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4日)

  以绣花功夫提升人居吸引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做大做强赛事经济、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加速建设状元未来汽车城、蒲州科技汽车产业园等新场景,全年培育“限下转限上”企业50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进一步重燃都市经济活力。不断深化“精建精美”,推动蒲州、瑶溪创成省级现代化美丽城街,争创省级未来社区2个以上,开工建设黄石山民俗文化活动中心、炮台山文化公园等民生项目,统筹推进桥下空间利用、口袋公园提升、塘河绿道贯通,形成一批烟火气与时尚范共存的“15分钟品质生活圈”,打造青年人近悦远来的倾心之地。实施城中村改造4个、老旧小区改造6个,完成土地“清零”1000亩以上,安置房建成6000套、交钥匙4000套以上。加快“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攻坚,重点提升中国眼谷、温州奥体中心、市委党校等区域综合环境,加快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未来城区画卷。

  以两山理念提升环境亲和力。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全面深化田长制、林长制和河湖长制,坚决完成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清新空气行动,高标准完成8个重点行业整治提升,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以上。深化碧水行动,持续推进永强塘河综合整治,确保市控以上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再次捧回“大禹鼎”银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修复工厂”力争获批国家级试点,再夺无废城市“清源杯”。抓好省级减污降碳区域示范试点,严控高能耗项目,新增“无废细胞”30个。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开展龙湾二期滨海湿地修复、东堤生态修复,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四)坚持目标、过程、结果环环相扣,有力推进改革攻坚深度

  聚焦重点改革强突破。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健全完善与温州湾、龙湾现代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民生领域机构职能体系,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强化攻坚性改革统筹力,谋划创新“场馆经济综合改革”等一批特色改革项目,力争揭榜更多国家级改革创新任务。深化科技金融服务改革,扩大市场准入,构建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积极探索劳动力、土地、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系统改革。深化产业链治理现代化改革,完善产业链风险防范、循环畅通、工作协同机制,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安全。深化涉企行政执法服务化改革,迭代升级“龙湾亲清码”应用,聚焦“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整改”,构建全链条全周期企业合规治理体系。

  聚焦增值服务抓效能。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总牵引,线上线下融合运行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多元化落地项目促产、演出举办等“一类事”服务场景,全力推动涉企服务从“多头分散”向“一站集成”转变。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线下服务“一窗综办”,打造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应用体系,实现线下办事“一码通行”、线上服务“扫码点单”、惠企政策“凭码兑现”。深化“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探索建立区域特色助企服务新模式,精准化解企业共性、个性难题,确保化解率达95%以上。

  (五)坚持空港、路网、物流紧密衔接,不断拓宽对外开放维度

  拉开枢纽门户大框架。积极承接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重点任务,开工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推动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300万人次,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探索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谋划建设航空物流中心、“海陆空铁邮”综合集疏运网络,推动全市邮快跨中心落地,发挥空港优势集聚航空物流货代、航线运营等业态,培育龙湾营利性服务业独特竞争力。加快融入“5321”高铁时空圈,有序推进温福高铁、高铁东站等前期工作,联动机场打造空铁一体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提升长三角南翼门户地位。

  优化交通网络微循环。建成通车中兴路(金江路—龙江路)、瑶南一路等骨干道路,加快推进沿江快速路一期东段、机场大道东延、永昌路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金龙路(瓯江路—黄石路)、金江路(瓯江路—机场大道)、永宁西路(首辅路—龙永路)等道路工程,打通断头路2条,进一步完善区内“15分钟交通圈”。综合运用绿波带等技术提升科技治堵水平,新增优化公交线路9条,建设公共充电桩(枪)420个,拓展公共停车位500个,百姓出行更加便捷。

  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深入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开展“店开全球、品牌出海、海外建仓”系列行动,加快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积极促成北加里曼丹园区落地。依托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化对外贸易合作,实施“丝路领航”新三年计划,持续推进“百企出海拓市场”行动100家次,鼓励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深化二手车出口试点,货物贸易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标准打造“侨创小镇”、浙南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城,进一步掀起龙商回归、龙智回归热潮。

  (六)坚持补短、固本、提优统筹兼顾,稳步提高民生福祉温度

  筑牢普及普惠的社会保障。以“扩中提低”为目标,把稳就业基本盘,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00万元以上,争创省级示范零工市场。深入开展全民参保攻坚行动,实现基本医保户籍参保率稳定在99.7%以上、困难群众参保率达100%。发挥住房公积金长租房全国试点先行先试作用,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惠及面。兜牢救助生命线,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深化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4480套,让困难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全力支持工青妇组织开展工作,有效发挥科协、文联、残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群团作用,继续做好人民武装、双拥、退役军人、慈善、移民、民宗、融媒体、海防打私、外事侨务和对台等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3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