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4日)

  提质群众关切的公共服务。以“一核五带十板块”教育发展战略为引领,迭代集团化办学模式,深化与国科大、原清华附中团队、浙师大、温州教研院等合作,开工学校2所,投用中小学2所、幼儿园5所,持续加强随迁子女就学服务保障。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持续推进“职高升级”“初中强校”“小学精品”“学前未来”工程,始终确保教育质量走在全市前列。全面建设“2+10+N”城市医联体,高标建成龙一医新院、永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启全民眼健康友好城区建设,争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投用区康养福利中心,争创老年友好街道3个和老年友好村(社)15个。完善“孕、育、医、养、教”全链条一体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新增普惠型托育机构2家,千人托位数达到4.5个,加快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区。

  绘就和美乡村的动人画卷。加快建设永梅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富示范带,实施瑶溪未来乡村提升三期工程,争创省级和美乡村20个、省级未来乡村2个,完成新一轮20个风貌落后村(社)整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垦造耕地700亩,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农田500亩,推动“菜、果、渔”全产业综合产值增长7%以上,打造环大罗山省级农业园区。加快培育现代农业“领头雁”,引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培育家庭农场2家、农创客100名。实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新开工集体经济项目15个以上,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低收入农户增收15%以上。加快推动龙湾—苍南共建山海协作飞地项目,深化四川仪陇东西部协作,进一步念好“山海经”、唱好“协作曲”。

  办好人民满意的民生实事。各位代表,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区政府梳理形成了儿童友好、老年友好、青年发展、交通畅行、文体惠民、全民眼健康、除险保安、“救”在身边、助残扶弱、宜家安居、悦活城市、惠农助农等12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本次大会审议并票决。对大会确定的项目,我们将以言出必行的态度,坚决把民生实事一件件解决好、一桩桩落实好,以民生微实事托起群众大幸福。

  (七)坚持传承、培育、创新一体发展,加速点燃文化产业热度

  推动文化浸润人心。深入实施“永嘉场”文化研究工程和“宋韵瓯风明龙湾”传扬工程,加快培育名人、书法、和合、百工等文化名片,保护传承永昌堡、国安寺塔等文化遗产,进一步扩大龙湾文化IP影响力。扎实开展“非遗助力共富”省级试点,加快培育非遗品牌,打造龙湾特色伴手礼。实施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创建,深化“浙江有礼·德暖龙湾”文明实践,打造精品项目15个。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挖掘、选树“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推进“好人工作室”“少年有礼”等品牌建设,着力构筑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打响文体特色品牌。建成投用沙城城市书房、罗峰书苑共享图书馆,推动陈宜中纪念馆等博物馆群串珠成链,开发研学线路和文创产品,打造民办博物馆典范之区。充分发挥温州奥体中心、高新文化广场等场馆作用,引进各类演出和活动不低于120场,辐射受众50万人次,带动文化消费1亿元以上,加快打造浙南时尚演艺中心。放大后亚运综合效应,举办一批全国柔道锦标赛等“国”字号赛事和“龙马”等全民赛事,加快发展“双球”运动,培育自主“温网”品牌。建成温州国际网球中心二期、惠民运动场地18个,进一步点燃全民健身热潮,创成省级体育现代化区。

  发展文旅优质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构建“三带一馆群一街一古堡”文旅格局。锚定“现象级”街区目标,寺前街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汇聚130家高端品牌与首店,全力打造展现温州历史记忆的文旅新地标和网红打卡点。谋划建设环大罗山文化艺术走廊、郑宅岙田园综合体,持续打响瑶溪旅游风情小镇知名度,举办音乐节、汉服节、工业旅游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全方位推广“八盘八”等永嘉场传统美食,培育“百县千碗”美食街区、美食旗舰店,创成美食体验(示范)店2家,以“舌尖”带动“脚尖”,串联“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经济链。

  (八)坚持防线、底线、红线全面筑牢,致力增加本质安全厚度

  坚决守牢安全屏障。启动安全生产强基行动,迭代“3030”隐患闭环管理机制,统筹推进消防、工矿、危化品、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建设施工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加强防汛防台抗旱和森林防火工作,实现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双下降”。建强用好“引水上山”“森防智眼”等设施,提升气象预警预报能力,健全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防范化解好金融、房地产、劳资等重点领域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优化网络生态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建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打造“阳光厨房”240个、放心农贸市场5个。开展“龙剑2024”系列行动,重拳严打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持续织密警务支点网络,打造最严社会治安管理区域,勇夺“平安一星金鼎”。

  持续深化社会治理。打好“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破局战,实施全域精准赋权新模式,打造区街两级行政执法指挥中心,推进高效联合执法。迭代升级“E龙安”系统,完善“141”基层治理体系,加速整合职能部门和村(社)网格多元处置力量,推动基层治理走向现代化。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加强“五失人员”排查帮扶,确保全年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以上。加快推进宗教活动场所优化整合安置,打造“和信里”优化整合特色品牌。深化现代社区和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做好村社融合“后半篇文章”,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3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