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升楼宇经济发展能级。加快高品质楼宇建设,提升特色楼宇发展水平,强化楼宇建设与业态的匹配,支持建设建筑形态极具艺术性的高端商务楼宇,努力打造鄞州区城市新地标。引进一批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规模较大的楼宇开发、运营管理企业及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重点关注和引进创业公社、共享办公领域独角兽企业等国内知名新兴创新创业平台,激发楼宇运营创新活力,推行楼宇招商、管理、经营、产业生态打造等企业化运作。支持楼宇业主或运营服务企业对老旧楼宇的内外基础设施、智能化设施、生活便利化等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扩容,提升老旧楼宇的品质。提升楼宇经济的智慧管理能力,打造集数据监测、楼宇整规、楼宇招商、政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提升楼宇经济监测分析水平。
专栏3:楼宇经济提升专项
1.加快建设高品质商务楼宇。加快推进城市之光、宁波中心大厦、曼哈顿大厦、卓安大厦、广融大厦、美锦大厦等一批甲级写字楼的建设投用,营造良好的商务商业环境,为发展服务经济提供有效载体。
2.着力培育特色楼宇。依托区内的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特色,大力发展和培育特色化楼宇经济,形成梯次发展格局。进一步做优做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中基大厦、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环球航运广场、波特曼大厦、和丰创意广场等特色楼宇,新培育一批金融服务、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软件信息等领域的特色楼宇。
3.强化重点楼宇招商选商。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国际贸易、金融保险等优势产业,以及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科技研发、创意设计等高附加值的新型服务业。择优招引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央企国企、民营企业500强,注重引入行业龙头、特色品牌、新兴成长型企业等投资主体。
(二)总部经济集聚工程
1.打造特色总部经济集聚区。坚持总部企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打造南部新城、东部新城、东钱湖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形成总部资源、总部功能高度集聚的发展格局。以南部商务区高端楼宇为载体,加快集聚企业国际贸易、科技创意、服务外包、广告传媒等总部企业,打造成为长三角最具活力的高端商务经济集聚区之一。以东部新城都市经济建设为契机,大力引进和培育智慧物流、金融、结算中心、智慧医疗、教育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总部企业,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金融商务区。规划发展东钱湖总部经济集聚区,重点集聚商贸会展、科技合作、技术贸易以及其他新业态的总部企业,再造一个高端总部经济集聚区。
2.提升总部经济的引领效力。深化总部引育、资源配置、转型升级、集聚布局等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总部企业数量、产业质量和经济贡献持续提升。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大集团总部、第二总部落户鄞州。培育引进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总部、知名企业集团总部、新经济总部、研发型总部等于鄞州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一流总部企业,鼓励总部企业向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跃升,提升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
3.优化总部集聚生态环境。建立目标总部企业库,聚焦全球经济、产业和前沿技术动态,按照鄞州区域产业定位加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研究,紧盯重点企业投资意向,遴选一批目标总部企业,加强智能制造、现代金融、港航物流等总部企业招引。实施“分改子、子升总、总升级”提升工程,积极引导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嫁接市外优质资源在鄞州合资设立总部型法人机构。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针对落户鄞州的重点总部项目开展多角度全程跟踪服务,有机整合包括政府公共服务、法律、财税、工程、地产等各专业服务资源,打造“企业服务集成平台”,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三)数字经济培育工程
1.聚力数字产业化发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将数字产业化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持续壮大数字产业竞争力,积极发展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网络通信等基础产业,培育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兴产业。规划建好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e舟智慧产业园等平台,加强数字经济重大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以数据流动牵引资金、人才、技术、知识等要素的重新配置,建立跨地域科技资源的协作网络,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生态体系。
2.推动服务业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先进数字技术在服务领域的融合应用,全面引导服务业企业“上云用数赋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改造服务行业,推动研发设计、经营管理、商贸流通等核心业务环节向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在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全面应用,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推进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贸易等数字化转型。
专栏4:重点产业数字赋能专项
1.数字金融。依托鄞州区金融机构总部集聚优势,鼓励宁波银行、鄞州银行、通商银行、东海航运保险等法人主体成立金融科技公司,推动全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传统业务积累的大数据构建“用户画像”,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金融科技能力输出,为中小金融机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科技转型所需的解决方案和金融科技产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造无人银行、无人证券、无人保险服务站点,提升金融机构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数字贸易。重点扶持中基汇通、世贸通等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和特色产业园区,依托宁波航运交易所为华东地区中小企业打造“一站式”数字贸易服务平台,提升云服务、数字内容、软件外包等数字服务在服务贸易中占比。推动多形态跨境电商模式落地,推动利用亚马逊等头部电商平台自建垂直型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品牌和服务延伸到全球市场。推动商贸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以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线上线下一体为特征的新零售。
3.数字港航。依托东部新城航运服务集聚区,打造“1+3+N”港航产业链服务平台,促进实现港口、口岸、贸易、物流等综合性航运公共信息数据的开放共享。打造提升订舱、集装箱运输和通关三大功能平台,支持若干个垂直平台健全增值服务功能。依托宁波舟山港集团,打造“四港”联动智慧物流云平台,面向市场提供运输全过程物流解决方案。持续完善“海丝指数”产品和运营体系,打造全球知名航运、贸易指数发布中心。
4.数字文创。推动国家动漫基地升级,发展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动漫传播运营,大力推动应用游戏、功能性游戏的开发和产业化推广,打造品牌电竞赛事。加快发展数字艺术展示产业,开展数字图书馆、数字会展、数字博物馆等数字艺术展示转型升级。创新打造新媒体电商直播基地,建设综合直播平台、海量存储平台和多媒体发布平台,创新推出“短视频+电商”“自由视角+直播”等新媒体电商业态。
3.积极发展数字生活新服务。推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与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结合新技术和新制度的供给,打造智慧医院、数字校园、社区生活服务等一批数字化示范场景。发挥社会和市场活力,推进商业、文娱、体育、出行、旅游等民生服务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健康发展。加快城市公共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商圈平台、社区智慧物流网络、新能源设施终端等生活“新基建”。着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倡导各类公共服务“数字无障碍”,面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推进相关服务产品的适应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