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日)

  榆林市市长 张胜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榆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和“一难两难多难”“既要又要还要”的多重挑战,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聚焦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各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一些必将载入榆林史册的大事。令人倍感振奋的是,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学思践悟中更加深刻领悟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成功召开市第五次党代会,在不断对标对表中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思路和路径,共同绘制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榆林图景。令人倍感自豪的是,我们坚持时代化、国际化、特色化,圆满举办省十七运会,开闭幕式亮点纷呈,赛事活动安全顺畅,产生金牌958枚,为三秦人民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向全省乃至全国展示了新时代榆林人民的热情、质朴、豪迈,兑现了“给榆林一个机会、还省运一个奇迹”的庄严承诺。令人倍感难忘的是,我们市县一体、干群齐心,连续打赢神木、靖边、定边、横山等地疫情防控阻击战,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处置中心城区疫情,最大限度守护了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我们多渠道加大药品采购力度,为18万困难群众免费发放健康包,向一线医务人员、快递物流从业人员发放补贴补助,全力平峰、错峰、压峰,平稳度过了感染高峰期、重症高峰期、救治高峰期。令人倍感欣慰的是,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打好保主体、扩投资等一系列“组合拳”,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中,把握经济的相对确定性、相对稳定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3.6亿元、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

  (一)着力稳定经济增长。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出台稳经济45条、中小企业纾困帮扶31条等一揽子措施,新增减税降费146.7亿元,按季兑现助企纾困、招商引资等市级奖补资金8.5亿元。推动煤油气电化协同发力,全年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5.8亿吨、1108万吨、220亿方,发电量1488亿度,圆满完成国家能源保供任务。坚持“四个一批”和联审联批项目推进机制,11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66个省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240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0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坚持国企民企一视同仁,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由资格预审改为资格后审,破除民企参与政府投资项目隐性壁垒。多措并举促消费,投放1亿元消费券,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

  (二)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能化产业加快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迈进,总投资800亿元的神信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工建设,陕煤180万吨乙二醇、国能5万吨PGA、延长50万吨煤基乙醇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加快创建,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建成投运;秦创原榆林“副中心”投用,中科秦创原上郡能源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增长90%以上。围绕八大主攻方向和19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出台产业类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氢能运营平台公司挂牌投运,远景风机制造一期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全年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944.4亿元、增长12%。

  (三)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动态帮扶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7034户17883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抢抓机遇实施人工增雨,增加有效降水2亿吨,新建旱作节水农田48万亩,粮食总产252.5万吨,粮食产量增幅居全省第一。坚持“种养加务”多措并举,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2%。坚持规划引领,自下而上完成4个省级、24个市级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组织204户企业一对一包抓薄弱村,赵家峁村入选集体经济发展全国典型案例,全国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研讨班和全省乡村建设现场会在榆林召开。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9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建成20个生态振兴示范村。下大气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年向南六县及横山、定边、靖边下达市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73.1亿元,是2021年的1.3倍,重点支持南六县改善民生、疫情防控、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

  (四)下茬立势开展城市更新。以举办省十七运会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全力加快中心城区强功能、补短板、提品质。大力实施10大类43个城市更新项目,建成“四馆两中心”、西沙7万吨水厂、东城墙外生态公园等一批公用事业项目,改造老旧小区96个。以敢啃硬骨头的勇气破解城市建设老大难问题,全面推开榆林古城保护开发和文化路西棚改,建成开放凌霄广场,顺利打通兴中路、新三路、肤施南路等断头路,坚决拆除一批遗留多年的违法建筑。以抓铁有痕的韧劲,全面实施城市标准化管理,从新建路入手,一条街一条街地过,实施“千人上街”行动,深入推进城市净化、绿化、美化,更新改造城区道路隔离护栏,把城市按照客厅来打造,实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五)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出行难、建设标准化社区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兑现;坚持“四个一批”稳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68万人;提高村干部、乡村教师、村医、社区和公益岗位等基层一线人员补贴;深入实施教育、医疗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高考一本上线率达38.5%,创二十年来最好成绩;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城镇基本医疗参保率达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为10.8万户困难群众提供平价煤、送上米面油。坚定实施防止二次沙化和国土绿化五年行动,重启飞播造林,严查非法毁林,完成营造林及种草面积110万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标,优良天数达到320天,PM2.5平均浓度值全省第一,16个国控断面水质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825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