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浦江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依托浦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马镇中心卫生院和檀溪镇中心卫生院设置符合“三区两通道”标准的后备隔离病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儿童、妇产、心理危机干预等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健全120急救体系,配备配齐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移动车载CT等必要设施设备。加强中西医协同。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西医协作机制。2022年年底前,实现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县域全覆盖,政府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全覆盖。

  8、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制定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和应急预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推进疾控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应急物资配备能力现代化建设。到2023年,建立以县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为核心,以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储备为支撑,以医疗卫生机构实物储备、社会捐助捐赠和家庭储备为补充,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9、完善公共卫生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机制。

  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维护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等重点部位防控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妨害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哄抬物价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院感防控执法检查。加强部门联动执法,完善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信用监管等方式,推动“双随机”监管,健全完善生物安全、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全覆盖的监督执法机制。

  加强对涉疫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问题的研究,妥善审理执行相关案件。加强疫情防控法律服务,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法律问题开展以案释法,推动法律服务热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网络平台融合,依法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医患纠纷、劳动纠纷等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强化支撑,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全力推进“医学高地”建设,强化“外引内联”,整合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深化县域医共体网格化布局管理,加快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1、强化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

  推动县级重点学科、专科和专病中心发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县域诊疗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的诊治流程,提高各诊疗中心的救治能力和辐射范围。

  县级公立医院进一步明确技术定位,打造学科发展高地。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科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和激励机制,支持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十四五”时期要建成浙江省县级医学龙头学科2个,建成在浙中部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科诊疗中心2个。

  深化与省级医院合作,推进县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县中医院与浙江省中医院的合作,提升县级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县人民医院在重点培育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基础上,建立泌尿外科、感染科、普外肝胆外科、神经内科等诊疗中心;县中医院继续重点完成中医肿瘤科、中医妇科等中医民族医特色专科建设,积极发展中医康复、针灸推拿、中医肾病、中医皮肤美容等中医特色诊疗中心。

  2、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推动医疗健康服务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夯实健康浦江建设基层基础,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医共体牵头医院达到县级强院建设标准,医共体成员单位普遍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能力,到2022年,基层就诊率要达到65%以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

  加强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围绕培育“一院一品”目标,分层次提升服务能力,中心镇和服务人口较多、地域较广的乡镇(街道)所在地成员单位,通过基层专科共建、名医工作室创建、专科联盟渗透组建等途径,逐步完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中医科等一级诊疗科目,开展相应住院服务和适宜手术,扶持实力较强的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

  3、全面提升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统筹推进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求,优化我县医疗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统筹兼顾,推进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划化培训、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继续医学教育、进修、学历教育等终身学习制度。建立医疗人才评价指导体系,完善各类医疗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对从事临床工作等实践型专业技术人才,淡化论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对从事科研工作等研究型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创新能力,鼓励潜心研究,稳步促进医疗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提升。

  实施医疗卫生招才引智和人才培养奖励计划。鼓励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医学院校,加大对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放射医学)、麻醉学、儿科学、眼科学、中医学、预防医学、精神卫生等紧缺专业培养补助力度,推进卫生人才队伍本地化。对引进学科带头人、名医(名中医)等高端人才、医学类紧缺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实施补助。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奖励,包括科研(课题项目)成果奖励、科技进步人才奖励、技能突出人才奖励、重点学科建设补助等。以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人才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浙大一院专家团队工作站等平台,大力培养卫生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医坛新秀,使我县卫生行业高层次人才队伍数量不断壮大,质量明显提升。

  积极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建议设立卫生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于重点学科建设、优秀人才奖励和骨干人才外派培训。依托浙一医院和省中医院的资源,积极争取开设高端、重点学科论坛和学术研讨会,提升高级人才培训质量效益。大力推进“浦才回归”工作,发挥人才联络站功能,推动外派骨干青年人才脱产进修培训。深入推进医共体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医共体内部人员“柔性流动”,择优上岗。根据公共卫生事业中长期发展需要,重点加强对疾病防控、精神卫生、职业卫生、城乡急救、卫生监督等部门所需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能力建设。开展面向医共体的5年制本科、3年制大专的临床医学、中医学等紧缺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工作。以“5+3”和“3+2”形式培养全科医生和助理全科医生,补强基层卫生人才短板。

  加强职业化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卫生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管理技能、综合素质等要求,建立和完善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加强卫生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培训、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卫生管理人员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全面提升卫生管理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探索医共体牵头医院优秀人员参与成员单位负责人竞聘,推进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管理人才双向交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3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