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突出综合施策,在农业生产能力上求突破。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落实轮作试点政策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单产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60万亩以上。大力发展鲜食玉米、食用菌、铁杆大葱等特色种植,小院经济稳定在5.2万亩,鲜食玉米大田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打造“万亩铁杆大葱特色种植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田长制”,实施耕地“进出平衡”和“增减挂”项目,向上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4万亩。实施养殖业转型升级工程,以“两牛一猪一羊一禽”为重点,扎实推进畜牧全产业链建设,稳定生猪生产,畜牧产值达到24.5亿元,增长8%。
三要突出高质高效,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求突破。在科技农业上,扎实推进“一区、一带、三基地”建设,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40万亩大垄种植示范带、巩固提升鑫鑫菌业食用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创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处、省级农机推广示范基地1处。在绿色农业上,巩固提升绿色有机种植基地建设,加快大豆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程,申请绿色标识1个;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7%以上。在质量农业上,强化农畜产品检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品牌农业上,实施黑龙江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打造拜泉芸豆地理标志品牌。强化“一村一品”建设,打造拜泉“农”字号品牌,以大型展会、电商为平台,推介提升拜泉“巴拜农庄”等企业品牌。
四要突出示范先行,在人居环境整治上求突破。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行县建设为目标,围绕“4+2”重点任务,突出“四化”和“五个先行”,大力开展“六清一修一改一建”,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积极推行农户门前“三包”、粪污清洁承诺等十项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促进整治提升长效化、常态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奋力谱写现代化农业强县新篇章。
(三)坚持以“绿色”为关键点,全力减排放、防污染,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全力攻坚。全面践行“两山”理念,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安全底线,突出精准减排、科学治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四道”屏障,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要狠抓污染防治。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持续实施全域全时段全面秸秆禁烧,扎实开展工业废气、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等防治监管,持续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加强“散乱污”企业排查监管,力争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清河行动”,加大34条河流日常管护力度,有序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措施,改造老旧污水管网4.3公里、雨污分流管网20公里,新建污水管网15公里。加快推进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实施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行动。规范化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扎实推进农业“三减”,突出抓好农业面源污染、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畜禽粪污排放问题整治。逐步建设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强化固废、危废、医废转运监管,有效防范土壤污染风险,保障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土壤环境安全。
二要狠抓生态修复。严格落实林长制,完成造林面积6000亩,扩大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加大森林、草原、湿地管护力度,巩固退耕还草、还湿成果。高效推进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治理侵蚀沟237条。加强2个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好动植物生态环境 。深入推进秸秆还田利用和增施有机肥,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的相关规定,坚决打击盗采泥炭黑土行为,持续提高黑土耕地质量。
三要狠抓执法监管。严格落实责任。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落靠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督导检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建立联动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围绕粪污处置、排污许可证、大气污染等方面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监管力度,加强风险防控和环境监测设施运行维护,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严格项目审批。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全面规范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强化项目建设的事中、事后环境监管,抓好污染源头管控。积极开展排污许可证申报,实现持证排污、持证生产,进一步筑牢环境管理基础。同时,按照序时进度全面抓好各类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切实承担起守护好拜泉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名片越来越响亮。
(四)坚持以“实践”为切入点,全力挖潜能、添活力,在深化改革创新路径上全力攻坚。把改革作为振兴发展第一核心,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推进落实,毫不动摇将改革进行到底。
一要立足释放潜力,全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落实落靠审批准入、开办企业、纳税服务、市场监管等便捷高效措施,深化“证照分离”“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探索“一照通办”“一证通办”改革,推进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向基层延伸,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二要立足为民导向,全面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健全完善教育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改革教育评价、教育督导、办学体制、职业教育等各项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深化医共体改革,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