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嘉兴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

  嘉兴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时期,是我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据《嘉兴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编制《嘉兴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突出市域统筹、上下联运,建设“红船魂、国际范、运河情、江南韵、活力劲”嘉兴气质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打造世界级诗画江南。

  一、“十三五”美丽乡村发展回顾

  截至2020年,全市已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29条,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2个、示范镇36个、3A级景区村庄62个、特色精品村117个,南湖区联丰村等3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海宁市丁桥镇新仓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成绩

  1.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开展顶层设计,先谋划后建设前端引领到位。先后研究制定《嘉兴市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关于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市目标任务。引导各县(市、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及相关工作,整合、贯通、优化各精品线、示范镇、精品村、景区村庄之间的关系衔接。编制并实时更新《2016-2020年嘉兴市域美丽乡村建设总体布局图》,突出全域“一张图”管理。

  注重设计质量,广泛邀请专业团队精心参与。研究制定《美丽乡村“十宜十忌”建设导则》,整体把控美丽乡村设计质量。广泛邀请中国美院、土人设计、乡伴文旅等国内一流设计机构参与我市美丽乡村精品线与美丽乡村居民点的详细设计工作,吸取前沿设计理念保障建设质量。定期组织召开美丽乡村设计方案竞争性评审会,加强设计方案交流,通过评比打分树立典型,引起地方重视。

  挖掘地方特色,重视人文主题提炼与品牌塑造。制定《美丽乡村与农村党建深度融合项目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嘉兴市党建引领特色。注重内涵提炼,强化乡村特色主题策划,基本形成“一地一品牌、一线一主题、一村一定位”。完成26个历史文化村落一般村建设任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2.示范创建初步出彩

  突出示范引领,有侧重的打造一批精品样板。成功创建117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既展现“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江南水乡新风貌,又为村级集体经济和共同富裕带来活力。重视精品村的示范引领效应,成功打造一批特色村庄并获得“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引导市、县、镇多级资金预算适当向特色精品村倾斜,助力全市美丽乡村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为建设美丽浙江提供嘉兴样板。

  串点连线提升,有针对的鼓励多点抱团发展。制定精品线“十有十无”20项评价指标,引导特色精品线建设方向。引导各县(市、区)对原有精品线线路资源重组与修编完善,期末共建成29条美丽乡村精品线。重视整体建设进度。坚持半年一次现场推进会的形式,检验建设效果,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成为展示嘉兴乡村的重要窗口。

  美丽经济转换,有意识的带动农文体旅融合。鼓励和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农家乐、民宿开发,充分结合本地文化策划主题,让乡村文化旅游焕发新活力,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深化“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模式,结合农业经济开发区,实现粮食、蔬菜、水果、水产等全产业链建设,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创新三产融合模式。以产业招商为载体,以特色项目(如棒球基地)引爆特色文旅发展,用特色产业引领时尚生活。

  3.全域秀美逐步呈现

  探索全域统筹,不断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研究制定《农村环境全域秀美三色管理办法》《嘉兴市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工作要求》,把行政村人居环境分为红色问题村、黄色提升村、绿色秀美村挂图作战,进行动态管理;提出“7项21条”普适标准对全市农村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创新采用“问题”专题片曝光加“一月两次”进度督查暗访通报的巡查方案,夯实乡村人居环境基础。

  倡导普惠均等,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品质提升。制定下发《嘉兴市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厕所管理服务大提升行动方案》,推动农村公厕建设改造与管理服务提升,从“扩展功能”“彰显特色”“提升配套”“强化管理”四个方面出发,高标准建设完成省级星级农村公厕100座。出台《嘉兴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验收标准》《嘉兴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完善“户分、村收、有效处理”的治理体系,努力构建具有嘉兴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生活污水治理新格局,不断推动公共服务协同优质。

  提升乡风文明,党群联动丰富百姓精神文化。征集好家风好家训5万余条,挖掘《德星堂家订》许伟平、“半爿草堂”高尔兴以及茅盾、丰子恺等典型人物与望族先贤,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样式范本”;建设农村文化礼堂679个,开展教育教化、乡风乡愁、文化文艺等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

