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4日在辽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市长 白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辽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受多轮疫情冲击、多重困难叠加影响,辽阳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局面,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两城三区四基地”、“宜居宜业新辽阳”目标任务,一体谋划实施“项目落地年”、“工业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民营经济规范年”、“城市管理年”,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新一届政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扩大内需,发展后劲在双轮驱动中积势蓄能
项目建设凸显实效。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27个,开(复)工率93%,完成投资121.2亿元。86个项目纳入省若干重大工程。扎实做好要素保障,争取上级资金121亿元;新增建设土地159公顷,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99公顷;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1亿元。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创新考评机制,突出工作实效。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480余次。新签约项目255个、落地项目187个,创历史新高。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330亿元,增长26.6%。转化固定资产投资94.5亿元,总量实现翻番。
消费市场加速恢复。举办“四季文旅”系列活动,成功打造5条全国旅游精品线路和7个省级特色旅游品牌,前杜村荣获“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瓦子沟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发挥5家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作用,开展系列直播活动,实现销售额28亿元。新建农村基层供销社和电商服务站20家,快递服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举办春季房交会,实现交易额9.8亿元。新建省级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家。开展冰雪节、美食节等22个主题促销活动,撬动消费2亿元。
(二)加快结构调整,新旧动能在创新蝶变中接续转换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与吉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战略合作,建设省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14家,实施“揭榜挂帅”科研攻关5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63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9.7亿元。全面启动辽阳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培育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2家、工程技术中心1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41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雏鹰瞪羚企业21家。引进“带土移植”人才团队21个、高精尖人才14人。
“老字号”升级提速加力。推动21户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和服务化转型,改造数字化应用场景20个,2个数字化、智能化车间投入运行。佟二堡皮装裘皮品牌价值超过95亿元,小北河袜业品牌入选省消费品供给引导目录。2户企业获评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2户企业晋升省级“绿色工厂”。2户企业分别荣获省“老字号”企业品牌价值第1名和省长质量奖银奖。
“原字号”深度拓展延伸。聚焦芳烯烃及精细化工产业链,促成尼龙66等20个特色化工项目落地,实施裂解装置等6个技改项目,耐火材料石墨毡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环己烷、表面活性剂等项目竣工投产。出台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推进全球第一条干法磨选生产样板线等11个项目建设,2户企业成为工信部《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加快菱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户企业采矿权整合。
“新字号”势能不断集聚。全球首台大坡度小转弯双模式硬岩盾构机顺利下线,核级富集硼-10酸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首套10千伏磁偏置超导限流器挂网运行,大宽幅铝合金薄板抛光设备研制成功。碳化硅封装扩建、生物兽药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发展规划,加快“数字辽阳”建设,打造智慧停车等12个智慧应用场景,新建5G网络基站547个,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正式上线。
(三)夯实“三农”基础,乡村振兴在统筹推进中提质增效
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蔬菜产量分别稳定在100万吨和70万吨以上,实现“八连丰”和“六连增”。新发展设施农业4000亩、林下经济1500亩。完成保护性耕作34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2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6万亩。实施158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新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龙头企业12家。打造市级农产品品牌6个,“永泉禾大米”被国家评为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动植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治。
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编制79个村庄规划。实施水库移民项目40个,安全饮水工程惠及居民1.5万人。新建维修改造各级公路196.7公里、危旧桥21座,建设“一事一议”村内道路302.4公里。维修改造农村电网195公里。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自然村全覆盖,建成78个省级美丽宜居村,梨庇峪村和小北河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