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28日)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按照区第十六次党代会总体安排,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升级,彰显发展的“现代特质”。

  做强一产抓提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加快推进三大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市场化开发。优化产业体系。加强与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合作,推动吉林市种子产业园落地建设,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农产品外销仓储物流及销售服务平台等10个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全面完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任务,进一步提升产业效能、发展动能、创新潜能。壮大生产体系。统筹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推动土地流转,建成高标准农田6万亩,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等先进适用技术8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提升到86%,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深入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推动畜牧业向特色养殖、屠宰加工、饲料肥料等上下游全产业链发展,肉牛存栏量同比增长30%以上。完善经营体系。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借助农博会等线上线下展销平台,大力推广大荒地大米、老爷岭杂粮等特色品牌,力争新认证“三品一标”5个,加快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家、示范家庭农场5家。

  做优二产抓转型。突出绿色发展主基调,围绕稳存量、育新量、提质量,逐步推动工业迭代升级。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园。强化都市工业产业园主阵地作用,全力推进一期项目投产运营,二期项目如期开工。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用能企业提供绿能和节能服务,引进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应用等领军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入驻,服务全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打造生物科技产业园。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科研、人才优势,集合适用生物技术,引进华润、万通等龙头企业和非洲猪瘟疫苗等重点项目落户,启动建设北药健康产业园,推动生物产业集聚发展。强化要素保障。开展更加精准的产需衔接、银企对接服务,推进“液力缓速器”“年产300立方米透气金属材料”等科技成果年内投产达效,帮助企业做强产品、做响品牌、做大市场。强化中小微企业培育,力争2户企业晋档升规。

  做活三产抓拓展。紧扣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定位,拓展新领域、催生新业态,确保服务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改造提升传统商贸。加快推进环球港、东方明珠商业综合体落地建设,优化商业布局。高标准推动东市升级改造,统一规划塑造街区整体形象,搭建区块链、云+数据等七大智慧服务平台,建成智能停车场,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商旅深度融合、区域业态繁荣的现代商业街区。突出发展现代物流。将多式联运供应链项目作为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全力推动部分子项目开工建设,借助交通基础设施和区位优势,着力构建内通外联、立体开放的通道网络。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稳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百年东市晋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围绕温泉、雾凇等优质资源,培育神农、白桦林·家等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家特乡村特色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进程,包装推介雾凇岛区域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冰雪温泉旅游产业集群效应。以“三产融合”家庭农场引领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曾通村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二)全力以赴增强内生动力,筑牢发展的“实体根基”。

  深入推动消费升级。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释放市场优势和消费潜力,推动消费端与生产端形成良性循环。优化消费供给。积极引入凯悦酒店等高资质运营主体,支持国贸商场升级,推进建业大厦盘活,拓展高品质消费空间。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有机结合,增加医疗、养老、教育等优质消费供给,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需求。创新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线上团购等新模式,促进“线上经济”引流变现。逐步配套完善城市夜间消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通过串联夜市、夜展、夜节等场景,形成夜间消费新常态,推动太原街观光夜市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做优消费环境。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加强商品质量和市场价格监管,着力构建消费维权多元共治新格局。结合传统消费旺季和电商消费节,组织大型商场与电商平台开展合作,举办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商品服务同步促销的系列消费活动160场以上,持续打造消费热点。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突出抓好事关长远、提升产业、惠及民生的重大项目,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高起点谋划项目。聚焦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政策导向,紧盯优势产业上下游,包装谋划冰雪乐园、中草药加工等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着力构建“梯次明显、结构优化、接续有力”的项目储备格局。高质量招引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加快“招大引强选优”步伐,围绕发展定位、产业园区开展精准招商,努力攻坚一批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全年计划签约重大产业项目10个以上,不断增强产业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高效率建设项目。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加快哈达湾区域搬迁改造步伐,推进西山市政、哈达湾片区等区域征收,全力破解土地资金、手续办理等制约问题,确保医康养综合体等17个新建项目如期开工,清洁能源改造等27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推动项目建设总量提高、质量提升、建设提速、服务提效。

  (三)锲而不舍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的“引擎动力”。

  突出改革蓄能。保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执着,冲破观念围墙、廓清思想障碍,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激发政策活力、释放制度红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搭建以左家北药小镇、大荒地稻香小镇等为载体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进一步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深入实施预算一体化,积极向上争取债券资金,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到服务发展、改善民生上。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巩固拓展“三资”清理成果,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途径,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统筹推进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改革,形成更多可观可感的改革成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8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