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8日在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区长 宋长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虎丘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总书记两次亲临江苏考察、三次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我们奋进新时代把脉定向、指路领航。这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苏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区委、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奋发作为、顽强拼搏,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35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1亿元、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步增长。我区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在苏州市综合考核中列第一等次。
(一)坚持内外需协同发力,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招商势头良好。赴欧美、日韩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境内外地区举办招商活动,全年新增高质量产业项目270个,其中投资规模超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创明新能源、英威腾集团长三角总部、新施诺半导体设备总部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西门子长三角人工智能共创实验室启用,汉拿科锐动、岛津仪器、威卡等既有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建设提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10亿元、增长13.5%。8个项目获批省重大项目、数量全市第一,省重大、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6%和119%,精控能源总部、厨芯科技总部、力神电池研发生产基地等开工建设,斯维登集团、徕博科医药研发创新基地等竣工开业。外贸逐步回稳。实现进出口总额2500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比提升7.5个百分点。成立全市首家跨境电商企业服务中心,B2C出口业务量稳居全市第一。消费市场复苏。举办“高新欢乐购”系列活动,发放2090万元数字人民币补贴,星悦里、宝爱捷等商业体开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亿元。全市首家创新推出“房车联动”购房促消费活动,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1%、列全市第二。文旅消费加快复苏,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80亿元、接待游客800万人次,狮山公园对外开放,“环太湖生态游”入选国家级旅游精品项目。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在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总体排名中上升3位、列第20位,在全省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上升1位、列第3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工作连续两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浒墅关经开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中上升35位、列第29位。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成立7个学院、9个研究院,首批师生顺利入驻,举办产业科技创新大会、中外院士前沿科技论坛,累计签约校地合作项目210个。太湖光子中心加快建设,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基础工艺平台一期建成,光电芯片封测平台二期启动建设。太湖科学城全面起势,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落地建设,“国家药监局智能化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正式启用。获批国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2家、列全省第一,累计获批市级创新联合体8个、培育立项14个,均列全市第二。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引进创新型企业1500余家,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1家、列全市第二;入选独角兽(潜在)企业37家、瞪羚企业116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列全省第二;新增上市企业5家,新增数、首次发行募集资金额均列全市第一。强化人才“高精尖缺”导向,获批市级以上领军人才(团队)111项、列全市第二,新增省院士工作站2家,朱日祥院士团队获批市顶尖人才团队,实现全区零的突破。创新生态不断优化。10个项目入选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列全省第一,4个项目入选全市成果转化平台、列全市第一。推出“光子贷”“天使贷”等金融产品,累计支持区内企业418家,放款14亿元。新增国家级孵化器2家,苏州创业园在全国留创园孵化基地综合评价中列第三位。全省首家互联网法庭落户,普源精电荣获全市唯一中国专利金奖,全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8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8倍,我区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
(三)持续优化产业体系,强链补链延链成效彰显。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支撑有力,高端测控仪器与装备产业获批江苏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光子、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引进高质量项目超200个,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光子产业发展大会,多肽类生物药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3.4%、列全市第二。智改数转网联积极推进。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425个,在全市率先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估工作,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个,我区获批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工业互联网安全应用先导区、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先导区。现代服务业量质齐升。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585亿元、增长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入围重点服务业项目省级8个、市级17个,均列全市第一,累计获评全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6个、列全市第一。新增高端商务楼宇项目6个、累计达61个,其中亿元楼宇16幢。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充分释放。改革工作走深走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省级“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试点,全省首创“企业诉求分类标准”,发布全市首个帮办代办地方标准,三个功能片区成立企业服务分中心,全年新登记企业1.2万户,33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数量全市第二。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组建苏高新国控,成立服务业招商中心,国有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开放合作不断扩大。新增市级以上外资研发中心31家、列全市第二,外资总部机构8家,中日、海峡两岸平台建设持续深化,累计引进日资企业751家,连续三年承办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活动,成为国台办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永久会址,启用台湾青年创新中心,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获批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华能燃机、中汽研列入江苏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苏盐合作园区落户亿元以上项目20个。南北共建、对口支援合作和东西部协作等工作稳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