  4.管理制度逐步成熟

  优化管理流程,规范申报考评以及制度标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有章可循,建设标准有规可依,工作质量与资金补助挂钩,制定《嘉兴市本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市本级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工作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一线两村的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采用“一查三评”的公开考核机制,通过规划比评,建设成果比拼,推进美丽乡村高水准规划、高质量建设。

  加强社会关注,吸引多方重视丰富场景应用。开展“在嘉乡•韵四季”“嘉田乡村生活季”等大型游乡村活动,全方位打造美丽乡村产品;在“嘉兴三农”公众号等平台开展“游美丽乡村、品农家小吃”系列日常宣传,通过邀请网红主播在线直播、电视台播放相关节目等方式不间断推介美丽乡村成绩;策划为建党百年献礼活动,举办全市美丽乡村音乐节,持续引爆美丽乡村关注度。

  探索前沿手段,鼓励因地制宜优化运作模式。鼓励和支持农民众筹资金(如博儒桥村筹资共建)、引入社会资本(如油车港镇银杏天鹅湖项目)、联合工商资本(如平湖市级平台融资)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引导和激励(如股权+积分受益分配、星级家庭评比)广大村民群众参与村庄自治,探索“村+公司” “镇+公司”合作的方式,构建农民自治、政府监管、市场化运营的长效管理模式。

  (二)存在问题

  1.特色挖掘有待深入。美丽乡村特色样板示范作用不够凸显,在旅游休闲、人气和关注度等方面难以跻身长三角区域第一梯队。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差异未能充分挖掘,业态发展过分放大“休闲观光功能”,缺乏创意活动策划和文化特色融入。

  2.要素保障有待巩固。受土地要素制约,交通、接待、厕所等基础设施与旅游景区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导览图、项目介绍等标志标识的设置还不够规范,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面上管理不平衡,部分景区村庄公共停车矛盾比较突出。

  3.长效维护有待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后期的运营、管理、维护机制需进一步深化,后期管护资金压力较大。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在日常保洁、绿化管养等长效管护上,还缺乏专业运维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有效手段。

  二、“十四五”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打造全国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地、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为统领,以“生态更优良、乡村更秀美、产业更兴旺、文化更兴盛、治理更有效、生活更美好”为基本要求,以“标准化提升、品牌化经营、数字化融合”为路径,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抓手,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动浙北平原江南水乡“美丽金花”全面绽放。

  (二)目标定位

  围绕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复兴升级版农耕文明,打造世界级诗画江南,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的总体目标,高质量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塑造“禾兴六韵,十图百景”空间格局,持续深化“江南小乌镇,田园新生活”品牌推广,使美丽乡村成为展示嘉兴的重要窗口。到2025年,“十图、百景、千村”格局基本形成,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跻身长三角第一梯队,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打造嘉兴样板、提供嘉兴经验。

  表1 嘉兴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 具体目标 指标
性质
2023 2025
1 省级美丽乡村标杆县 0个 3个 5个 约束性
2 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 36个 45个 50个 预期性
3 十图 世界级诗画江南典范片区 0个 10个以上 约束性
4 共同富裕示范带 0条 10条以上 约束性
5 美丽经济转化区 0片 10片以上 预期性
6 百景 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117个 240个 280个 约束性
7 历史文化传统村落 13个 100个 200个 约束性
8 未来乡村 0个 50个 100个 约束性
9 千村 新时代美丽乡村总数 基本实现保留点全覆盖 预期性
10 美丽乡村精品线 29条 37条 50条 约束性
11 打通跨省市美丽乡村精品线 0条 1处 3处 预期性
12 打通跨市县美丽乡村精品线 0条 3处 5处 约束性
13 精品线一镇一主题 80% 90% 约束性
14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率 100% 约束性
15 优美庭院比例 35% 45% 50% 预期性
16 美丽田园示范区 0个 20个 30个 预期性

  (注:约束性指标为相关部门通过任务下达,督促各实施主体必须完成并达到的目标。预期性指标为市级部门结合全市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采取一定措施鼓励并引导期望达成的目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5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