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华中地区
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引领,创新赋能,蓄积了赶超跨越的新动能。项目建设成效显著,92个省市重点项目、29个“三个一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平淅三责精密陶瓷材料三期、福森新能源高倍率动力电池等42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招商引资强力突破,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数量、投资额度分别增长139%、107%。金阳钒业储能电池装备制造、福森新能源10GWh储能电池、南阳天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6家、“瞪羚企业”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增量均居全市前列。创成...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年生产总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7亿元、增长1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459.8亿元、增长6.4%,贷款余额达444.1亿元、增长37.4%。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位居南阳市第一。
(二)项目建设成果丰硕。超额完成95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三个一批”项目累计开工79个,完成投资超百亿。国家级煤...
坚持“项目立县”不动摇,着力培育非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推动工业振兴,集群规模取得新突破,数量质量实现大提升。经济增速实现新跨越。生产总值增长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18亿元、增长14.9%,税收完成7.47亿元、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25.5元、增长8.1%。税收收入、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一;生产总值增速、...
(一)经济运行延续好态势。坚持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两手发力、用好政策与加强调度双管齐下,全力拼经济稳增长。主要指标稳定攀升。生产总值增长4.8%,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7%,税收增长9.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总体保持全省第一方阵。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争取政府债券258.3亿元,全省第三;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402个,完成投资5839亿元、占计划的123.6%,省重点项目综合考评全省第三。消费市场逐步恢...
(一)经济复苏稳中向好。企稳回升加速巩固。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指标逐季回暖,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2%、7%,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质的有效提升、势的蓄积壮大。项目建设再创佳绩,全年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13.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83亿元;发行政府专项债项目10个,债券融资7.49亿元。连续三次代表三门峡市接受省“三个一批”活动检阅,实施重点项目256个,完成投...
(二)经济发展阔步前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项目投资稳步提升。年度确定173个重点项目,投资133.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招商引资113.7亿元;引进省外资金31.5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13.7亿元,网络零售额4.5亿元。绿色农业提质增效。成功创建“国家级香菇产业集群”和“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规模突破3.6亿棒,综合产值超50亿元,培育专业村135个、示范基地80个,带动4万户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金海生物液体菌种有望领跑...
这一年,我们聚力投资拉动,蓄积了发展势能。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压舱石”,全力以赴抢时间、提速度、赶进度,推动项目引进来、落下来、建起来。全年实施16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16.7%,普德新能源1000万套高性能锂电池、仰韶酒业1号酿酒车间等40个项目顺利建成,臻卤源牛肉制品等21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达效,项目落地“渑池速度”持续刷新。滚动实施“三个一批”,总投资132.7亿元的18个在库项目,序时转化、梯次推进...
一年来,我们把握关键、精准发力,经济支撑更加稳固。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创新第一动力,聚焦短板、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引擎更加强劲。项目建设稳步提速。227个区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9个省重点、85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0.2亿元和210.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31.7%和121%;骏通公司年产1万套智能装卸大部件、国瑞化工年产3100吨稀有金属萃取剂等一大批强实力、增后劲的产业项目建成达产,新增工业产值29.8亿元。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全年签约项目50个,签约金额381.9亿元,同比增长40%,玉隆...
一是全力以赴拼经济,发展动能势能更加强劲。坚持“项目为王”,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实施重点项目162个,完成投资90.5亿元。充分激发消费潜能,市区联动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投放各类消费补贴538万元,带动家电、汽车等消费1亿元以上,河南供销三门峡电商创业园年交易额达到3亿元。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市场主体减免缓退税费1.9亿元,提供信贷支持2亿元,争取各类奖补资金2570万元,新增“四上”企业85家,达到504家;净增各类市场主体近8000家,达到5.2万家。强化要素保障,“三通过”专项债券项...
(一)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加快“8+6”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培育,中国黄金、宝武铝业、仰韶酒业等跻身全省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图谱;骏通车辆、中车重装等成为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环。坚持项目为王,滚动实施“三个一批”,618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78.1亿元,开祥化工年产10万吨PBT等232个项目建成投产。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0.5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万户、增长18.7%,增幅全省第一。扎实推进“三大改造”,新实施项目260个,完成投资171亿元,744家...
