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程III 专业特色航运品牌打造工程
1.航运业产业政策组合拳。修订完善新一轮航运业发展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江海联运发展专项资金作用,坚持培育航运龙头企业和促进“专精特优”发展两条主线,培育2-3家具有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的航运企业,积极促成大型优质航运公司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
2.市场主体培育。积极培育专精特优航运企业发展,鼓励铁矿石、油品、危化品等细分运输市场的企业争取领先地位,推动船港货协同发展。争取舟山航运企业承运本港大项目运输份额达到25%以上,培育形成3-5家在铁矿石、油化等领域具有影响的物流联盟,发展干散货船、油船、化学品船等运输领域的特色船队。
3.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升级。巩固扩大铁矿石、油品等联运规模,加强与货主企业、国内大型航运企业、沿江港口企业和保税园区开展合作提供“港—门”矿石、油品等海进江全程物流服务,重点攻坚粮食联运市场,拓展LNG、化工品进江运输,加速江海联运物流体系突破发展。
重点工程IV 打造大宗商品全球集散中心
1.国际农产品贸易集散基地。充分利用舟山港口、离岛、物流和靠近长三角巨大消费市场等优势,打造集进口、加工、贸易、物流、配送、展示功能于一体,引领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国际农产品贸易集散基地。
2.亿吨级铁矿石储运交易加工中心。充分利用鼠浪湖、马迹山等地理优势,支持大宗散货及集装箱发展的港口基础设施升级,重点推进马迹山矿石码头三期、衢山港区西三区堆场及配套码头等项目建设,新增8000万吨/年铁矿石通过能力,总能力达2亿吨/年。
3.港航物流数字化提升。岱山县重点发展大宗商品中转储运功能的港航物流业,定海区、嵊泗县和金塘岛群发展以集装箱五路为主的国际港航物流业,着重突破国际船舶登记、国际中转集拼、启运港退税、保税油加注等港航物流服务,协同打造数字化功能协同的港航物流服务带。推进江海联运产业配套突破发展,加快推广应用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完善数据及共享接口标准,扩大长江沿线物流数据共享交互,与市场主体合作打造“江海e行”便捷服务,形成政府公共信息与市场化运作的创新示范。
(三)油气全产业链服务
1.打造国际油气交易服务中心
深化开放合作,打造油品贸易企业集聚的“总部经济”。依托“世界油商大会”“世界舟山人大会”等国际产业合作平台,大力引进全球知名燃料油供应企业和贸易商的同时扩大舟山本地企业的知名度,加强油气供应和贸易企业“优胜劣汰”式动态管理。形成燃料油供应企业和贸易商集聚的“总部经济”。
推动试点探索,争取非国营油气企业进出口业务资质。允许浙江自贸试验区内现有符合条件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开展副产的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先行先试,酌情按年度安排出口数量;允许持牌企业开展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业务,组建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资质和配额。
国内国际联动,积极拓展国产低硫燃料油交易市场。完善燃料油出口退税等政策体系,鼓励优质企业开展船用燃料油贸易等业务。加快搭建油品内外贸分销网络,建立成品油、LNG产供销体系。推进液化天然气(LNG)接收中心建设,支持六横至宁波LNG外输管道,接入省内天然气管网规划,适时接入国家管网,扩大进口天然气等服务。
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期现一体化国际油气交易场所建设。深化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国内期货交易所合作,共建以油气为主的线下现货交易市场,通过期现联动,开展油气相关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应用云计算、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数字化交易场所,加快打造油气价格指数体系,提升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价格影响力 。
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全球油品质量检测的舟山标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全球油品质量检测的舟山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定期发布全球油品质量检测报告,从而形成全球油品质量检测的舟山指数,最终推动全球绿色石油的改革创新发展。
2.打造国际油气储运服务基地
推进油气储运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打造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油品储备、中转、保税油交割基地的契机,加快制定出台油气管网专项规划,加快黄泽山等重点油气储运项目建设,建立以政府和国资为主导、社会参与的油气管网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同时辐射舟山及周边油气储运企业协同发展。加快六横等LNG接收站项目建设,打造海上LNG登陆中心。
推动油气储备体制机制改革。吸引石油富集国、大型贸易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储油,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国家石油储备轮换机制,积极争取商业代储支持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战略储备。研究布局原油、成品油混兑调和基地,引进国内外知名贸易商与仓储企业合作开展油品混兑业务。
建立油气储运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和政府实现智能化、便捷化的油气储运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完整的服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
重点工程V 打造国际油气交易服务中心
1.提升油气产业链交易服务能级。在推进世界油商大会、世界舟山人大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顺利举办的基础上,加快浙石化二期炼化项目、中石化六横LNG项目、浙能六横LNG项目、黄小双开发项目、册子岛二期原油码头开放等全市重点油气项目开工,招引全球知名燃料油供应企业和贸易企业形成油品贸易企业集聚的“总部经济”,加快搭建油品内外贸分销网络,推进液化天然气(LNG)接收中心建设,积极拓展国产低硫燃料油市场。
2.发布全球油品质量检测舟山指数。在打造全球油品质量检测的舟山标准的基础上,定期发布全球油品质量检测报告,形成全球油品质量检测的舟山指数,最终推动全球绿色石油的改革创新发展。
3.创建石化设备中试服务基地。加快发展石化生产性服务业,以岱山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主动承接绿色石化基地相关服务,集聚设备安装、运保、检查维修等技术服务企业和技术进口、设备进口等服务贸易企业,积极探索石化设备中试服务基地建设,促进油气交易。
重点工程VI 打造国际油气储运服务基地
1.油气储运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项目支持: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工程二期、黄泽山 500 万方国储地下水封洞库项目、光汇石油舟山储运基地、中奥油品储运扩 建、盛达船用燃料油中转加注基地、华泰东白莲岛油品储运工程、西白莲商业油品储备库建设项目、中化兴中六期扩建项 目、浙能六横 LNG 接收站、中石化六横 LNG 接收站、浙江舟山液化天然 气(LNG)接收及加注站二期。
2.离岛片区大型油品储运基地。深化衢山岛及鼠浪湖岛、黄泽山岛、双子山岛、小衢山岛等岛群,沿岸港口深水岸线资源整合,集中布局大型专业化原油及燃料油接卸码头,重点发展铁矿石中转运输和原油、成品油储运,兼顾铁矿石、液体化工品运输,打造浙江自贸区离岛片区大型油品储运基地。
3.建立油气储运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和政府实现智能化、便捷化的油气储运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完整的服务,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数字化交易场所,加快打造油气价格指数体系,提升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价格影响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