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龙港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4日)

  打造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温州南部科技创新高地。推动创新空间“扩容提质”。全面实施青龙湖省级高新区创建三年行动,深度融入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长三角协同创新网络,力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提速推进青龙湖科技城建设,紧盯钙钛矿光伏新材料等领域,深化青龙湖实验室前沿项目招引,打造以科创岛为核心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推动研发载体“高原造峰”。落实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十个一批”工作机制,加快浙江理工大学龙港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提能升级,推进国电投新能源龙港研究院、元鼎实验室落地建设,迭代“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协同创新模式,争取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温州市重点实验室破零。推动科技孵化“集群成势”。推进大孵化器集群2.0版建设,新增孵化面积8万平方米以上、孵化项目100个,为广大青年创新创业、逐梦圆梦提供广阔平台。加快推动专精特新孵化园等孵化载体专业化运营,引入温州工业科学院,加速布局无人机培训驾考、整机及零部件研发等产业全链条,建设无人机产业科创孵化基地。

  打造一流科技创新企业。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企业自主创新三年提升行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聚力研发能力“大提升”。大力培育企业研发机构,滚动推进“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质一批”,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企业研发机构”体系,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5家、市级1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30%、占GDP比重提高至1.8%。聚力科技企业“大集聚”。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双迈进”升级版,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度培育机制,大力实施“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培育工程,加快形成一片枝繁叶茂的“科创森林”,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聚力关键技术“大突破”。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新产品试制、“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实现省级“尖兵”“领雁”项目立项2个、温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个、技术交易额20亿元,新增发明专利60件。

  打造一流人才引育生态。坚持把人才视为第一战略资源,聚天下英才而成就之,在龙港大地上让更多的“千里马”竞相奔驰,汇聚起磅礴的创新活力。构筑群英荟萃“新高地”。以求贤若渴的急切招引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口集聚政策,持续做强“博士智会”“青年学子联络站”等引才载体,全年力争新增常住人口5000人,落地国家、省级领军人才5人,新增省级、市级创新团队2个,引进硕博毕业生100人、大学生5000人、技能人才2000人以上。充实人才储备“后备军”。以惜才如金的真爱培养人才,充分利用研究生联合培养、职业技能实训等“产学研”基地,完善创新型企业家培训体系,着力培养一批青年产业骨干和“能工巧匠”。打造宾至如归“软环境”。以礼贤下士的诚意服务人才,深耕“联企助才”服务专员联络机制,建立人才服务“合伙人”制度,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购房租房、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上实现“一站供给”,切实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喷涌流淌。

  (二)聚焦“总量攀升”强基计划,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要以敢作敢为、敢拼敢打的奋战姿态,坚决扛起再闯新路、再创新业、再开新局的时代重任。

  持续做大经济蛋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更加协调,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到“十四五”末,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10亿元,限上企业突破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650家,亿元企业100家,10亿元企业10家,高质量发展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梯队。

  持续放大投资效益。坚持项目是“不二法则、不二王炸”,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用大项目好项目挺起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超前谋划项目。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机遇,安排城市、产业、民生、安全等重大项目206个、总投资2236亿元,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形成小项目满天星斗、大项目皓月当空的生动局面。狠抓重大要素保障,紧盯土地、资金、政策处理“三张清单”,出让工业用地(用海)1000亩以上。全力招引项目。以开放开阔的视野,综合运用基金招商、以商引商、龙商“走归”等多种形式,全力争抢、靶向招引“高大上”“链群配”项目,特别看到好项目、大项目要“两眼就绿、两腿就跑、两手就抢”,做到虎口夺食,不能守株待兔。力争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20个,50亿、百亿级产业项目再结硕果,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力量。全速推进项目。要在项目建设主战场比高低、论英雄、见分晓,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确保新建项目开工率一季度达到30%、二季度达到65%、三季度达到90%以上,10月底前全部实质性开工。

  持续壮大市场经营主体。创造一流服务、一流环境,让各类经营主体在龙港如鱼得水。释放政策“红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深入落实“民营经济32条”政策措施,全面承接省、市“8+4”经济政策体系,因时因势出台新的政策,支持经营主体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多帮一把、多扶一程,让经营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引聚金融“活水”。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增长20%以上。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天使、VC、PE等多层次基金投资体系,赋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企业做强。筑牢实体“根基”。实施“个转企、企上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计划,大力实施“凤凰行动”,谋划个体工商户创业共富园,力争“个转企”4000家、净增“小升规”企业50家,规上企业达到580家,市场经营主体突破12万户,努力推动诚德科技、康尔微晶、云端科技、强润新材等龙头企业股改上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35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