(一)过去一年,是经济稳健运行,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一年。生产总值增长5.8%、居全市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亿元、增长4.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市,县域综合实力居全省第25位、挺进中部六省百强县。纳入省重点项目28个,数量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3位;争取政策性资金25.9亿元、增长13.5%;投融资公司融资51.5亿元,争取债券资金16.6亿元;报批土地2343亩、供应5203亩;新荣获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县...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44.5亿元,同比(下同)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15.3亿元,增长10.2%。预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二)工业发展提质增效。盐化工产业增势强劲。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项目建成试生产,企业产能持续释放,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46.9亿元、税收15.2亿元,成功入选省级产业联盟会长单位。...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经济综合实力达到新水平。项目储备更加充足。“十四五”项目库动态调整后项目达到814个,总投资3965.9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551个,总投资3101亿元,数量、投资额度占比分别为67.7%、78.2%,为“三个一批”滚动实施提供了保障。招商引资更有实效。新签约正大现代农业产业园、东聚精密液压连接件等亿元以上项目35个,总投资175.6亿元,其中10—30亿元项目5个,国内外500强、行业百强项目10个,为召陵发展增添了后劲。项目建设加速推进。32个省市重点项目履...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地区生产总值273.9亿元、增长5.2%,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3位,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增速居全市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2亿元、增长7.2%,增速居全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亿元、增长9.3%,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3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95元、增长7.1%,增速居全市第1位。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评价居全市第2位。
(二)创新引领效应显现。创新龙头破茧成蝶。中原食品实验室声名远扬,楼阳生书记、王凯省长等省领导亲临...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年生产总值增长5.4%、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7%、7.2%、7%,居全省第4、第5、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4%、居全省第7位,税占比70.6%、居全省第4位,企业所得税增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新入库“四上”企业452家、增长3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居全省第3位。
(二)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41.8%、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5.1%、居全省第1位。完成...
(一)扩增量稳增长,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扎实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全区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3.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5.7%;3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8.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1.3%,德通5G +搅拌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等12个项目竣工投产。扎实推进“万人助企”,开展“六项对接”、企业座谈会等活动70余次,为各类企业解决困难问题96件,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3亿元,帮助企业获得贷款36.13亿元,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6.6万户,较2022年...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生产总值增长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9%。压茬推进“三个一批”活动,38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51.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9.5%。组织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消费市场加快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72.7亿元,胖东来享誉全国,许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深入推进“万人助企联乡帮村”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融资提供专业化辅导,企业反映问题动态办结率10...
(一)有力有为稳增长,高质量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
坚持项目为王、投资为上、招商为要,统筹抓好存量优化和增量招引,切实以项目引领投资,以投资带动发展。项目建设提质增速。牢牢扭住项目不放松,大抓项目不动摇,5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7亿元,超计划投资103亿元。滚动实施十期“三个一批”项目142个、总投资1115.5亿元,项目数量、投资额度均居全市第一,达效率100%,荣得全市2023年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综合考评第一名。18个“三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2.6亿元,超年度...
(一)稳增长、扩投资,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工作盯着项目干,高质量发展基础愈加夯实。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强力实施省市重点项目,诺椿阁家具等40个项目完成投资197.5亿元,超出年度投资目标21.2个百分点;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东瓯家具等22个项目加快推进,绿岛碳足迹等26个项目投产达效;创新举办“月月有开工”活动,承德老酒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切实以项目提速推动产业提效。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二分之一”工作法,绘制好产业发展“全景图”、招商引资“索引图”、重点产业“...
——发展势能不断积蓄。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31.4亿元,总量居全市第1,同比增长3.1%,增速居全市第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5.5亿元,同比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8.7亿元,同比增长3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5.1亿元,同比增长5.5%,总量居全市第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1亿元,税比85.9%,均居全市第2,税收突破11亿元大关,创历年新高。压茬推进“三个一批”,前九期73个项目实现100%转化。40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1.9亿元,超...
倍增行动聚势开篇。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紧扣“在2022年基础上,2年内制造业招商到位资金实现倍增、3年内制造业投资和产能实现倍增、4年内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倍增”的预期目标,切实加快制造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步伐。项目建设加速提质。扎实开展“拼项目、促投资”攻坚行动,33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17.7亿元,163个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875.7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东华工程可降解终端制品产业园等4个5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实施,远景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基地、盛源能源顺酐等141...
(一)产业结构向优升级。坚持在发展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升级产业体系。装备制造产业加速转型。中原内配氢能产业园项目加速推进,首批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成功下线交付;巨力索具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为承接产业梯次转型树立了典范。绿色化工产业延链发展。化工园区成功通过C级园区认定,全省首批、焦作首家。金玉米科技产业园达产达效,麦克斯淀粉糖、广济药业生物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拉长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链。皮革制造产业提升含“新”量、含“绿”量。隆丰公司研发中心、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项目顺利建成投用。电...
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为王,抓项目、强引资,拼出了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10个,完成投资274.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3.6%。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5.1%、101.3%。总投资10.2亿元的沁园春新能源及高性能功能材料产业园等110个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52亿元的晋控天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等53个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量质双升。深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聘请招商大使,引进总投资25亿元的上海溥澜合成生物产业园等一批高科技产业项目,累计...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税比居六县(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六县(市)前3位。坚持“项目为王”,推进项目攻坚,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成效均居全市第一,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入库完成率居全市第一,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重点项目“三个一批”建设观摩评比居全市第一,大咖·梦工厂产城融合项目入选全省“双百工程”。我县荣获2023年度市政府重点工作综合考评二等奖,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全...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0.6亿元,增长5.7%,总量全市第二,增速自2019年以来首次跃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5亿元、税收收入10.98亿元,均居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全市第二,较去年前移4个位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全市第四,较去年前移3个位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7.8亿元,增长7.5%,总量全市第一,增速较去年前移3个位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全市第一,较去年前移3个位次。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8.8亿元,较年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