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在甘南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刘正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在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倾力支持下,以县委“2346”发展思路为方向,以县委十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四提升一创建”为牵动,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稳增长,千方百计抓转型、促升级,笃行实干添福祉、惠民生,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现代化甘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初步预计,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9亿元,同比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3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6.1亿元,同比增长29.1%;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2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实现9.9亿元,均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5301元、14400元,同比增长6%、9%。
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优服务,实体经济稳中有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揽子专项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减税降费2.5亿元,发放涉企贷款17.4亿元,争取惠企政策资金1596.6万元,解决各类问题198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限上主体13户,市场主体达29600户。飞鹤乳业引入乳铁蛋白生产线,产值实现36.9亿元,同比增长9%。奥瑞金新上胖臻罐项目,产能达3.5亿罐,产值实现3.6亿元,同比增长3%。洽洽食品完成生产线迭代升级,生产效率提升25%。卫诺恩与中国农科院科研项目成功结题,高品质饲料酶实现量产。鹤城酒业推出限量版高端酒系列,产品热销全国20多个地区,“黑土地”品牌持续创响。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深入实施,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3户,科技创新平台发展至11个。“消费促进年”扎实开展,成功举办“数码家电焕新节”“烧烤美食节”等系列促销活动,发放消费券150万元,拉动消费1700万元。甘南特产馆入驻京东平台,上线产品100余款,全县电商网络零售额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8%。
一年来,我们千方百计抓招商,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产业项目建设提升年”深入实施,累计签约项目23个、金额58.6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个,1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实际利用内资实现54.7亿元,同比增长111.9%。严格落实领导包联制度,做实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包保服务,推进开复工产业项目39个,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7.9亿元,同比增长77.2%。一批标志性大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17亿元的粤电新能源项目已完成30台风机吊装和升压站、储能站主体施工,总投资1.2亿元的新型智造仿羊绒项目即将投入运营。一批加工制造类项目如期建成,玉晟鲜食玉米、查农冻干粥、嘉聚信高端数控装备等10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投入资金3371万元,完善城北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为企业入驻提供了优质载体。全年园区营业收入预计实现125亿元,同比增长22%。
一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促振兴,农业农村蓬勃发展。续建高标准农田14.9万亩,治理侵蚀沟302条,推广大垄密植、水肥一体化等高效种植技术60万亩,粮食产量达31.6亿斤,实现“十七连丰”。“四个农业”协同发展,实施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项目35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争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获批大豆、玉米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和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农资安全经验做法在国家级会议作典型发言,北方九省(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作联席会议在我县召开;寒地水稻产业跻身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甘南粥米(大米)、甘南压榨大豆油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增至9个,畜禽饲养总量达62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20万吨,畜牧业产值预计实现40亿元,同比增长12.4%。“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到45个,带动赤松茸、蓝靛果、鲜食玉米等特色产业发展到320个,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37000亩,桑葚原汁、树莓原浆等6款产品进入龙江“九珍十八品”区域公用品牌阵营。我县获评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标兵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成效凸显,新化解村级债务1027万元,全县无债务村增至69个,存款超百万村达58个。供销社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县供销社、巨宝供销社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实施衔接资金项目23个,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45条,坚决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一年来,我们建管并举提品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乡村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隆盛嘉苑、光明家园竣工验收,新增商品房850套,更好地满足了群众改善性住房需求。城区给排水管网三年改造计划全面收官,累计建设供水管网15.6公里、排水管网70.3公里,困扰群众多年的城区内涝顽疾得到了历史性、根本性治理。实施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改造21栋、农村危房维修改造8处,惠及群众862户。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国道301改扩建项目完成路基建设,新建农村道路59公里,改造危桥5座,新改建饮水工程5处,铺设农村自来水管网31.5公里,打造绿化精品屯10个,清洁取暖改造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城市管理提升年”深入开展,施划补划停车位1835个,整治小区“飞线”1800延长米,推进垃圾分类减量7130吨,群众身边“微环境”明显改善。
一年来,我们尽力而为办实事,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各类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创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05.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341人,“点对点”输送农民工返岗复工做法连续五年被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报道。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实现“二十连涨”,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实现“十九连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7%。教育教学环境持续优化,投入资金3118.8万元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配套,实验小学教学楼、八一幼儿园综合楼顺利竣工,查农一小幼儿园完成改造,全县学校塑胶跑道实现全覆盖。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人才2554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做法被评为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五育并举”全面落实,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全市领先,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科上线率达72.6%,3名学子圆梦“清北”,优质均衡、公平普惠、协调发展的甘南教育“品牌”深入民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建省级重点专科2个、名医工作室3个,新增三甲合作医院3家,顺利通过省级慢病示范区复核,群众健康更有“医靠”。成功举办县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等各类文体旅活动219场次,县图书馆入选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兴十四村史展览馆获评全省首批红色法治文化基地。
一年来,我们守牢底线保发展,社会大局平稳有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率先在全市完成“数智安监”系统建设,创新建立安全隐患“随手拍”平台,全年火灾事故同比下降40.8%、财产损失同比下降47.4%,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4%,完成生态保护修复4000亩,各级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扎实整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连续两年保持“一般变好”档次。加强节约型政府建设,严控“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2331万元,地方债务风险始终保持在绿色等级。“社会治理提升年”走深走实,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4.3%,信访总量、来访数量分别下降36.1%、40.5%,被确定为全市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县;刑事、治安案件立案数量分别下降54.4%、9.6%,《实施“四分四定”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入选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汇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经验做法相继被《农民日报》《法治日报》刊发报道。
一年来,我们从严从实转作风,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思想领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持依法行政,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9件、政协委员提案105件,发布政务信息4119条,县法律援助中心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法治建设考核连续五年位列全市第一。坚持高效施政,按时办结“12345”便民工单11000件,政务服务“网上办”“一次办”比例分别达100%、99.1%,在全省首批推行“两书同达”制度,全省首笔不动产“带封过户”业务在我县办理。坚持务实勤政,县政府班子成员开展“四下基层”活动246次,解决问题130个,“能力作风提升年”见行见效。坚持廉洁从政,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殡葬等17个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审计统计、妇女儿童、地震气象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各位代表!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掌舵定向、巨舰领航,为我们踔厉奋进、行稳致远指引了前进的目标方向;取决于县委的坚强领导、统揽全局,为我们干事创业、狠抓落实提供了行动的基本遵循;得益于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参政议政,为我们科学决策、精准施策贡献了强大的智慧支撑;依赖于全体干部的夙夜在公、笃行不怠,为我们赶超跨越、振兴发展倾注了无数的汗水心血;归功于全县人民的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汇聚了无穷的信心力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甘南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各方群众,向所有在甘南创新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参与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标高质量发展,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发展动能还有待增强;二是对标高品质生活,县级可用财力不足,城乡建设仍有短板,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三是对标高效能治理,政府系统抓落实的本领仍需进一步提升,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能力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