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华中地区
(一)经济运行承压而上。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7.1亿元、增长5%,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6%,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053.3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66.4亿元。新增市场主体6.3万户、新入库规上企业577家。平煤神马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700亿元,平高集团连续两年实现30%以上的增长,...
(一)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面对多重约束条件,我们积极修正基期、做实当期,卸掉历史包袱,有效克服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库款保障压力较大等难题,确保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蓄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12.8个百分点和23.3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突出项目为王,大抓“三个一批”,全年签...
(一)抢抓机遇、放大优势,开创经济发展新格局。把握产业变革等多重机遇,滚动实施九期“三个一批”项目87个,完成投资515亿元,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均居全市前列;5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时序进度1.2倍。新增市场主体6710家、创新平台20家,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81.1%。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家、四板展示板挂牌企业13家。前进民爆、交运集团获批“瞪羚”企业。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等主要指标均占全县总量的78%以上。持续强化投融资工作,专项债争取资金11.32亿...
(一)全力以赴拼经济,运行态势稳中向好。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滚动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海澜集团产业基地顺利投产,天安智创初具形象,中航光电基础器件产业园主体竣工,恒生科技园三期实现封顶,中移在线二期全面开工。全年233个、总投资13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0亿元的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53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在全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综合排名中位列县区第一。消费活力加速释放。发放消费券5800万元,累计拉动消费4.2亿元。洛阳青岛啤酒节、正大艺术嘉年华等主题活动引爆夜间经济。...
综合施策稳增长,经济发展质效双增。我们坚决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打好稳企业、扩投资、促消费政策“组合拳”,有效实施“稳经济27条”等具体举措,强化精准调度,在顶压前行中稳住了经济基本盘。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开展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建立由县级干部挂帅的62个指挥部和专班,全年完成重大项目66个、投资167.3亿元;12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13.8亿元,同比增长47.6%。服务企业更加扎实。区委带领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带头分包,带动全区400余名干部联系服务,实现企业、重点...
我们全力以赴拼经济、聚动能,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综合实力稳中有进。认真贯彻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深化落实10个方面42条硬措施,千方百计扩投资、促消费,紧抓不放优环境、增活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前三季度,完成生产总值430.4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居全市第一位。截止11月底,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3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市7.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05.3亿元,同比增长8.1%,高于全市13.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6亿元,同比增长6.3%,总量居...
强力推进重大项目攻坚。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均保持全省前茅,省重点项目综合排名全省第一。中航光电基础器件产业园10个月竣工,海澜集团产业基地40天开工、9个月投产,百万吨乙烯项目6个月具备开工条件,中州时代一期核心厂房81天封顶,项目建设的“洛阳速度”不断刷新。金融机构助力万基2×60万千瓦机组、城市更新等重大项目建设,赋能平台公司投资结构优化等,全年新增项目贷款256亿元、政策性银行新审批贷款211亿元,增速均超50%。合力促进消费加速恢复。出台“乘飞机免门票”等20多项优惠措...
一是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成功举办中国·兰考定制暨软体家居博览会和“万家灯火·全民家居采购节”,连续4次开展上下游对接活动,现代家居产业链产值突破423亿元,兰考县品牌家居特色产业集群成功入围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电投产业园6个标准化厂房加快建设,华耀光电、北京纯锂等5个项目全面入驻;探索形成微电网和“光伏+”清洁取暖、手工作坊等10个应用场景,成功打造4个零碳村庄和1个零碳体育场,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全国农村能源革命深化试点县。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深圳佳音王项目主体完工,苏州民乐一厂即将开工;成功举...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3%;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4.6亿元,圆满完成年度计划。滚动开展3期“三个一批”〔3〕活动,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146.8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比100%。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月度考核中取得5次第一、3次第二。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新入库“四上”企业〔4〕7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绿色工厂2家,省级创新中小企业74家、“专精特新”〔5〕中小企业9家、瞪羚企业2家、头雁企业1家、智能工厂1家。持续开...
