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2月8日在抚顺市顺城区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李培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顺城区第十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8年以来,区政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原则,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积极应对新冠疫情挑战,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扎实起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先后荣获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18年度全省农建大禹杯先进县区、2018—2020年度辽宁省文明城区、2018和2020年度省级平安示范区等荣誉。
回顾过去的几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锐意进取,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了“一城一区三带”发展思路,坚持稳存量与扩增量同步推进,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8年以来,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8409户,实现“个转企”566户,地区生产总值累计超过516亿元,年均增长2.1%。共整理土地255万平方米,出让地块16个、面积96.7公顷。永茂建机回迁、今日阳光等27个项目签约落地;汇银东樾、新星肠衣扩建等98个项目顺利实施;格林尚品、澳海澜庭等38个亿元以上项目稳步推进,投资累计超过112亿元。
2021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5亿元;域外引资到位额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85元。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际国内疫情影响下,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全面完成,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二)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取得新成绩
高标准完成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任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成国有企业破产终结15家,厂办集体企业改制37家,全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实现社会化管理常态化。房地产去库存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去库存周期降至12.5个月。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累计减免税费5.17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成“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开通了“顺城政务掌中宝”微信公众号,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应录尽录、应查尽查、一网通办;“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成效显著,建立了15个社区政务服务驿站,设立了无差别受理综合服务窗口,可办事项达到118项,企业登记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行政审批效率提速80%以上。建立项目企业服务工作机制,落实项目管家制度,累计服务项目企业816家次,帮助项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91个,尤其是原通航产业园土地搁置、原前岭工业园企业土地证办理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真抓实干,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科技创新卓有成效。制定了《关于支持辖区内科技企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2018年以来,共搭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6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5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4家,永茂建机被评为辽宁省瞪羚企业,辽宁润泽、天泽机械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辽宁省雏鹰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
服务业地位更加巩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额累计超过76亿元。金融业贡献逐年加大,金融、类金融机构达到184家,累计实现税收10.5亿元,占全区税收比例23.95%。传统服务业平稳发展,新华新玛特、乐购等商超稳定运营,组织开展顺城美食节、快乐购物节等活动,有效拉动群众消费,隆城餐饮娱乐一条街、韩帝美食一条街和雷锋体育场夜经济等已成为全市人民聚会娱乐首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超过330亿元。大力推进“旅游+N”产业发展,推出具有东北特色的自然生态、红色记忆、休闲度假、冰雪旅游等多条旅游线路,累计实现旅游收入87.3亿元。
工业经济更具支撑。制定《顺城区促进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意见》,推动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累计新增规上企业20户、小巨人企业3户,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9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和产值累计超过28亿元、150亿元。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新星肠衣扩建等23个项目被列入省、市“老、原、新”重点项目库。抚顺装备制造产业联盟服务平台发挥积极作用,专精特新产品和5G技术广泛应用,辽宁华丰数字化车间被国家工信部评定为“国际领先”,金泰农业荣获辽宁省“专精特新”产品(技术)荣誉称号,德恒矿山进入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永茂、抚挖、华丰被列为省级“5G+工业”示范工厂。开发区平台作用日益凸显,仅用12个月时间晋升省级开发区,速度之快创全市之最。累计投入资金1.56亿元,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都市农业快速发展。落实粮食安全保障要求,粮食生产面积持续稳定在6.6万亩,年均产量7600万斤。深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山野菜、食用菌、设施农业种植面积不断提升,打造休闲观光采摘园、益农信息社、生态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43个。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累计实施产业发展项目4个。助力农业企业发展,累计发放“惠农贷”7256万元,洪发肉制品、金宇食品、华田润生物科技等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已达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