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主要任务
聚焦数字引领、双向开放、融合发展、主体引育、集群发展等关键举措,打造全国服务经济高质量开放创新先行区,推动苏州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数字赋能引领转型升级。
着力聚焦创新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促进苏州数字经济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创新要素资源集聚,以苏州省级以上开发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基金作用,强化科技创新链条与各类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在引领技术基础研究、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上取得重点突破。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在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九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顶层规划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车间(工厂)诊断服务。鼓励传统IT企业向着数字时代的“数字发动机”转型,持续输出数字能力,助力苏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建设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平台,引导和鼓励持牌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在苏州实施金融科技创新。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文旅、健康、养老、商贸等领域,促进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发展体验式消费、个性需求定制服务等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生活、数字文娱、数字体育等新兴业态,积极发展在线医疗、在线旅游、在线交通、线上办公、直播电商等在线经济。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融合和协同创新,积极打造生活服务业线上平台,引导大型专业市场数字化改造。
专栏4:数字化引领行动
数字物流。深入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重点开展智慧物流城市、物流园区智慧化改造、网络货运平台示范、关键物流技术突破、智慧物流主体培育等五大工程建设,扶持“互联网+”平台型物流企业发展,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高供应链全程服务与一体化服务能力。
数字金融。以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等数字金融领域创新试点政策优势,加速集聚数字金融产业发展要素,深入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数字金融创新成果服务实体经济,全力打造数字金融产业创新集群。
数字文旅。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出版产业,重点建设文化IP公共资源分享、数字技术综合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对接平台类项目,打造视频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内容运营中心、未来直播间和潮酷网红打卡地,加快大运河文化带与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
数字贸易。围绕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电子信息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数字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一批具有较强集聚能力的数字服务贸易集聚区(园区),培育一批重点数字服务贸易企业。
(二)实施双向开放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提升苏州服务辐射能力。强化苏州服务业集聚与辐射功能,培育一批跨境、跨区域、辐射带动力强的细分服务业市场。推动总部经济发展,以国内大型企业集团、行业领军企业、高科技“独角兽”企业等为重点,加快引育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管理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促进本地总部企业发展,推进本地企业以苏州为基地建立全球性总部。依托苏宿工业园区、苏州南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等共建园区,发展“飞地经济”,进一步优化价值链空间布局,构建“点对点”服务转移通道。
积极对接主动融入上海。推动空间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的一体谋划,探索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积极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与优质产业项目溢出,推动嘉定、昆山、吴江等沪苏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支持昆山市、太仓市、相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加快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与上海科教资源嫁接融合,在科技成果转化贯通、重大科技平台共享等方面强化合作。
全面对接国家战略构建服务业开放新格局。放大苏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国家试点城市作用,积极争取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高水平开放格局,全面推进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提升“苏新”“苏德”“两岸”等开放平台功能。
(三)推进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打造“两业”融合标杆典型。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与运营管理、融资租赁、系统集成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探索“群对群”(制造业群和服务业群)融合发展模式。超前谋划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创新示范布局,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全球维修中心等服务创新集群建设,提升创新集群服务产业集群的精准度,打造一批“两业”融合标杆引领典型。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努力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示范平台。“十四五”时期,培育打造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20家。
加快推进服务业和农业融合发展。打造供销合作社现代农业成果展示中心、品牌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安全农产品推介展示平台,建设全产业链专家服务系统,打造智慧农村示范村。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做靓特色品牌,开发主题丰富、形式众多的乡村旅游产品,优化太湖休闲、田园采摘、民宿体验等精品线路。
加强服务业内部相互渗透融合。强化苏州服务细分行业交叉渗透,重点推动网络信息服务与传统服务业、科技服务与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与医疗卫生、文化与旅游、物流运输与邮政快递等领域互通融合发展,引导苏州传统特色文化、民俗风情注入旅游休闲、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等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内涵和附加值,促进服务业内部业态的关联度、渗透度和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