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政治活动;开展了“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等主题教育;接受了扶贫领域专项巡视、环保督察“回头看”、省委政治巡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统计督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政治大考;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政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六稳六保、两确保一率先、生态建设”、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困难超出预期、压力超乎寻常的情况下,区九届政府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始终保持发展定力,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全力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有力推进了一批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改革,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积蓄了蓄势待发、追赶超越的强大动能,推动转型发展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在五年的拼搏奋进中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发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历程充满艰辛,五年的奋斗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区政协协商议政、监督建言的结果,是历届区政府领导班子接续奋斗、埋头实干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浑江区人民政府,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劳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浑江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们和各界朋友,向辛勤劳动默默奉献在各条战线的所有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主导产业支撑不够的问题还很突出;体制机制不活、创新激励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公共服务设施薄弱、民生欠账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重大项目少、经济贡献率低,财政收支压力仍然较大;个别同志冲劲不足、思想保守,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措施和扎实的作风加以推进和解决。
二、今后五年及2022年政府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浑江区正处在转型振兴的关键阶段,爬坡过坎的攻坚时期。从全国形势看,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浑江振兴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政策环境,加之新发展格局的融入机遇、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机遇,为我们主动融入、加快转型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全省全市看,省委将生态强省和“一主六双”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区域协同发展、产业空间布局、打通对外通道等方面,为我们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白山市委市政府紧扣发展实际,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为统领,着力实施“一山两江”品牌战略,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特别是提出要把浑江区建成全市发展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旅游集散中心,这为我们融入市区一体化、发挥中心城区新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带来了机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从浑江自身看,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沈白高铁的建成通车和白山市区的扩容发展,浑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物流、商贸金融等主城区的开放优势和承载能力将更加突显。我们的存量企业产业、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特色资源等基础相对扎实,可开发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我们的发展思路清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步伐加快,已初步构建起“园区、产业、要素”集聚平台,具备了厚积薄发、后发赶超、迈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只要我们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保持发展定力、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保持发展方向不偏、目标不变、干劲不松,只要我们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永不懈怠,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干成事”上,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步前进,就一定能够开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按照浑江区十四五规划和区第三次党代会的总体要求,聚焦建设“三大特色名城”、打造“四大中心”,聚焦实现“六个新突破”、建设“七型浑江”等中心任务,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
奋斗目标是:到2026年,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7%以上,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财政贡献率超过50%,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要素整体优化,单位GDP能源消耗明显下降;具有浑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四大中心”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凸显。
遵循的主线是: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不动摇,争当白山市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引领者;坚持高标准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对标全国最先进现代化水平;坚定不移走开放合作之路,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能,把不拘一格引才育人摆在突出位置;锻造并弘扬拼搏奋进的浑江精神;坚定决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民生为本,着力提升群众对浑江的认同感。
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是:以“两山”理念试验区引领者目标为统领,集中力量谋项目兴产业,发展实体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一是高标准建设“五大产业园区”。高新科技孵化园以发展总部经济为目标,配套打造电商、网红等新个体经济平台,建设集成果转化、新品销售、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一站式”产业孵化基地。医药高新和北国食药园以药食OEM基地建设撬动资本、滚动开发,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实现全要素、全链条发展,打造百亿级药食产业集群,以此为基地筹建长白山地区医药健康产业联盟。生命健康产业园将农特产品深加工、三产融合田园综合体、“5G+大健康科技示范”三个板块联动开发、整体打造,与食品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循环经济园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集分布式能源站、造纸、包装、彩印、再生资源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园区,以高新科技和智能化设备为依托,以集约化生产、全东北分销的总部经济模式,打造东北数字包装产业中心。二是高质量培育“五大主导产业”。医药产业。深度融入“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依托长白山道地药材资源,聚焦核心企业、聚力核心项目,聚集产能释放。加速医药高新园落户的企业投产达效,积极引入华润、森工等战略投资,开启二期建设。持续加强与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中药材优良品种示范推广,建设产品研发和加工基地,走品牌、高端、集群、规模化发展之路。健康食品产业。大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绿色有机农特产品,提高“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等产业的质量效益和整体竞争力。依托生命健康产业园和食品OEM基地,着力引进品牌食品加工企业,引导突破深加工关键技术,最大限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全方位综合利用,深度开发餐桌食品、特膳食品、功能食品和快销即食绿色食品。文化旅游产业。抢抓三小时经济圈和高铁时代机遇,全力打造长白山区域新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区。将浑江区旅游资源整体打包、统一规划、分块开发,与国内顶尖专业团队合作,大场景设计、大体量打造,先期开发3个左右爆款旅游产品,接续围绕“两江”“三山”“三湖”等优势旅游资源,差异化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全面承接长白山旅游的辐射作用,带动商贸、餐饮、物流、住宿、康养等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环保新材料产业。以点状突破方式,稳步打造环保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东北纸都包装循环产业园建设,加快研究落地全生物降解地膜开发等一批高技术新材料项目,积极对接国内建筑新材料和装配式建筑的头部企业落户浑江。大力推进矿业整合和企业重组,推动金、镁、煤化工等产业技改升级,强化环保技术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发展。高效精细农业。推动农产品特色化、精细化、高质化、品牌化。充分发挥生命健康产业园引领作用,围绕长白山山珍、水、蜂等谋划落地生产加工销售型项目,有布局地打造一批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基地。三是高效率搭建“五大平台”。政策支持平台。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适时出台一批有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深入谋划、争取和挖掘能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政策资金的产业项目,发挥政策资金撬动作用,引导域外资本投资,以“政策洼地”带动“商企汇集”。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平台。重点依托高新科技孵化园,加强与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对接合作,制定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研发奖励政策,培育发展新型业态。人才支撑平台。牢牢抓住人才和干部队伍这个核心和关键,着力优化创业环境,建设孵化基地,引进各领域专家学者充实政府智库、担任经济发展顾问,不断创新引、聚、留、育人才政策,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发展金融服务业,吸引域外金融资本来我区投资。分领域组建国有平台公司,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制定完善浑江区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办法,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动江成公司尽快实现资产、收益增长,信用评级升级,获得自主融资能力。深度推动政、银、企对接合作,强化金融服务效能。适时谋划组建政府控股的商业银行,组建国有担保公司和基金公司,推动融资服务全面升级。项目数字化平台。搭建浑江区重大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以科技赋能,着力破解跟踪服务的难点、建设缓慢的堵点、权责不明的痛点、资源整合的盲点,助推重点项目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