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由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院士领衔的河南省食品实验室开工建设,将成为助推全省万亿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发动机”。漯河创新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院、漯河食品公共研发平台、创源生物育种平台等已发挥赋能产业发展作用。创成全市首家省级大学科技园、全省第一批食品加工中试基地,沙澧众创空间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众创空间。...
全站搜索
由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院士领衔的河南省食品实验室开工建设,将成为助推全省万亿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发动机”。漯河创新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院、漯河食品公共研发平台、创源生物育种平台等已发挥赋能产业发展作用。创成全市首家省级大学科技园、全省第一批食品加工中试基地,沙澧众创空间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众创空间。...
强力推进亿元企业培育、小升规、三大改造、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全县工业投资增长2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3.3亿元,增速居全市第一位。盐化工产业强势领跑。金大地公司60万吨合成氨、60万吨联碱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企业产能、效益大幅提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4.3亿元、增长65%,税收2.88亿元、增长206%,入选河南省首批制造业头雁企业。...
5个市级专业园区新入驻企业47家,贡献了全县工业45%的产值和37.5%的税收。骨干企业支撑有力。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403家企业解决疑难问题462个、解决率99%。南街村集团等9家“倍增工程”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5.6%、税收增长17.3%;虹峰电缆等25家“亿元培育工程”企业产值增长56.5%、税收增长37.7%;新增规上企业53家、全市第一。...
实施百城提质项目141个,完成投资265.13亿元,“八横十纵”骨干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发展空间持续优化。新增集中供暖小区6个、面积110万平方米。83个老旧小区旧貌焕新颜。群众坐上了一元直达新城区的幸福公交。“四河一海三湿地”的水生态景观体系全面建成,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建安魅力彰显。...
坚持“项目为王”,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10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8.5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2.6%。21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0.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6.9%。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各类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66件,全年共减税降费11820万元,为市场主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21年,全区新登记企业2885户,同比增长27.15%。...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累计实施重点项目414个,竣工投产330个,完成投资1035亿元;资金争取成效明显,引进政策类项目1263个,到位资金54.96亿元;要素保障有力有效,供应土地10376亩、出让土地6230亩,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77亿元、168亿元。市场主体质效并增,落实减免税费10.66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1万户,“四上”企业入库入统196家,其中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占比63.8%。...
现代服务业日趋壮大。电子商务、汽车后市场服务、现代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特色商业区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万利、崛起、恒丰等楼宇实现税收超千万,电商企业年销售额达10亿元,花乡二手车市场年均交易额达11亿元,传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8.4:56.7:24.9调整为22.6:33.1:44.3,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亮点凸显。累计投资3.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7万亩,农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粮食总产稳定在65万吨以上,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1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大力发展食用菌、红薯、叶菜特色产业,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8家、农民合作社189个,“三品一标”达14个,省级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挂牌成立,成功创建“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
坚持项目为王,加快经济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45.7%、141.8%。实施“三个一批”项目14个,总投资96.9亿元,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均达100%。主导产业优势凸显。食品药品、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咖国际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7亿元,旗下“蜜雪冰城”加盟店突破2万家,成为全国最大茶饮供应链品牌,入选河南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
聚焦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累计实施“三大改造”项目230个,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工厂1个,省级绿色工厂3个、智能工厂2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8个,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较2016年下降14.4%。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造纸及纸制品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61.7%,半导体、激光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
新建碧桂园、建业春天里等优质小区21个,城区人均住房面积较2016年增加4.5平方米,7.5万名群众从农村搬到县城;改造危旧房屋766套,4000余名群众住进“安居房”。城区集中供暖从无到有,管网覆盖率达到85%,28个小区、600余户自建房实现集中供暖。88个村庄、3.6万户群众用上天然气,是五年前的3倍。建成南水北调水厂,城区3万户群众喝上了优质甘甜的南水北调水。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招本科上线人数由2016年的1072人增加到1500人,3名学生被北大录取,680名莘莘学子考入“985”“211”大学...
以“三个一批”活动为抓手,全年新建、续建500万元以上项目147个,计划总投资274.9亿元,完成投资81.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列入省、焦作市重点项目5个、29个,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领途电动汽车实现量产,“美多啦”三款车型受到追捧,隆丰皮草年加工100万张高档牛皮革项目建成投产,中内凯思年产90万只国Ⅵ发动机高端活塞项目等十大工业项目圆满完成年度目标。...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累计谋划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1435个,总投资4947亿元;国家电投2×100万千瓦机组、超威正效绿色供应链等410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投资310亿元;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36个,总投资258.7亿元,5项考核指标居焦作市第一。园区建设日臻完善。改造提升集聚区沁北园区道路5条,沁北园区及焦克路绿化工作基本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日处理量5万吨扩建完成,“一厂一管”、特勤消防站加快建设,沁北园区成功获批国家第四批增量配电网业务试点,成功晋级二星级产业集聚区。2021年,集聚区规...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营收2021年达到416亿元,是2016年的3.1倍。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围绕现代化工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谋划实施延链补链项目183个,主导产业营收2021年达到3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营收的比重由2016年的68.3%提高至85.6%。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大力实施“引金入区”工程,辖区金融服务机构区域性总部占全市六成以上。成立商务楼宇发展联盟,全力打造“竖起来的产业园”,持续引导长江证券、品客网络、米高科技等253家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类企业向楼宇集聚。全省首家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开门营业,成为全市最大的电子电器主题购物中心;山阳潮街获批全市唯一“省级试点步行街”;特色商业区成功晋级省“三星级”服务业“两区”,综合排名由全省第80位跃升至第16位。...
持续强化项目建设。强力实施“3+10”重大项目推进机制,17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64.45亿元,超年度计划50个百分点;114个区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34.1亿元,超年度计划16个百分点。扎实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省定考核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坚决护航市场主体。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组建6个功能性服务专班,39名县级干部点对点助企服务,全力落实惠企政策,辖区企业减税降费4803万元,帮助387家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31.1亿元。...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全年签约项目45个,新引进总部经济企业70家,引进省外、市外资金增速均居全市第一,特别是总投资24亿元的易成阳光锂电池项目一期竣工投产、二期开工建设,树立了央企国企和本地民企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成功典范;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07个,完成投资50.6亿元,完成率112.4%。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出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工业企业分级分类考评办法”“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等创新举措,主动、精准、高效服务企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宝星传媒、鲁匠网等新兴业态企业快速集聚,关帝庙历史文化街获评全市首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特色商业区入库企业178家,数量居全市第1位,8座商务楼宇税收超千万,6座商务楼宇被评为星级楼宇,全口径税收超2.1亿元。兴业、广发、民生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强势入驻,平安系在我区实现全覆盖,各类金融机构从58家增长到79家,占全市总数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