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临港装备产业发展(精准招商)
规划(2021-2025年)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大、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附加值高的特点,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和技术的总体实力标志。一般临港地区习惯将当地的装备制造业称为临港装备制造业,以此表示临港优势特点以及与内陆地区的区别,通常临港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大型石化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装备制造业。
为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根据国家、省、市“十四五”相关规划以及《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谋划未来五年我县临港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做大做强我县装备制造业,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所指的临港装备,是指装备制造业,考虑到象山的现实基础,重点领域主要包括风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海洋电子信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智能装备、化工装备、食品装备及其他等八个领域。
一、发展背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装备制造业已成为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国际国内重要经济体都在制定战略、研究措施、竞相发展。
从国际看,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城市都十分重视发展临港产业,尤其是临港装备制造业是全球港口城市发展的首选产业,许多重要的港口城市如美国纽约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等都具有发达的临港装备制造业。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制造业生态系统和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正在深度调整,加速全球产业转移。加快发展临港装备制造业,加强与先进国家合作,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可以全面提升我县临港产业的开放合作和整体发展水平。
从国内看,我国将深入实施海洋战略,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临港区域逐步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先后建设以临港产业为特色的专业园区,加快布局包括临港装备在内的临港产业。象山作为宁波发展海洋经济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在发展临港产业中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高标准建成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以临港产业为主导、装备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从省市看,浙江省将全面贯彻落实海洋强省战略,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发布《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再次将高端装备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领域,进一步把临港装备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宁波深入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海洋中心城市。象山应当以发展临港装备为引领,延伸临港产业链,补缺我市临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足。
从象山自身看,2019年省政府正式批复《浙江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象山作为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一体二湾多岛”总体布局中的主体区,叠加港口岸线、风能、土地资源等优势,迎来良好发展机遇。一是港口岸线优势更加凸显,全县拥有象山港和石浦港两大港区,是未来宁波舟山港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功能区块。2020年10月,东部战区正式复函省政府同意宁波舟山港象山港港区和石浦港区水陆域范围及航线等对外开放,极大提升了象山港口功能,将吸引更多临港产业来象投资,助推临港装备产业提质增效,带动象山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土地资源优势,工业二类、三类用地潜力较大,在全市范围内具有承载临港装备优质项目落地的空间优势。三是风能资源丰富,全县三面环海,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海岛、海岸线、近海海域,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较大。
二、现状问题
(一)发展现状
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全县装备制造业规上增加值由2016年的56.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1.5亿元,年均增长达到9.7%,增速远高于全县规上工业增速。装备制造业规上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6年的48.5%提高至2020年的59.2%,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大幅提升。
表2-1 装备制造业历年数据
年份 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同比增速(%) 装备制造业规上增加值(亿元) 同比增速(%) 占规上工业比重(%)
2016年 115.6 5.7 56.10 9.6 48.5
2017年 131 9.8 66.64 11.1 50.9
2018年 123.8 7.1 64.58 13.3 52.2
2019年 126.03 3.6 67.93 8.2 53.9
2020年 137 3.3 81.50 10.2 59.2
行业特色优势明显。风电装备领域吸引了国电、中广核、中国海装等大型运营商来象山建设风电场,引进了日星铸业及相关配套企业,设备制造-风力发电-清洁能源应用的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成为宁波市乃至浙江省重要的风电装备基地。船舶修造领域作为象山传统优势产业,共有船舶修造场所29处、规上企业14家,产品涉及LNG特种船、集装箱船、散货船、远洋渔船等,企业主要集中在环石浦港区域。海洋电子信息领域初步形成以盛洋电子为骨干企业的产业基础,涉及电子设备、船用导航通讯设备等硬件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以及智慧港口平台服务。其他领域,分别以乐惠、易锻、申菱等企业为代表,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成功引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中国电科院创新分中心、宁波工程学院象山研究院等平台,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先进工艺研究、智能制造、设备研究开发、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等相关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产业创新能力。初步搭建阿里云精酿啤酒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INDICS平台,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奠定了良好基础。不断推进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实验室、企业研究院建设,企业创新投入逐年增加。
项目建设取得重要突破。风电场建设加速推进,目前全县已建成投运陆上风电场4个,总装机容量11.9万千瓦,年发电量22091万千瓦时;象山海域拟纳入省级规划海上风电场场址共10个,规划装机容量为485.8万千瓦,其中在建海上风电场1个(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一期),其余风电场在稳步推进中。企业投资项目进展顺利,日星大中庄区块项目、波威重工大型钢结构项目、乐惠啤酒设备生产项目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增资扩产稳步推进。专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临港装备工业园持续推进道路、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中国海装第十大基地的中船海上风电智能化装备产业园正式开工,专业园区建设为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制约问题
一是尚未形成真正集群效应。多数领域都是单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存在,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缺乏产业链“链主”企业,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体量小、没有集群成链。二是要素使用效益不高。工业用地长期粗放使用,亩均效益较低,特别是船舶修造业亩均效益显著低于全县工业平均水平,在“减增量、盘存量”成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导向的背景下,工业用地整治提升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县综合能耗绝对值空间不足,用海、用能、用水、排污权等指标趋紧,省市铸造产能置换政策导致一些先进铸造项目落户受阻,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的任务依然较为艰巨。三是招商项目落地支撑能力不足。对人才和优质项目吸引力不足,对外交通短板突出,产城融合不够,工业园区缺乏公共交通、职工宿舍、商业设施等配套;招商力量不足,招商团队以体制内的政府力量为主,存在结构单一、专业人才缺乏等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