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五个生活性服务业,扩大覆盖居民全生命期的品质生活服务供给。
1. 商业服务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00亿元,努力实现商业经济繁荣繁华,成为兼具历史人文和现代时尚的浙北中心城市。
主要举措:围绕扩大内需、适应消费方式转变要求,加快内外市场、城乡区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着力优化商业布局、提升商业品质、强化特色打造,促进商业经济繁荣发展。
优化商业体系布局。打造少年路—中山路、高铁南站核心区等一批高端品牌商圈,优化月河、戴梦得等一批特色商圈,做精“南湖天地”品牌,打造集国际交流、时尚消费、文化体验、红色教育、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顶级商业新地标。推进少年路高品质步行街改造提升,加快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活化、业态品牌更新和主题特色打造,积极争创国家级高品质步行街。推动嘉兴高铁南站核心区商业中心建设,打造浙北地区枢纽型高端特色商业中心。
提升商业服务品质。推动重点商业中心加快品质升级,淘汰一批低效落后的业态模式,鼓励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特色潮牌和网红品牌,建设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和旗舰店,积极引进科技体验、艺术体验、亲子互动、电竞赛事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商圈购物环境,推动重点商业载体优化外立面设计,改善商圈周边交通组织和停车体系。
2. 休闲旅游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4个,努力打造成为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全国红色旅游标杆城市、国际运河古镇旅游目的地。
主要举措:依托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把握疫情后境内游新机遇,加强“红船启梦,心游嘉兴”旅游整体品牌塑造,促进旅游业品质化、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加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重点发展红色经典游、古镇休闲游、运河文化游、滨海观潮游、乡村度假游等类型文旅产品,面向全龄段需求发展各类新兴旅游产品。促进文化、消费、旅游等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培育“互联网+文旅”新业态。围绕运河和古镇等高能级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彰显嘉兴特色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强化嘉兴旅游品牌整体塑造。以省大运河诗路和钱塘江诗路建设为引领,深化全市域旅游资源整体联动。加强文化节庆活动宣传推介,提升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江南网船会、钱江(海宁)观潮节、乌镇戏剧节、南北湖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影响力。加强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智慧化升级,打通嘉兴智慧文旅综合管控平台,提升景区信息平台综合运行能力。到2025年,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县(区)实现全覆盖。
创新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积极引入掌握高价值文旅IP和具备较强开发运营能力的市场主体,支持有条件的文旅开发主体上市。加快理顺部分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瓶颈,推动老景点焕发新活力。加强对优质旅游资源的系统梳理、深度策划、统筹开发。加强旅游业从业人员培训和管理,针对导游、产品营销、旅游管理等领域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素养。
专栏2:“十四五”嘉兴市休闲旅游业发展重点方向
红色经典游。以南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系统谋划南湖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一大代表登临处等核心资源开发,定制化打造红色旅游观光产品。持续完善展示内容,将“红船精神”融入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打造融体验、观赏、教育于一体的高品质红色旅游品牌。
古镇休闲游。依托古镇资源优势,支持各大古镇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特色化错位发展,推动文化体验、时尚消费、科技孵化等服务在古镇落地生根,与古镇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乌镇—濮院—盐官三大古镇联动,打造世界级的江南水乡古镇休闲旅游品牌。
运河文化游。依托大运河诗路建设,统筹谋划运河沿线景观改造,加快推动长虹桥、月芦文杉片区和陡门集镇等市本级段三大节点改造项目。打通运河沿线景点,环通水陆两路,开发水上旅游,推广“船游嘉兴”特色项目。
滨海观光游。围绕钱塘江,通过百里钱塘生态长廊串联杭州湾跨海大桥、九龙山度假区、南北湖未来城、海盐杭州湾融创文旅城、绮园景区、盐官景区、中国皮革城等景区,丰富以滨海观光为主体的旅游产品。
乡村度假游。探索乡村旅游创新模式,培育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乡村旅居业,提升休闲度假比重。以“一村一品”为特色,推动“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培育一批集乡村美食、田园民宿、农事体验、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集散地。
3. 文化服务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培育省级以上重点文化产业园区2个,着力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
主要举措:依托“禾城文化复兴行动”,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推陈出新、提质增效,不断壮大文化消费市场,持续增强嘉兴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有效扩大体验性文化消费。加大戏剧、演艺、音乐等体验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引进和开发优质演艺产品,形成一批大型精品文化演艺项目,推动演艺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乌镇戏剧节、西塘汉服文化周、海宁潮音乐节、南湖合唱节、南湖创意文化节、海盐开酿文化旅游节等的国际影响力,常态化开展传统戏曲演出季(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等活动。
培育数字文化新兴业态。加快推动数字创意、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发展,促进形成“嘉兴IP+文化创意+新消费”的全景新模式。依托海宁影视产业园区、嘉善影视综艺产业园等载体,扩大影视产业发展规模,鼓励生产更多以嘉兴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推动短视频等影视新形态健康发展,支持短视频平台企业和内容制作、营销策划、数据分析等团队发展,增强短视频与产业垂直领域融合互动。
加强特色文化资源传承开发。弘扬红色文化,建设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把嘉兴打造成为学习弘扬革命精神和全国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开发利用,支持非遗项目与市场主体对接合作,积极引进国家级大师,引入市场化开发机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鼓励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探索组建文旅集团,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
4. 健康服务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覆盖全生命期、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建成“健康中国样板地”。
主要举措:以推进健康嘉兴建设为导向,丰富高品质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健康服务业态模式,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