现代工业质量齐升。深入落实制造立市“十项行动”,出台《通许县制造立市“十项行动”实施方案》,谋划实施工业项目94个,昊林新材料、质尊家具等54个项目投产达效,酸辣粉产业园、木制品产业园、家居智能制造产业园等40个项目持续推进。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5.7%,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9.2%,均位居四县一区第一。全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67.49亿元。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坚守耕地红线,树立大食物观。粮食种植面积达100.88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14万...
(一)聚势谋远、务实重干,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我们坚持把实事求是贯穿经济工作始终,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03.79亿元,增长1.8%,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的发展态势。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加快推进土地征收、报批、收储及出让,强化项目土地要素保障;1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4.3亿元,98个市“8232”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35亿元,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55个,签约开工率、投产达效率均为100%。谋划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国债...
坚持投资拉动。纳入市“8232”重点项目117个,完成投资114亿元。安远门大道主干道全线贯通,清明上河园三期、城北粮食五库运动街区投产运营。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市民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污水垃圾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等项目主体顺利完工。北区6所幼儿园项目获得专项债券额度1.12亿元,实现全区专项债发行“零”的突破。
扩大开放招商。坚持大员招商、产业招商、规划招商、以商招商,全年签约项目31个,到位资金75.48亿元。希尔顿惠庭、全季、宋文化AI主题等一批酒店落户龙亭区,更好满足游客住宿需求。招引“...
加快郑开同城。推进交通互连,连霍高速开封西站开通运营,开封火车站新建站房建成投用。加快构建郑开汽车产业带,开封城投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尉氏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初具规模。推进公共服务共享,“郑好办”“汴捷办”实现郑开用户信息互认,两市公积金查询、个人医保账户查询等事项实现跨城通办。
加快城市提质。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8个,改造完成老旧小区144个,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规划改造任务;州桥遗址本体及河道遗址保护修缮工程全面启动,文明城市创建与宋都古城保护相结合做法在全国推广;安远门大道、中山西路建成通车,...
——经济“稳势增长”。坚持项目为王,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举措,加快推进总投资413亿元的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嵩铂新材料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等54个省市重点项目,滚动实施总投资145.4亿元的瓷金科技半导体封装、华润电力“西热东送”等23个“三个一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6.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0%。抢抓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机遇,争取上级各类资金32.6亿元,有效带动了全社会投资。坚持招商为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瞄准世界500强、行业20强等龙头...
经济发展持续积蓄动能。有效投资稳定发力。25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7.1亿元,薛店电子信息产业园等124个项目开工建设,雪麦龙食品等42个项目竣工投产。抢抓政策机遇谋划项目,申报专项债券项目89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90个、增发国债项目73个、“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3个。消费市场回升向好。举办房产家装博览会等活动,商品房销售面积248.7万平方米,居郑州县(市)首位。打造10条精品研学游线路,推出啤酒狂欢节等特色文旅活动,全年接待游客962万人次、增长129.1%,实现旅游总收入112.5亿元...
全面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从一季度强势开局、二季度承压修复,到三季度稳步上行、四季度百日冲刺,经济运行走出一条从恢复拉升到波动向前的稳健曲线。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滚动实施“三个一批”,调整出台《新密市产业项目投资指导意见(2023年版)》,明确19个鼓励投资方向,237个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3.4亿元,占比103.5%,获郑州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先进集体。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13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0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1.5亿元。精准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快享,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71...
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实施“一库多区块”调用机制,谋划储备重大项目2603个,总投资6776亿元。深入开展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实施“五个一”分包服务工作专班机制,268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4.6亿元;78个省、郑州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08.9%。新增入库项目150个,总投资427亿元,增长22.3%。开展3期“三个一批”活动,选报项目54个,总投资381.7亿元,其中,“签约一批”项目8个,总投资109.5亿元;“开工一批”项目13个,总投资124.7亿元;“投产一批”项目33个,总投资147.5...
