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宜川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8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8日在宜川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宜川县人民政府县长 薛延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我们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工作主线,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大力弘扬新时代延安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文旅融合、立工强农、全民营商、优教聚才、城乡共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趋优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9.18亿元,增长5.6%,增速排名全市第六,进位2名,其中一产增加值增长4.9%,排名全市第七,进位2名,二产增加值增长28.1%,排名全市第一,三产增加值增长1.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3亿元,增长12.6%,排名全市第八,进位5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5亿元,增长7.8%,排名全市第八,进位4名;地方财政收入1.08亿元,增长6.1%,排名全市第四,进位9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77元,增长4.5%,排名全市第四,进位9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1元,增长6.6%,排名全市第十,城乡收入比2.7、缩小0.06。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提质增效步伐更快。坚持“一县一策”发展不动摇。以黄河壶口文化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加快提档升级,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实现规范运营,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并入选国家水利部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秋林抗战纪念地成为国家4A级景区,宜川获评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县。8处抗战革命文物本体修缮项目顺利完工,《如意境旅游开发策划及概念规划》完成编制,黄河沿岸旧石器时代龙王辿遗址保护规划启动编制,宜川稠酒制作技艺被评定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七维”体验项目化成效初显,文化旅游加速融合,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以苹果和食用菌为主的特色现代农业加快提质增效,完成苹果新优品种改良1.37万亩、“三项技术”推广1万亩,搭建防雹网1.86万亩,建成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基地6.23万亩,“宜川苹果”品牌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年苹果产量56.94万吨,产值24.1亿元,果农人均苹果收入同比增长32.1%。甘草菌业研发生产基地建成投产,被作为市级食用菌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扶持,宜川成为全省食用菌产业链建设重点县。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种植粮食6.16万亩、蔬菜1.78万亩,生猪出栏2.86万头,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有效保障。以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为主的新型工业加快转型发展,积极争取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利用,中石油庆港销售公司在宜落户,天然气资源开发投资和销售税收最大限度留到县上,实现效益最大化。县工业园区绿源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区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能源化工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新钻天然气井112口,生产天然气4.91亿立方米、LNG22.55万吨,分别增长120%、114%。天韵60万方LNG生产、新源40万吨LNG天然气处理二期及尾气提氦等项目建成投产。光伏、风电、生物质等新能源迎来开发热潮,中国核电、陕西华电、大唐电力等企业竞相入驻,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5%,增速全市第一。

  (二)生态建设持续加强,绿色发展底色更亮。坚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清洁取暖改造1.1万户,3个国控断面平均水质均达到Ⅱ类,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28天,保持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然气资源开发实现零污染,创建人居环境重点达标村5个、示范样板村3个、乡村治理试点村1个。生态修复思路由“大面积造”向“高质量营”转变,实施各类营造林14.87万亩,发展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1.2万亩,花椒、中药材产值分别增长84.8%和29.2%。国家储备林建设、生物质资源开发、林业碳汇交易等取得积极进展,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三)项目支撑持续有力,稳定增长潜能更足。坚持项目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着力以投资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全年3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1亿元,增长120.4%,其中产业类项目投资增长123.8%,社会资本项目投资增长139.6%。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等项目资金3.22亿元。推进招商引资合同项目46个,总投资48.2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9.4亿元、利用外资1060万美元,分别超出计划17和33个百分点。

  (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主体活力更强。聚焦市场主体感受度和群众满意度,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力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融入秦创原平台,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真金白银帮助市场主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累计退税减税降费2.3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1.1亿元,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619万元。全面加强税收征管和税源建设,全年完成税收收入1.6亿元,增长18.23%;全力引进外地企业来宜注册发展,大力培育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城乡投资运营集团组建运营,注册子公司10家,国有资产有效盘活,国企活力显著增强。新增市场主体1386户,新注册企业238户,其中外来企业注册落地59户;净增“五上企业”7家,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科创板挂牌企业1家。

  (五)民生保障持续加大,群众生活水平更好。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资金集中投向产业提质增效,重点支持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13个,实现产值1680.7万元,消除风险户149户390人,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13.38%,增速高于全县居民人均纯收入6.78个百分点;乡村建设和治理稳步推进,宜云路二期、集义镇如意产业道路加快建设,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成功创建,丹州街道办王湾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云岩镇辛户村被评为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编制了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方案,完成老旧小区改造8个,丹州新区滨河路顺利通车,5公里环滨河路人行步道和3.5公里沿河健身步道建成投用,水南沟水库达到蓄水条件,城市功能品质逐步提升。坚持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持续加大教育教学投入,育智学校完成搬迁,第二幼儿园和第四、第五小学建成投用,第八、第九幼儿园和职教中心新校区加快建设,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学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通过市级评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有望提前达标。加强卫生健康工作,县医院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胸痛、卒中、创伤五大中心建设通过省级验收,云岩中心卫生院老年综合保健门诊建成投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30万元,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3%,凤翅山社区被国家卫健委、老龄委评为“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时调整疫情防控策略,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县医院综合ICU监护单元、英旺亚定点医院建成投用,县医院感染性疾病病区落地建设,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17个部门单位48项救助项目,推出融救助模式,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543万元,困难群众得到精准便捷高效救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91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