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在克山县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赵 迪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任务,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落实县委“七个坚定不移”,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惠民生、保安全,办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事要事实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更足、势头更强、质量更高。
这一年,我们实干争先,以拼抢姿态干事业,推动了经济发展。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和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我们科学测算预期目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形成全员抓经济的浓厚氛围,推动县域经济逆势而上、争先晋位。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3.85亿元、同比增长5%;农林牧渔业产值实现67.56亿元、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02亿元,同比增长13.1%;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67亿元,同比增长7.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1亿元,同比增长2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5亿元,同比增长7.1%;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1.26亿元,同比增长10.66%。6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全市前列,全省县域经济排名大幅度提升。
这一年,我们解放思想,以创新精神求突破,收获了累累硕果。坚持在改革创新中破解瓶颈,振兴发展活力不断叠加释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改革经验持续推广,全省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暨客货邮融合发展现场会在克山召开,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在全省率先推行工程建设“五证联发”审批模式,审批时限压减80%。多项典型经验在全国、省市主流媒体刊发报道。
这一年,我们居安思危,以底线思维防风险,维护了大局稳定。沉着应对财力增长难、支出保障难、预算平衡难和债务偿还难的“四难”困境,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难日子”、让百姓过“好日子”的为民财政理念,全面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压减一般性支出2%,审减政府投资类项目资金4997万元,紧盯政策导向对上争取到位各类债券资金3.59亿元、转移支付资金29.04亿元,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收入1.55亿元,有力保障了“三保”支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风险等级始终保持在“绿色”。扎实推进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及时妥善处置1起非法吸储案件,挽回130名群众经济损失398万元,守牢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固本强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发展三年计划,夯实农业基本盘、培育乡村新业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粮食综合产能不断增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制,粮食总产实现15.5亿斤,喜获“十七连丰”。荣获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等称号,综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机肥抛洒等项目13.4万亩。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17个,推进大垄规模经营面积130万亩、全程托管面积110万亩,落实垦地合作面积20万亩。新增绿色食品标识14个。乡村特色产业实现突破。以市场化思维推动农业发展,组建粮食、畜牧、蔬菜3个产业协会,成立乡镇农业公司17家,紧盯市场方向发展特色产业和定制农业,带动农户实现销售产值10亿元以上。大力支持乡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河北、北兴、古城等乡镇依托优势资源引进一批特色项目,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发展。各乡镇抓招商、谋产业的劲头更足了、能力更强了、成效更好了。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投入衔接资金6395万元实施项目21个,有力有序开展衔接资金项目问题整改,全面规范项目管理,8个弱质项目提升为优质项目,更好发挥出衔接资金联农带农作用。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持续开展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1817个,脱贫人口转移就业3669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坚持精准发力,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深入推进产业发展三年实施计划,积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马铃薯产业增量扩容。云一农业、北大荒、薯丰等规上企业扩大产能,马铃薯产业产值增长17%,大有荃吉康植物基胶囊、三黍生物马铃薯种薯繁育等项目落地建设,马铃薯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大豆产业提档升级。山东舜丰生物育种研发中心投入使用,中北晟昊、上海夯石等大豆加工项目加快推进。重庆武隆羊角大豆全产业链加工项目签约落地,与华源大豆开展战略合作,大豆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升级。包装印刷产业集聚发展。包装印刷产业园B2区、C1区加快建设,引进6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举办克山县首届包装印刷企业对接会和包装印刷产业温州龙港招商推介会,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水产业挖潜增效。整合资源厘清发展思路,现有5家水企业提档升级,实现产值3000万元。泉怡天然苏打水项目签约落地,不断积蓄产业发展源头活水。
(三)坚持加速换挡,内需潜力有效激发。将投资、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双引擎,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项目、抓消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以全链条、闭环式服务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深挖优势制定招商图谱,县级领导带头“走出去、引进来”,围绕重点产业精准招商,全县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76次,新签约项目29个、签约额46.06亿元,实际利用内资完成39.06亿元、同比增长69.85%,总量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努力将更多“项目增量”转化为“效益增量”,一批增后劲、强支撑的优质项目落地建设,全年推进开复工重点产业项目29个,完成投资9.07亿元,同比增长95.05%,项目数量、质量和投资额度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得到省市高度认可,全省重点项目全面开工现场会齐齐哈尔分会场设在我县。消费活力充分释放。积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举办克山年货节、直播带货等活动9场,发放消费补贴108万元,带动消费700余万元。推动电商物流同步发展,整合资源建成电商产业园,新培育电商企业25户,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11%和20%;积极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寄递体系,日均上下行邮件快递5万票左右,实现手机下单、集中点拿货的便民服务。