经济实力晋位升级。出台“开门红”“双过半”16条措施,想尽一切办法消除疫情疤痕、挖掘增长动力,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蓄积壮大。综合实力晋级全国百强县第78位、中部百强县第16位,发展潜力跃升至全国百强县第63位,稳居郑州都市圈县域经济第一梯队。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位居六县(市)第1位。
战略功能不断凸显。在重大战略机遇中找准城市定位、谋划产业布局、融入开放体系。郑开同城化迈出坚实步伐,中牟新区建设纳入省级战略,高规格举办郑开同城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省委省政府布局370平...
聚焦发展要务,经济质效稳步提升。坚决扛起稳增长重大政治责任,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干劲,攻项目、强消费、激活力,全区经济回升向好。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3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目标的108.7%,1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应开尽开,84项联审联批事项全部办结,16个“三个一批”项目签约率、开工率、达效率均为100%,第二、三季度“三个一批”综合实效考核均列六区第一;80项灾后恢复重建和能力提升项目全部完成,在全市2022年度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成效考核中荣获“好”等次;坚持要素跟着项...
一是项目投资支撑有力。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区360个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70.4亿元;联东U谷·工业总部港、杉杉奥特莱斯广场、华智龙人工智能研发基地等70个项目顺利实现开工;45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03%;114项联审联批事项全部完成审批。实施产业项目“四库”动态管理,经动态转化后,重大产业项目入库192个,计划总投资1202亿元,为推动二七换道转型、未来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年完成项目控规新编及修改12个,完成土地征收1430亩、供应19宗1184亩;成功发行...
项目建设支撑有力。实行市级领导分包重大项目机制,搭建项目调度“四库平台”,开展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行动,每季度组织重大项目观摩,接续开展4期“三个一批”活动,选报项目455个、总投资5549.8亿元;省市重点项目1560项联审联批事项4月底前全部完成,完成投资5025.3亿元;528个专项债券项目、949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通过国家审核;面向民间投资,三个批次推介181个项目、总投资3094亿元,民间投资增长4.3%。新签约项目总额7797亿元,新开工项目投资总额5728亿元,华润中原超级总部基地、中电装区域总...
(一)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全年生产总值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2%,工业投资增长8.9%,技改投资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粮食产量1324.9亿斤,经营主体1094万户。“三个一批”产业项目9262个、总投资6.8万亿元。济郑高铁全线贯通,率先在全国建成米字形高铁网。郑许市域铁路通车,安阳红旗渠机场投运,贾鲁河综合治理全面完工,引江济淮工程、小浪底南岸及北岸灌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
(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兴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走得很坚实。农业扩产增值。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建成日产100吨规模应急加工生产线和1000吨低温成品粮仓,粮油应急供应网络更加完善。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复耕复种812亩;油菜产量实现“五连增”,水果、中药材、水产养殖等农产品丰年丰产,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农林牧渔总产值52.99亿元,同比增长6.5%。落实农业“六大产业”奖补资金924万元,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省级家庭农场各1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5家,培...
一年来,我们保持闯劲拼劲韧劲,以拼搏之心克服压力挑战,以履职之力扛牢职责使命,以作风之实苦练成事之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经济增长承压前行、稳中向好。坚持稳中求进,全力以赴稳投资、稳主体、扩内需。重大项目支撑有力,现代渔业科技园、亿农鄂南农批大市场、中节能沙坪光伏等211个项目开工建设,城西交通运输枢纽站、开发区双创园等138个项目建成运行,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1.8亿元;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2个,到位资金133亿元;争取各类资金38亿元,其中债券资金11.68亿元,历年最多。助企纾困...
一年来,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向难求成,全力以赴稳住了增长。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应享尽享、免申即享,全年新增退税、减税、缓税、降费2.7亿元。每两月开展一次“我为企业解难题”、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帮助21家企业解决久拖不决的遗留难题38个。扎实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2亿元。市场主体培育逆势上扬,新增市场主体5354户。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初步成果,清查对象比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增加24221个,增长73.5%。千方百计扩有效投资。全力稳住投资,24个省市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