掌上可办”,打响“办事在龙文、便利在龙文、投资在龙文”品牌。进一步完善“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常态化机制,升级推广“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标准地+告知承诺”等审批模式,着力减环节、提速度、优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六)突出民生改善,回应群众新期盼

  扩大民生“六位”供给。系统推进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老年关爱型城市建设,打造“幸福龙文”、“活力城区”。紧抓就业这一最大民生,深入实施稳就业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持续发挥“零工服务中心(驿站)”、“青年夜校”等平台作用,精准开展“线上+线下”促就业系列活动,多渠道推进群众稳定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力争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紧抓教育这一最大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重点推动鸿浦小学、通源学校等挖潜扩容,提速龙文一中高中部等4个教育项目建设,力争新增学位1.3万个以上;谋划创立龙文区奖教助学促进会,实施双名、骨干、青蓝、练兵“四大工程”,提升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紧抓医疗这一最大短板,持续实施医疗卫生强基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级健康区,总结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作,提高基本公卫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推进漳州市中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建设,开展慢性病“三师共管”试点工作,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紧抓托育这一最大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模式发展,在全市率先开展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试点工作。紧抓养老这一最大关怀,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疗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谋划建设郭坑镇敬老院,推进城市餐厅、幸福食堂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紧抓寿终这一最大人文,推进村级生命公园建设,探索建设社区安亲堂,打造从受精卵到骨灰盒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深入实施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强化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在郭坑镇、步文街道等增设关爱儿童服务站。持续提升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落实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优化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政策,坚持公平分配、规范使用,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慈善帮扶、志愿服务等活动,让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更有温度。

  守护龙文绿水青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开发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整治成果。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综合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探索零碳产业园、零碳建筑等发展模式,新增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力争城镇新建绿色民用建筑占比100%、装配式建筑占比30%以上。对标“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谋划实施7个园林绿化项目,建成投用景山公园项目,系统推进城市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配套“串珠公园”、“口袋公园”、“城市菜园”,打造更多城市绿肺,让群众“推窗见绿、开门入园”。

  确保社会安定稳定。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环境。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推进重点领域风险排查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加强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对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两违”管控“铁三角”机制,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夯实粮食储备根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法治、德治、自治、共治、智治“五治”融合,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推动矛盾问题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预防在先。全域选树培育先进典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我们将牢记嘱托,砥砺奋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创新型、廉洁型政府建设,以政府有为实现治理有效、发展有力、群众有感。

  在忠诚履职上践初心。坚持高山仰止、见贤思齐,以谷文昌同志为榜样,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把忠诚于党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从大局中找定位、在全局中谋发展,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龙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改革创新上勇担当。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改革的精神、有解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努力推出更多龙文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的改革措施和成果,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在为民服务上下真功。坚持群众有呼声、政府有行动,树牢正确政绩观,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开展一线随访,推广“民情日记”,征集“金点子”、“微心愿”,切实把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的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用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让群众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努力把群众呼声变成满意掌声。

  在正风肃纪上作表率。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刻在心上。驰而不息抓作风、提效能、树形象,深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持续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务实之风。着力筑牢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加强行政执法一体化平台建设,以更高标准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云程发轫赴山海,再踏层峰辟新天。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越是决胜时刻,越要下定决心、奋勇向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齐心协力加快建设景城一体、产城融合现代化都市强区,为漳州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160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