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6日)

  加快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至上,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常态化调度、一体化推进。抓好谋划包装,提升把上级决策部署和战略要求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能力,围绕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科学谋划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600个,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30个,实现水润辽宁、绿满辽宁、数字辽宁、乐购辽宁、畅联辽宁、健康辽宁、城市更新、科技创新引领等重大工程涉及丹东的144个项目开工、82个项目竣工。抓好要素保障,争取上级资金155亿元,最大限度利用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项目建设,提升利用外部资源和社会资本发展壮大丹东的能力水平。

  加快推动招商引资。坚持科技招商引领,围绕“12+30”条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开展产业招商,引进上下游优质项目,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围绕优势产业、互市贸易等靶向招商、精准招商。加强与广东产融、华为集团及在外辽宁商会、产业协会合作,开展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加强与央企总部高位对接合作,壮大丹东国企国资。加强与日韩、港澳台合作,拓宽外资招商渠道。完善招商工作激励考评机制,突出项目开工、形成投资、纳规入库等成果运用,提高招商精准度和成功率。全年内外资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二)聚力科技创新,赋能工业发展

  提升创新引领力。将科技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持续放大“丹东现象”效应。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坚定不移创建国家高新区,实施育成中心提升工程,加快辽宁仪器仪表重点实验室、半导体设备中试基地、汽车增压器中试基地、新亚智能制造中试孵化产业园建设,支持校企共建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增省级以上平台5个、市级平台10个。深入实施“揭榜挂帅”“赛马”机制,新建市级以上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各10个。开展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户、高新技术企业15户、雏鹰瞪羚企业10户。大力实施“鸭绿江英才计划”和“万名学子留丹来丹”专项行动,扩大“带土移植”成果,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0个,新增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4700人,构建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的良好生态。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开展“百企百亿技改提升行动”,滚动实施技改项目100个,带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亿元。以智能化为“老字号”赋能,完成江湾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改造智能化生产线10条,新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个,规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覆盖率达到15%。以链条化为“原字号”增效,拉长原材料产业链,打造硼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硼新材料生产基地;做深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建设种业、渔业、畜禽、果蔬、优质粮油五大原料基地,打造粮食综合产业园。以数字化为“新字号”提质,发挥产业数字化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数据资源优势,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20户重点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典型应用场景50个,新建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3个,建设航天云网(丹东)平台。培育“小升规”“规升巨”企业24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户,筛选、培育、壮大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总量,以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赋能工业振兴,以工业振兴带动丹东振兴。

  提升园区支撑力。优化园区布局,大力推进“五项工程”,打造“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空间布局优化、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加速集聚”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启动前阳精细化工产业园电力专供、污水处理、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港海洋经济园、凤城科技成果转化园、宽甸光伏石英砂产业园、合作区现代电子信息科技园、丹东临港产业园、振兴军民融合园、高新区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园等专业化园区建设,持续培育百亿级、50亿级产业集群5个。新建工业项目入园率达到75%,推动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把园区打造成工业强市主阵地。

  (三)聚力三农发展,提速乡村振兴

  提高农业供给水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打好扩面、挖潜和政策激励等增粮组合拳,新改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11万亩;推进种业振兴,完成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20个,实现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树立大食物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8.3万亩;加强生猪生产调节,生猪出栏不低于55万头。做精特色农业,支持培育优质种苗,提升“三莓”产业竞争力,扩大“辽丹黑猪”市场份额;探索发展深海养殖,加快培育壮大远洋渔业龙头企业,浅海滩涂贝类养殖、港湾立体养殖、海水工厂化养殖三大特色海水养殖基地面积达到90万亩。积极创建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和“三品一标”基地,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增长8%。加快创建区域公用品牌,有效提升丹东农业品牌影响力。

  着力联农带农富农。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五小产业”发展,壮大衔接项目资产,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实现脱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监测全覆盖。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步伐,统筹改善农村路、水、电、气、通信和物流等基础设施条件,改造农村饮水工程116项,治理河道114公里,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70公里,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严管农房建设,提升农房品质和农民居住品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80个,推动村庄“一时美”变“持久美”、“局部美”变“全域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46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