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焦转型升级,完善“二四三”产业体系。发挥星海湾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支持大商所场外市场“一圈两中心”建设,打造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推动西安路、和平广场等商圈业态更新、区域联动,加快发展地铁经济、后街经济、夜经济、首店经济,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抓住机车厂搬迁改造契机,谋划建设轨道交通研发总部园区。发挥文旅创意产业联盟、“星海湾体育+”联盟和大连城市赛艇中心的产业集聚优势,助推文化创意、休闲旅游、演艺娱乐、体育竞赛等行业健康发展。深化与上海黄浦区、沈阳沈河区对口合作,主动承接京沪、江浙等地区产业溢出效应,围绕产业布局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强对收储地块、工业厂房和楼宇园区的规划引导、产业定位,推进数字经济、新材料、健康医养等产业发展,培育一批产品更高端、服务更优质、品牌更集聚的知名企业。
(三)聚焦创新驱动,放大“两区三所四校”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东北财经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战略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智慧沙河口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传统产业赋能。扎实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方向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强化骨干科技创新企业的引领作用,努力挖掘培育一批雏鹰、瞪羚、小巨人和科创板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层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激发创新活力。精准落实产业扶持政策,促进资本、人才、服务等各类要素向企业汇集。
(四)聚焦优化环境,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擦亮营商环境最优区金字招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一网通办”改革,营造稳定透明便捷简化的政策环境。加快数字赋能“三张网”建设,实现全区政务数字化、服务网络化、运行智慧化。持续倡导“痛快办事”文化,该办能办的事雷厉风行办,该办难办的事想方设法办。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营商环境监督,坚决破除“中梗阻”等损害营商环境行为。整合辖区教育、医疗、文化、商务等优势资源,提升“帮万家”“助万企”服务品质,打造投资洼地、服务高地、创业福地。
(五)聚焦提升品质,建好生态宜居城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加快城市更新,探索市场化机制和可持续路径,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推动机车厂搬迁改造,实施201、202路电车沿线升级改造,打造集产业研发、创意文化、体验展示、商务商业、居住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城市街区。深入开展拆违治乱和市容环境整治行动,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完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功能,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强绿化美化建设,打造“开窗见景、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生态沙河口。
(六)聚焦民生福祉,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做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就业优先,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深化健康沙河口建设,全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结合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持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完善配套措施,减轻群众生育养育负担。
(七)聚焦文化老城,厚植城区文化底蕴。提升城区文化风貌,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建筑。深化大连博物馆等文化载体服务功能,打造大连历史文脉的传承区。管理保护好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等红色资源,讲好沙河口红色故事。完善“15分钟文化圈”,加强区文化馆、图书馆、市民健身中心等基层文体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机车厂旧址等工业遗产项目建设,支持冰山慧谷等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打造一批特色突出、产业集聚的文创产业园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幸福沙河口”“文化五进”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八)聚焦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沙河口。全面推进“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建立健全“三呼三应”服务体系,推进网格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深入整合智慧网格、智能天网、人口数据库等资源,构建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加强法治政府示范区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不断提升行政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织牢安全生产防护网、责任网,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应急物资保障,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