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普通国省道
围绕打造“县乡半小时”交通圈、构建“进出口、内循环”快速通道体系的总体要求,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促进屯休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新格局和通达性。休宁境内国道3条,分别是 G205、G237、G530,境内国道里程197.495公里;省道 10条,分别是 S103、S214、S222、S349、S476、S479、SF07、SF08、SF09和 SF10,境内省道里程 248 公里。“十三五”期间实施了黄山市歙县界牌岭至黟县渔亭公路改建工程兰渡至齐云山段、黄山市歙县界牌岭至黟县渔亭公路改建工程齐云山至休黟交界段、歙黟一级公路休宁上跨皖赣铁路立交桥工程、G205五里亭至桃林公路改建工程,G237五城集镇外环公路改建工程、G530海阳大桥东至东亭段改建工程等项目,累计投资12.2亿元。
(二) 农村公路建设成效卓越,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三五”期间,休宁县以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安保工程及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建设为重点,“十三五”期间休宁县农村公路完成了公路畅通工程585公里;扩面延伸工程104.09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54.91公里;危桥改造工程859.04延米,总投资为4.43亿元,全县农村公路路况水平和路网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所有行政村通四级及以上水泥(油)路,建制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
(三) 建设管养并重,路况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十三五”期间,休宁县完成养护资金约3997万元,完成了原现状X019五低路、X015兰樟路、溪冯路、源白路等公路养护工程项目,路况得到较大保障,但随着公路网规模日益扩大,尤其是高等级公路里程和公路交通量的持续增长,公路管养需求逐年增加。休宁县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管理养护办法,积极争取各类养护资金,落实资金使用和工程管理等事项。同时,严把设计、施工和验收关,科学合理地编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五年来,对全县除国省道新改建路段外70%以上的国省道路段进行了路面改善和大中修。农村公路以示范乡镇“品质示范路”为抓手,完善了管养运行机制,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实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保持了农村公路良好的技术状况。全县路况水平在全省的排名稳步提升。
(四) 综合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运输生产完成量持续攀升
1.昌景黄高铁自黄山北站引出,经休宁、黟县、祁门、景德镇、上饶等市县,终至南昌东站,线路长度289.8公里,休宁境内24.7公里,将于2023年建成通车。项目的建成拉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2.休宁县完善交通旅游服务,围绕旅游发展及在全市旅游空间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承接全市核心旅游板块的辐射,塑造齐云山旅游特色品牌,开发月潭湖旅游办法打造航道旅游,丰富中国休闲养生之都旅游产品业态,促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3.站场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休宁县新建1个游客换乘中心、1个农村客运站(溪口客运站,三级)和9个停靠点,100%乡镇已建成具有客运功能的综合运输服务站。
4.信息化取得一定的突破。完成了公交智能化工程(公交调度系统、公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ERP)、智能公交硬件设施及其它配套设施、场站监控、车载监控、企业网站和手机APP)并统一交通部门信息统计与调查机制,提升各部门间协调能力。
5.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目前休宁县城区内实际营运的公交线路共有5条,城区公交线网共计3条主线。部分线路在到达乡镇后延伸至人口密集型村庄以满足居民乘车需求。还根据县城相关群体及建制村、自然村等特殊要求开通了定制型公交和夜间班线,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方便群众出行,休宁县城乡客运公交线网已初具规模。
第五节 经验总结及存在不足
经过近几年交通建设,休宁县内外交通瓶颈得到有效突破,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皖浙赣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优势进一步凸显。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促进了休宁县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充分发挥,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休宁县交通供给能力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量需求、运输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资源要素条件与交通建设需求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交通综合服务能力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任有不小差距。随着全县社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交通运输生产在“十四五”期间需要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出口承载力偏小。
一级公路里程不足,难以保障区域发展。G205往黄山市方向临溪街至桃林段现状为二级公路,部分为三级公路;G530黟县叶村至休宁东亭段为原X021兰东路改建,现状老路为水泥路面,老路等级为三级公路,现状道路难以承载,路况水平下降较快。国道作为休宁县主要快速通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连接多个重要旅游资源,需要提升出入口通道通行效率。
县域省道整体通行状况、技术等级较低。
目前,多处省道由现状县道、乡道、村道直接调整编号,其中三级公路141.02公里;四级公路148.325公里,辐射能力不强,无法满足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必须着力补齐发展短板。
(三)乡镇循环路及景区公路标准偏低。
休宁县是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核心地带,通往景区“最后一公里”的公路标准低,大部分为三级及以下道路,旅游旺季造成承载力不能满足需求,车辆拥堵现象严重,旅客绕行及备选路线较少,难以适应休宁县全域旅游综合开发要求。
(四)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足,标准较低。
目前休宁县农村公路在建设、管理、养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整体由于农村公路大规模建设起步晚、规模大,农村公路总体发展仍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出行需求,在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养护等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公路等级不高,提级改造问题凸显:全县农村公路网平均技术水平仍然较低。截至2020年底,休宁县公路网中三级及以下公路所在比例为63.2%,整体公路网技术等级偏低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路运输服务水平,节假日期间,经常出现拥堵现象。随着新的国省道规划的实施,部分现有县道将提升为省道,技术等级也有所提升,使得县道欠缺问题尤为明显,目前乡道主要以四级公路为主,县乡道升级改造问题凸显。
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不完善:由于休宁县农村公路面积广、体量大,农村公路上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尤其是随着城乡公交和农村物流的发展,农村公路交通量逐渐增加,交通安全设施缺失问题逐渐暴露,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亟需对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进行完善。因此,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已成为农村公路建设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路政管理相对滞后:因现行法律法规授予路政执法机构的(治超)执法手段有限,对于违法行为只能警告、劝返、罚款、卸载或消除违法行为等。地方管理部门没有强制权,对在公路上从事超限运输等违法行为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制止。且农村公路具有分布广、线路长特点,加之路政管理人员普遍较少、经费装备严重不足,农村公路路政(治超)任务繁重,缺少必要手段,两者矛盾十分突出,以致农村公路的路政治超工作难以到位;对公路的巡查密度低,不能随时掌握路面动态和路产情况,难以对路产路权实施有效的监控与保护。
建设、养护资金供给需求矛盾突出:中央统筹、省级公路建设资金补助不满足建设需求,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乏,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普遍偏低,桥梁、安保设施投入不足,农村公路抗灾能力较弱;另外一些早期建成的县、乡道路面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都已达到大修养护年限。县级人民政府作为农村公路的责任主体,全额筹集日常养护资金和养护工程不足部分资金难度巨大。
(五)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待提高。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推进休宁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构建大交通格局、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休宁县目前“交通一体化”基础不完善,存在以下“短板”。
1.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各自为政的“二元化”格局尚未根本解决。农村道路客运市场主体“多、小、散、弱”,设备和设施陈旧,服务水平不高,难以为农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交服务。
2.道路条件制约公交的通达性,如道路等级较低、道路施工以及由于村庄分散导致的路网连通性差等问题。
3.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随着休宁县城区的不断外扩和周边乡镇与市区之间的出行客流不断增长,居民出行距离不断增长,由于没有换乘枢纽,乡镇线路直接延伸到老城区和主要客流集散点,不但增加了线路长度,也增加了道路交通压力。
4.城区主要公交线路的停靠站大都采用路边停靠方式,港湾式较少且较为简易。路边停靠方式不仅仅严重阻碍了道路交通的顺畅,还影响了公交车的行车效率和安全。
5.公路货运枢纽、公路快运和多式联运暂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