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多元化休闲体育产业。丰富运动康养产品,依托天童禅宗文化打造集养生体验、养生教育于一体的禅意小镇;依托横溪大梅山、东吴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等优越的自然山水资源,开发以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的生态养生类产品;依托鄞州中医药种植基地,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开发集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医养结合型特色小镇。着力培育运动休闲产业,继续推进和完善“古道+绿道+水道”三道融合发展形式,开发骑行、步行、舟行、车行“四行”大众运动休闲产品;加快打造位于东钱湖景区和云龙镇的水上运动发展区,重点推进水上运动、环湖运动、龙舟训练等健身运动休闲项目;依托城区体育设施配套资源集聚优势,加快布局现代街区运动休闲发展中心,重点推进欢乐海岸生态体育公园、钱湖北路商业体健康圈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品牌赛事,做好“时尚体育消费”文章,引进航空运动、汽摩运动、水上运动等新兴运动模式。
增强优质居民服务供给。以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和生活质量为导向,大力发展家政服务、母婴照护、幼儿托育、社区照料、病患陪护等基本服务。推进家政服务规范化、职业化建设,以“81890”为基础,探索建立家庭服务云平台,持续推进家政服务于智慧社区、养老育托等融合发展。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打造多元化、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六、实施重点工程,谋划建设一批产业项目
(一)平台载体提升工程
1.打造高能级服务业重点平台。提档升级国际化交流平台,深化中东欧经贸合作平台,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综合试验区、中东欧国家商品展销中心建设,探索设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商务合作中心。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深化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宁波城南智创大走廊等建设,积极创建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鄞州分园、省级微电子创新产业园、省级软件信息产业园,谋划建设综合保税区,争取自贸区赋权扩区覆盖鄞州。提升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平台型龙头企业发展,拓展金融服务、跨境电商、成交撮合等领域。支持发展制造服务众联平台,引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搭建集原料采购、生产制造、设计研发、产品展示、市场交易、金融服务、综合运营为一体的“众联体”平台。
专栏1:现代服务业重点平台提升专项
1.鄞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依托鄞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基础,大力引进数字经济上下游企业,将智能传感互联、人机交互及大数据处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于装备和产品的智能终端,打造地标性数字经济产业培育和集聚平台。
2.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聚合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资源,继续引培集成电路细分领域设计龙头企业,打造集成电路设计高端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全面构建企业多维生态运营平台,力争成为引领全国乃至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
3.鄞州软件园。南部商务片区重点发展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工业物联网、共享经济平台、工业信息安全平台等软件产业,聚集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研发、平台运营、应用推广企业。东部新城片区重点承接宁波软件园的溢出产业,集聚发展智能感知、传感技术与芯片、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智能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终端和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4.e创意产业园。以和丰创意广场为主体,以“产业设计+创意”为主题,打造设计创意产业、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围绕“集盒”产业园、众创梦工厂等载体建设,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打造“互联网+创意”为主题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形成新业态集聚片区;以艺术公园为中心,结合K11时尚休闲体验中心、创意LOFT产业楼宇等载体建设,打造以“艺术、人文、自然”为主题的时尚创意休闲体验片区。
5.宁波保险科技产业园。依托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以保险产品与技术创新孵化、大数据中心和共性技术平台服务、生态联盟搭建等功能定位,着力打造以互联网保险、保险产品与技术创新孵化器、共性技术平台、大数据中心等为特色的保险科技产业生态基地。
6.宁波国家广告产业园。大力发展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媒体发布,加快发展影视制作、新媒体、互联网广告等,努力引进一批知名广告传媒企业,扩大平台服务范围,深化平台服务内容,打造宁波广告门户。
7.宁波南部商务区。以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为统领,全面提升现代商贸、广告文创、金融服务、高端商务发展水平,形成“4+3”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园区三期、四期项目建设进度,强化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南部商务区服务品牌。
8.宁波国际航运中心。依托宁波国际航运中心、环球航运广场、航运纪甬创谷建设,打造东部新城港航服务总部基地。进一步完善提升国际航运和物流业服务水平,大力招引全球优质航运物流总部企业入驻,加快高端航运服务发展,打造高端航运服务共享平台。
2.加快双创载体提升发展。发挥政府、市场、企业合力,依托“一廊多极”创新布局,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以宁波南部青创中心为引擎,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科技孵化器、加速器,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复合型的众创空间。优化众创空间发展,提高孵化器建设质量,畅通加速器与孵化器、产业园区等之间的对接渠道,形成稳定的“孵化+生产基地”联动机制。统筹全区双创资源,实现优质双创服务资源在全链条内的融通与优化配置,促进各平台孵育水平提升。
专栏2:双创载体提升专项
1.宁波城南智创大走廊。加快推动宁波城南智创大走廊与甬江科创大走廊“两廊融合”,加速集聚一批海外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和高端项目,形成两廊联动的乘数效应。深化产业、项目、平台、资源、空间等领域的整合对接,加快公共实验室、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创新活力街区等配套落地,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功能。
2.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通过合作共建、借梯搭建、联盟创建等方式,鼓励骨干企业、高校院所聚焦行业细分领域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依托互联网建设开放式、协同式创新创业平台。统筹整合双创资源,搭建创业孵化、技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在全链条内的加速融通和优化配置。推进孵化加速,发挥国家级孵化器的引领带动效应,引导龙头企业、高新企业创建产业链孵化器。
3.南部青创中心。坚持把宁波南部青创中心作为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的突破点、主阵地,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流动通道,加快把“高密度”的创新资源转化“高能级”的创新动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业者—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的帮扶机制。
4.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鄞州区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航空航天设备、智慧海洋、云制造等军工产业化项目在鄞州布局,积极发展智能光电、集成电路、通用航空等优势产业,鼓励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等优质民企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