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流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依托港口优势,集聚长三角物流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资源,加快形成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港口互通、海河互联。到2025年,全市铁路及轨道总里程达到484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21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978公里,内河千吨级航道里程达到280公里,海河联运内河港泊位达到93个,新建冷链物流骨干基地1个、冷链物流园区3个。
3.物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物流发展新业态,推动物流业发展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速推广无人机、无人仓、物流机器人等智能化设施设备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快递业“两进一出”工程,优化邮政快递服务质量,推动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提升城乡配送服务水平,合理规划城市货运通道,研究制定绿色通道政策,鼓励集约化配送模式,加强建设城市配送智慧管控体系。持续深化园区绿色发展,鼓励园区探索使用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到2025年,基本形成“四港”高效联动的发展格局,海河联运集装箱量超过60万TEU,全市邮政业务总量达到329.7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19.3亿件。
4.物流安全保障进一步凸显。应急物流集疏运体系基本建成,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布局进一步完善,全市应急物流调配能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市级首批救灾物资运抵时间达到4小时内,县(市、区)首批救灾物资运抵时间达到2小时内;建立物流安全智控体系,提升物流安全智慧化管控水平,到2025年,实现港口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控覆盖率达到100%,冷链物流全流程追溯系统覆盖率达到80%。
“十四五”物流业发展主要指标表
类别 指标 2020年 2025年目标
物流综合实力 物流业增加值(亿元) 155.5 200
全市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384.9 500
嘉兴港货物吞吐总量(万吨) 11715 15000
嘉兴内河港吞吐量(亿吨) 1.3 1.5
嘉兴内河港集装箱吞吐量(万TEU) 30.9 50
4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数(家) 5 10
物流基础设施 铁路及轨道总里程(km) 177 484
高速公路里程(km) 418.5 521.4
内河千吨级航道里程(km) 125 280
海河联运内河港泊位(个) 50 93
冷链物流骨干基地(库容≥25万m³) - 1
冷链物流园区(库容≥8万m³) - 3
物流服务水平 海河联运水水中转量(万吨) 2575 4000
海河联运水陆水中转量(万吨) 4200 6000
海河联运集装箱量(万TEU) 22.4 60
邮政业务总量(亿元) 204 329.7
快递业务量(亿件) 9.6 19.3
物流安全保障 冷链物流全流程追溯系统覆盖率(%) 50 80
内河主要港口(区)应急到达时间(分钟) 45 30
市级首批救灾物资运抵时间(小时) ≤12 ≤4
县(市、区)级首批救灾物资运抵时间(小时) ≤12 ≤2
三、主要任务
(一)聚焦布局优化,形成“一核两圈四港”发展格局
1.打造物流高质量发展示核心引领区。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为契机,推进高端物流集聚区、嘉兴航空联运中心、嘉兴铁路物流基地等功能区域建设,形成物流功能突出、存量资源基础较好、运营业务协同、设施平台衔接的核心引领区。聚焦高端物流集聚区建设,结合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与嘉兴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打造供应链物流、快递物流、科技物流、冷链物流、区域配送等产业,全面实施通关服务、货代管理、多式联运等领域的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与物流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优质企业、项目引入与集聚,打造高端物流产业集聚地。聚焦铁路物流功能区建设,以铁路货运为中心,以公路、水路货运为依托,以铁公水联运为优势,重点打造仓储配送、物流增值、海关监管等功能,发展大宗物资、农产品配送等业态,以办理集装箱、散堆装和零散快件货物等品类为主,快速形成现代化的铁路货运枢纽。聚焦航空联运功能区建设,加快嘉兴机场建设,支持嘉兴航空联运中心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快递物流、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等业态,推动建设全球性航空货运及跨境电商物流枢纽,打造长三角区域的货运干线机场。聚焦商务服务功能区建设,加快发展物流总部、物流咨询、物流金融等业态,引进培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金融、会计、法律、设计咨询、人才教育培训、创业孵化等各类专业服务企业,形成高端物流服务业态集聚地。聚焦综合配套功能区建设,重点构建集商务办公、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会议、会展等为一体的综合配套功能,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服务完善的生活休闲环境。
2.构筑两大物流循环圈。立足长三角一体化、虹桥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市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要,发挥嘉兴在区位、交通、产业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整合海、河、铁、公、空、信息等物流通道资源,构筑两大物流循环圈,支撑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打造协同联动的市域一体物流循环圈,构建中心城区至各县市快速公路半小时通达的现代公路网络体系,加强中心城区产业平台与县(市、区)之间产业平台之间的快速连接,为区域交流合作和产业发展提供快捷的物流通道。加强乍浦港、独山港、海盐港的协作和分工,减轻港口业务“同质化”程度,发挥各个港口的比较优势,实现港口协调发展,提高三地港口的整体竞争力。统筹推进嘉兴内河港千吨级码头建设,协调嘉兴港与嘉兴内河港多个千吨级内河码头联动发展,构建市域“海河一体”的物流循环体系。围绕打造互联互通的长三角物流循环圈,强化高速公路衔接覆盖,加快对沪杭、苏嘉等拥堵段的扩容改造,实现“三纵三横”主骨架全面贯通;加强综合路网衔接,进一步提高普通国省道通达覆盖面,加快建成“五横五纵一连”普通国省道网络,实现普通国省道总里程翻番;依托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建设,构建“内畅外联”长三角公路货运物流循环体系。立足嘉兴浙北高等级航道网,有效沟通钱塘江、杭甬运河、苏南高等级航道、长江、黄浦江等水系,打通以嘉兴为核心、全面辐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长三角地区及长江经济带沿线的五大对外辐射通道;加快推进嘉兴机场建设,积极承接上海浦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杭州萧山机场等航空货邮业务,完善嘉兴机场与周边机场群的协作机制,构建“协作互补”的国内航空物流循环体系。
3.打造“四港”协同发展新格局。以国内一流港口建设为立足点,智慧物流港口建设为着力点,以空港物流建设为切入点,以陆港货运枢纽建设为结合点,加快构筑体制顺通、标准互通、设施联通、信息汇通、物流畅通的“四港”联动新格局。围绕打造以海河联运为特色的国内一流强港,加快建设一批万吨级泊位码头集群,实现嘉兴港三大港区均具备规模化海河联运能力,奠定嘉兴海河联运枢纽在长三角的核心地位。立足前海后河的独特优势,深化海港与内河港之间高效协同,全面完成杭申线、乍嘉苏线等骨干航道,形成五大海河联运辐射通道 。围绕打造空港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嘉兴航空货运枢纽中心,提升航空物流服务功能。继续“引大”“引强”,加快与社会资本合作,大力拓展航空货运业务,谋划建设国际快递物流园区。围绕打造陆港货运枢纽,加快推动铁路货场搬迁扩能改建及嘉兴铁路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物流平台,形成现代化铁路货运枢纽;积极争取加入“义新欧”物流联盟,加快建立与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沿途口岸海关常态化联系配合机制。围绕打造信息港物流服务平台,加大海事、海关、检验检疫、口岸服务单位等信息整合数据整合力度,建立简便实用的港口货运信息系统。通过服务平台及时对外发布政策、航线及航道、码头、船舶、船闸、集卡、货物、配载等信息,实现“航道、码头、船舶、货物”四位一体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的信息透明度,促进企业“弃路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