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4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4日在咸宁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杨 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面对“一难两难多难”的复杂局面和“既要又要还要”的多重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工作安排,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较好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支撑增长的投资、争资、引资加快突破。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稳住投资、努力向上争资、竭力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明显加速。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6%以上,金融机构贷款净增186亿元,同比增长12%,余额贷存比78%。203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四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630个,总投资2278.8亿元,亿元以上开工项目入库154个,同比增长32.8%,承接武汉产业转移项目44个,协议投资额140.5亿元。推行“六个一”抓落实工作机制,咸宁大道西延段(一期)建成通车,武汉东湖学院嘉鱼校区开学迎新;咸宁至九江高速公路、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东延段高速公路,106国道、107国道改线工程,市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蒲圻电厂(三期)、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咸宁长江综合门户港、市城区南外环高速公路、通城至修水高速公路、簰州湾长江大桥及接线高速公路、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向上争资突破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6.03亿元,可比增长12.1%。争取上级资金275.38亿元,同比增长43.1%,创历史最高水平,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8.65%,专项转移支付增长9.57%;债券资金95.54亿元,是上一年的3.13倍。争取国土绿化、石漠化治理、海绵城市等国家级、省级专项资金3.5亿元。招商引资承压前行。持续开展“一转一、一加一、一引一”招商,引进强芯半导体芯片封装、星光农机产业园、阿洛亚运动乐园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14个,同比增长105.2%。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当年签约项目注册率91.2%,当年开工率61.1%,稳居全省前4。

  (二)现代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快速提升。产业含金量不断提升。坚持链式思维,聚焦壮大大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清洁能源5大优势产业,组建8大产业联盟,初步构建了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契合咸宁资源禀赋和城市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达1023家,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5%,领跑全省。产业含新量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净增80家,总数达430家。聚焦“四新”经济培育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17.8%,增幅全省排名靠前。“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全面实施,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增至81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增至11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增至10家、8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增至30家。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53个,10家重点产业研究院正式运营。发明专利197件。实施“招硕引博工程”“大学生引进计划”“引才专列”,吸引硕士博士651人来咸就业创业。产业含绿量不断提升。建立工业园区及企业环境管理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环境管理评级,不断提升循环化、生态化、低碳化、清洁化水平。成功承办全省文旅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现场推进会,预计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6%。赤壁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深化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持续加大。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撬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改革求广度。市直部门大科室制改革、市城区城管体制改革、市属国企改革等174项改革项目成效明显,12个省级以上改革现场会在咸宁召开。改革拓深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86.7%,可网办事项100%,网办件占比60%。整合42条政务服务热线,实现“12345”热线一号通。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28条,出台“自然资源10条”“金融助企纾困”等全周期服务配套措施。在全省率先公布包容审慎监管行政处罚“四张清单”635项。改革加力度。发布“免申即享”清单496个,累计拨付资金8.92亿元,惠及企业2766家次,惠及个人130万人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25.74亿元,退还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惠及企业2234家,真金白银、真情实意支持企业纾困解难。连续20年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市,三赢兴公司通过证监会审核待发行、平安电工公司进入证监会审核。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推动嘉鱼潘湾化工园综合整治。逐个建档销号,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284个,一年完成上级交办三年目标任务的86.3%。

  (四)公园城市的集中度、辨识度、美誉度不断彰显。坚持系统思维,抢抓“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上升为省级战略机遇,不断强基础、补短板、塑颜值,推动城市走向系统治理、整体提升。深刻把握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产业形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锚定大健康产业,延伸拓展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产业形态,让每个项目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增添颜值。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4.5%以上,排名全省第1;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增速同比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增长41%;咸宁海关申报设置进展顺利,保税物流中心开工建设,中欧班列“长江号”咸宁始发并常态化运行,咸宁-中东海外仓建成。深刻把握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城市形态。依托绿色本底,以小巧精致、管理精细为目标,统筹规划、建设、治理,协调生态、生产、生活,推动“园在城中”向“城在园中”转变。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中国桂花城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全力打造餐厨垃圾全覆盖、全收集、全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咸宁模式”,推动城市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刻把握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文化形态。聚焦咸宁独特的地域文化,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打造共同文化认同,坚持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内外兼修,以文化人、以文润城,用文化照亮城市未来。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1534场,歌曲《孔雀来兮》获评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咸宁香泉合唱团入围群星奖全国决赛。深刻把握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治理形态。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幸福城市。持续开展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城市管理工作暗访全省排名第二,“垃圾分类”“拆围透绿”“飞线整治”等工作成效显著,新增街头游园18个,改造老旧小区172个,整治背街小巷114条,咸宁北高铁站、咸宁火车站、7个大型农贸市场改造焕新。统筹推进交通疏导、积水点改造及供水、供气管网更新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5270个,综合改造银桂路、银泉大道等7条道路,改造丹桂桥、一号桥、兴龙桥、永安桥等城区危桥4座,改造拥堵点25个,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0.5公里;实施主城区供水增量提质工程,改造老旧供水管网43.26公里,新开通天然气15082户。一年来,央视新闻聚焦并播发咸宁工作72条、同比增长140%,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集中度、辨识度、美誉度得到极大彰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42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