(四)坚持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纵深推进。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添活力,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科技创新持续加力。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鼓励企业投入研发资金765万元、实施研发项目8个,创建创新研发平台2个,开展技术攻关4项,引进转化科技成果6项,科技创新活力日益增强。改革动能持续释放。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建国有资产运营服务中心,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新组建的粮食集团贸易额达8600万元以上,县属国企营业收入增长9.77%。全面升级不动产登记系统,开通网上预约、在线申请等服务,网办率提升70个百分点。深化土地审批领域改革,首次推行“用地清单制”“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竣工即交证”等创新举措,审批周期大幅缩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14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推行创新事项17个,打造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营商服务。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落实减税降费1.63亿元,发放普惠金融贷款27.04亿元。为企业解难题80件,带动新增市场主体2824户。
(五)坚持协同推进,城乡面貌日趋改善。始终将群众安居宜居作为首要出发点,稳步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城市建设全面提质。顶着沉重压力解决供热难题,新建两台58MW热源投入使用,真正让群众住上了“暖屋子”。改造老旧小区12个、29栋楼,完成4个棚改区域1065户拆迁安置,建成口袋公园3个。维修翻建电影院胡同、新客运站北侧等道路6条,硬化巷道96条、2.7万平方米,更好保障群众出行。启动塔南巷低洼地段治理工程,实施雨污分流改造8.04公里,清洗供水管网114.7公里,安装管道燃气1.3万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攻坚历史遗留难题,新建新民家园小区回迁楼4栋,办理不动产权证3105户,回迁难、办证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圆了群众期待多年的“安居梦”。城市治理全面提升。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开展以“十乱”整治为重点的集中攻坚,市容秩序更加规范、清雪质量大幅提升,让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实施金鼎、远东社区用房维修改造,解决幸福、鹏程社区办公用房问题,新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8300平方米,基层社区功能不断完善,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加强物业规范化管理,建立“1+3”协同联动服务机制,化解小区矛盾纠纷500余件,集中整治小区环境卫生问题900余件。加大投入完善小区基础设施,新建小区充电车棚100处,增设停车泊位500余个,62个小区破损设施全部维修更换到位,群众反映多年的物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乡村环境全面提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资源向中心村屯集聚,投入4841万元改善乡村环境,硬化村道30.7公里,修建边沟30.8公里,建设室外卫生旱厕140个,改造危房41户。建立健全“二元制”乡村环卫一体化垃圾治理体系,人居环境整治向常态化、长效化转变,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市级示范村10个。生态文明全面提效。细化秸秆禁烧管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89万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6324户,2台燃煤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5天。深入开展清河行动,整治河流问题54个,清理“四乱”点位23处,67处入河排污口规范治理,乌裕尔河出境断面水质稳步提升。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造林绿化2776亩、补植2450亩,治理侵蚀沟367条,受污染耕地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六)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坚决保障民生领域支出,兜牢兜实民生底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62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85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50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28.57万人。开展医保基金违规使用专项整治,追回医保基金3728万元,欺诈骗保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23亿元、惠及4.36万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用心用情打造助老餐厅,日均供餐200余人次,让老年人吃上“暖心饭”。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提升公办幼儿园办园质效,二幼、三幼入园人数翻番增长。深入推进城内初中学区优化调整和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教育资源有效配置、教学质量稳步攀升。三中新教学楼投入使用,职教中心改造提升、22所学校消防安全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脑科医院等知名医院组建7个联建工作室,提升县域诊疗水平,县域内就诊率达53%。创新实行“一次挂号七天有效”和“信易+医疗”,县域医疗服务更加优质便捷。新建多功能体育场1个,升级改造体育场地2处,增设文体设施80余处,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00余场,圆满完成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克山站)活动,群众文体生活日益丰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广应用“数智安监”平台,防范化解各领域安全风险62项,一般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分别下降50%和20.8%,安全形势保持稳定。持续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化解信访积案156件,一批久拖不决的信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七)坚持深学笃行,政府效能有力增强。以钉钉子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忠诚担当、务实高效的有为政府。政治建设持续深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谋划思路、推动工作、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法治建设扎实推进。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法定决策程序,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清理规范性文件11件。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9件、政协委员提案73件,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廉政建设走深走实。认真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决策部署,“四风”问题持续遏制,拼搏进取、狠抓落实的干事氛围日益浓厚。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整改自查自纠问题189个,健全制度机制40项,推进县级民生实事60件,“三资”、殡葬、校园餐等一批重点领域问题得到有效纠治,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今年就是与去年不一样。
此外,国防动员、人防物价、双拥共建、防灾减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奋斗饱含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深感到,新征程上迈过的每一道坎、爬过的每一道坡,工作中获得的每一项成效、取得的每一个突破,离不开县委的把舵领航、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县上下的团结奋斗、担当实干,更饱含着县人大、政协的智慧和心血。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克山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居安必须思危,知忧方能克难。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一是经济基础不够稳固。经济总量小、结构不优的问题尚未有效改善,产业基础依然相对薄弱,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支撑不足,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还不牢固。二是民生保障尚有不足。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平衡、不充分,一些基础设施仍有欠账,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与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三是政府效能仍待提升。部分干部视野格局、思维方式跟不上发展要求,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政府系统能力作风建设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切实采取有力举措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