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全区上下和衷共济、共谋发展,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在东安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中省市直单位、工商界人士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东安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兴不能忘忧,安不能忘危。在五年的发展实践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与刚性支出逐年增加的矛盾不断加剧;在城乡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政府干部落实执行能力和担当意识还需提升。对此,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乘势而上奋斗“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重要五年,是东安厚积薄发、创先争优的关键五年。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按照区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奔跑者的状态和奋斗者的姿态,在现代化东安建设的征程上奋勇向前,全力开创东安振兴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市委“五市”战略、区委“353”发展定位,突出“中兴、东扩、融合”发展布局,深入实施现代商贸核心区、文旅牵动先行区、科技创新引领区、产城融合先导区、社会治理示范区“五区工程”,坚定不移地走“实力、活力、魅力”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谱写建设现代化东安新篇章。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发展潜力充分释放、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在推动振兴发展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高站位建设一个商贸业态更有实力的东安。突出“雪城客厅·首善东安”定位,聚焦打造“中高端消费引领区”目标,加速商贸业态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商贸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创新带动力,全力推动我区从传统商贸大区向现代商贸强区跃升。
——高质量建设一个文旅发展更有活力的东安。积极探索“N+旅游”新发展模式,瞄准特色化、多元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速构建“乡村民俗+旅游、绿色生态+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冰雪资源+旅游”的文旅产业体系链条,打出“一城山水·满目东安”特色品牌。
——高水平建设一个改革创新更有魅力的东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包容并蓄,加快新兴业态引进、招大联强,提高创新创业支撑作用,推动“数字经济”要素集聚,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发展,打造服务全市、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
——高标准建设一个产城融合更有品质的东安。紧密结合城区发展布局,围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目标,盯紧国家政策导向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与发展层次,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融合发展。
——高起点建设一个共建共享更有温度的东安。大力实施惠民行动,厚植民生底色,全面实施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持续优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统筹解决安全、信访、治安等群众关切,全面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主基调,紧紧围绕“353”发展定位,坚持不懈、真抓实干,永不止步、抢占先进,全力推动东安振兴发展上台阶、争先创优站排头。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守住来之不易成果。持续优化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对全区疫情防控的总体调度和统筹部署,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加强属地与行业的协调联动,及时果断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形成“密不透风”的防控工作体系。持续加强重点管控措施。坚持“早快准严细实”工作标准,扎实推进“五有一网格”“十排工作法”、农村防疫“十项落实机制”等防控重点措施,规范落实农村、社区、学校、商超、快递、物流、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场所防疫要求,突出抓好冷链仓储行业监管,坚决守住“输入关”,严防“风险点”。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流调溯源、隔离转运、社会管控等专项工作效能,核酸检测实验室尽快投入使用,提升检测效能,常态化开展全要素、全场景、全流程防疫演练,确保发生疫情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做到措施“零疏忽”、管控“零死角”、落实“零遗漏”。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组织管控体系,提升疫情预警监测能力、从严从快落实风险人员排查、检测、管控等措施,加大监督检查重点行业、重点部位“三宝”执行力度,广泛开展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发动,加快实现接种全域全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