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聚焦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
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按照精致建设、精细管理要求,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品质、更有活力。
做精城市建设。深度挖掘秀塔书院、凌云寺、清真寺、老凌中图书馆等老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一条沉浸式体验的百年古城功能轴,唤醒“城区四门”文化记忆,让历史文化底蕴绽放新时代魅力,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加快推进雨污分流、中水回用、断头路贯通、生活垃圾治理、城市热源增容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逐步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碧桂园、蓝城等重点项目建设。结合老城特点,改造升级凌源公园、凌河广场,建设“口袋公园”,营造“曲径通幽”“移步移景”的“慢行空间”。
做细城市管理。持续加大违法建筑拆除力度,全面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全方位治理流动商贩占道行为,全力推行“门前三包”,严厉打击违法张贴、喷涂小广告行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完成省下达的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覆盖率、回收利用率年度指标。大力推进机扫人保结合、洒水除尘作业,坚持道路保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提升城区环境卫生质量。
(六)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打好蓝天保卫战,完善“人防+技防+大数据”防控体系,加强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重点污染源管控,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大水质治理力度,实施青龙河生态治理项目建设,规范排污许可制度,强化污水处理厂管理、运营。强化河长巡河,持续推进河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确保水生态安全。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白色污染治理,加强重点行业监管,严格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加快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案件回访工作,举一反三,确保所有环保问题彻底整改、全面整改。
(七)高起点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筑牢社会保障基础。落实稳就业政策,聚焦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精准帮扶,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现医保业务“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公”,积极推动社会保险扩面,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应保尽保。
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实施凌绥高速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让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完成中心城区违建自备水井整治工作。启动辽西北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双减”要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三个课堂”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成立凌源市职教集团,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转型发展。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做优做强养老服务。积极推进中心医院滨河院区前期征收工作。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加强与省内外顶尖医疗机构合作,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智慧凌源·全域网格”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压实“四方责任”,强化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管控,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紧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整治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力化解信访存量案件,控制增量,确保信访稳定形势持续好转。加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办好一批民生实事。1.改造农村危房350户、城区老旧小区楼房39栋、棚户区房屋350套,改善群众居住条件。2.新建改造农村公路桥梁134公里,实施“一事一议”道路170公里,让农村群众出行更加便利。3.全力打通园林路西段、东盛路西段、碧云街北段、希望路西段等4条城市断头路,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缓解城区中小学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和城市排水内涝问题。4.施划机动车临时停车泊位1000个、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线1500延长米,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5.改造101线哈海沟大桥,实现年底建成通车。6.确保光明小学、第三幼儿园、第四幼儿园投入使用,优化城区教育资源布局。7.启动全民健身中心续建项目,完成体育馆手续变更和功能性设施建设,年内具备开放运行条件。8.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处,进一步改善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9.为残疾人家庭免费实施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生活更加便利。10.全面推行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融入全国“一张网”,让群众垫资就医成为历史。
(八)持续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推动政府建设不断向实处着力、往深处拓展,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政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严格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加强诚信政府建设。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