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力促协同增活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坚持以改革破题提升开放能级,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区域一体深度融合。获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首批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召开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轮值会议,发布“五大行动”②“百项重点合作事项”。高位推动花桥国际商务区建设,全力当好展现沪苏(州)同城化效应的重要窗口。昆山旅游度假区被国务院正式列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沿沪大道对接胜利路、外青松公路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震川西路改造、强胜路对接312国道加快推进。对口支援、南北挂钩合作、东西部协作成效明显。开放合作内涵更广。昆山试验区第十次部省际联席会议和设区十周年座谈会顺利召开。昆山金改区通过中期评估验收,5项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试点扩面增量。两岸中秋灯会、昆山妈祖游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研讨会、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等一批特色活动搭建起深化两岸沟通交流的桥梁。国台办批复设立台资服务业集聚发展区,慧聚广场获评“苏台文旅交流示范基地”。协同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智慧综保区,启用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科技赋能下的通关流程实现再造、通关时效大幅提升,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长7.9%、占比提高至22.6%。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推出优化营商环境“25条”,全面升级“马上办”服务机制,“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持续擦亮。入选“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国家试点。优化工业用地项目评审、供而未建土地处置机制,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5100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官,绩效考核实现全覆盖,主责主业更加聚焦,市属国企资产规模超3800亿元。搭建投资促进公司、产业资本中心、科技招商公司三大专业化招商平台,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机制基本形成。户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5.7万新市民落户安居。
(四)聚力强功能提品质,城乡面貌更新重塑。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为抓手提升城市功能,以片区更新为突破口焕发区域活力,以城乡一体为目标推进融合发展。规划建设有力有效。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青阳港滨水城市客厅、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核心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京沪铁路昆山段提质改造工程方案取得阶段性成果。精心做好亭林园传统文化集聚区保护传承,河心岛“双桥”建成通行,大西门商业街、留晖公园开街、开市、开园,再现马鞍山麓、半山桥畔繁华胜景。苏州轨交11号线建成投运,实现与上海轨交11号线无缝衔接。长江路、前进路面貌焕然一新,青阳北路改造、朝阳路下穿通道、孔巷大桥、同丰路桥等一批路桥工程顺利通车。城市管理精益求精。创新城市空间全域治理新模式,首个“物业城市”试点项目落地。用好“沉睡”空间资源,打造桥下特色空间11个。新增“席地而坐”城市客厅14个、美丽街区2个,拆除违法建设112万平方米。推动公交轨交“两网融合”,21条微循环公交、22条区镇干线公交无缝衔接地铁站点。新改建停车泊位5.6万个,实现新能源充电平台与“牡丹停”智慧停车系统全面贯通,累计14.2万个泊位、2100个充电设施接入线上平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000亩,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华东农业科技中心金竹院区正式启用,国际智慧农业创新大会成功举办。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获评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巴城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村10个,获评全省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新乐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率先推行农村集体无证资产办证,设立运作“百村共富”昆澄投资基金,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1262万元。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办结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65个,“蟹船上岸”稳步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开展百日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平稳,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建成幸福河湖100条,七浦塘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城镇污水处理提升工程获全国水利优质工程最高奖项“大禹奖”。完成房屋征迁66.6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49.5万平方米,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64台。新建口袋公园50个、“昆小薇”项目60个,“昆山之链”首链工程缘甸段慢行环线、庙泾河中央水廊二期建成开放,推窗见绿、开门进园成为更多市民的生活日常。
(五)聚力解民忧惠民生,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坚持节用裕民,财政支出80%以上投入到民生领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4000元和47300元。社会保障更加健全。举办“万名大学生大招聘”活动,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0个,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推进社会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稳步提升。实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覆盖家庭成员25.9万人。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5926套。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新增2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区镇全覆盖,完成适老化家庭改造1255户,新增备案托育机构13家、托位500个。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完成锦溪高中、瑾晖实验小学等17个学校项目建设,新增学位1.9万个。积极引入长三角区域名校资源,与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深化合作办学,基础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民办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规范。举办昆山杜克大学十年发展大会,二期校园全面启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市二院迁入新址,4家基层医疗机构挂牌三甲医院分院,入选全省首批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百戏盛典,45位“梅花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同台竞演。戏曲百戏博物馆开馆即成为“网红打卡地”。举办“顾炎武日”系列活动,《原钞本顾亭林日知录》首发。新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个。新闻专题《一线调研:信心从何来?》荣获中国新闻奖。周庄入选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数字梦工厂建成投用。咖啡文化节、国际露营节、音乐啤酒节、中国户外运动节等文体赛事活动,既营造了良好的假日氛围,又进一步激发了城市活力。
(六)聚力防风险守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3%。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构建完善“1+22+3”大安全工作体系③,获评省级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地区。深入开展“四进四排查”、安全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156项“三级挂牌”重大事故隐患销号。全面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54个重大事故隐患挂牌项目完成整改。建成“一瓶统管”平台,19.2万个液化气钢瓶全量纳入、全程管控。市级安全教育学院揭牌运作,开展警示性教育、体感式培训、实战化演练1164场次。城市韧性有效提升。上线“应急365”综合管理平台④,汇聚1.7万家企业安全生产数据,有效推动监管“一张网”、治理“闭环化”。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开发运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实现风险可感知、隐患可预警。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新增海绵项目155个、面积6.5平方公里。系统化实施吴淞江整治昆山段、洪涝安全韧性提升一期工程,成功应对多轮极端强降雨天气。社会治理赋能增效。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减量控大”工作,违法犯罪警情下降10.5%。打造三级矛调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90%以上矛盾纠纷就地调处化解。合理划定治理单元,完成4个超大社区、24个大型社区优化调整。健全网格化治理机制,划分“精微网格”9153个,“平安家园”基础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