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2月26日)

  增强新兴产业牵引力。从科学规划入手,紧盯新兴产业断点、堵点、高点和延伸点,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光电产业突出上下游协同发展,对接招引芯片制造和MiniLED、MicroLED等10个产业链项目,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紧扣高端化、功能化方向,力争引进5家细分领域优质企业,力促剑桥阀门等项目建成投产;信息技术产业突出空天、影视等领域,引进长光卫星、奥映火聚等补链项目,推动国电高科、北斗伏羲等项目落地投产。布局发力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健康卫品等行业赛道,在新一轮产业和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塑造优势。

  增强产业平台承载力。突出空间集聚、要素集中、产业集群,纵深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力争建成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以上;推广“工业上楼”“预招商+定制化”等模式,支持既有工业厂房提容增效,“园链结合”加快优质项目链式导入;对标“三生融合”,高标准引入专业化服务团队,逐步健全“1+3+2”配套体系,系统梳理制定标准化厂房租售管理规定,完善园区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形成服务更优、定位更明、效益更佳的园区发展格局。

  增强第三产业驱动力。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功能,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本,力争新增信贷投放超80亿元;推动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母基金)及福建数字经济壹号股权投资基金、厦门橡树新兴产业基金等子基金开展实质性运作,引导知名投资机构或基金管理人到我县设立产业子基金及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基金。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青阳冶铁遗址公园、“三铁荟萃”文旅产业园等文旅项目建设,逐步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智慧旅游服务;引入高端专业旅游运营团队,深挖世遗茶香、红色人文、科技研学等文旅资源,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打响“三铁三世遗”文旅品牌。引进跨境电商运营平台,培育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力争外贸出口增长5%以上。深化国企改革,全面提升县属国企内部管理及市场化经营水平,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拓展商务咨询、政策辅导等生产性服务,促进养老托育、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便捷化发展。

  三、突出全域统筹,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

  全面建设具有茶乡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既要有繁华的城市,也要有和美的乡村。我们将以“一核一辅多带”县域发展新格局为引领,加快打造新型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宜居宜业建好城市。持续深入开展“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加快兴安新区建设和解放路西二期、同德大桥同美片区等片区改造提升,完成8个老旧小区改造;推动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官桥安置区、参内安置区竣工投用,加快库周统规自建安置区建设;推进参内安置区SC地块、永安路片区等农贸市场建设,新改建口袋公园10个;加快第二水厂、城东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开展城区污水管网深度排查,深入实施城区入河口排查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新改建污水管网25公里。深入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延伸“智慧城管”应用触角,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整治。着眼提升官桥、龙门发展能级,立足“产城人融合、科工贸一体”发展定位,聘请高水平设计团队,实质性开展规划编制;完成龙门镇旧街改造。扎实推进湖头中山街、新湖街片区更新改造和湖头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提升等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副中心功能品质。

  精致精美振兴乡村。常态化开展返贫致贫风险排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引导“一叶五金五银”等特色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打造5个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和13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9个乡村振兴“启明星”村、8条市级示范线;全力推进“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90个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加快蓝田水库水厂、虎邱自来水厂改扩建等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实现公共充电桩乡镇全覆盖;整治裸房3500栋。启动长卿、感德等西北部乡镇区域发展规划。用好“党建+”邻里中心、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等载体,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入实施“粮20条”,建成高标准农田0.86万亩,加快粮食智慧互联产业园建设,确保粮食总产量达到9.22万吨以上。

  高质高效畅联交通。推动综合立体大交通(大三环)建设全面提速,推进北三环、西三环、南翼新城环西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南三环及铁观音隧道、高速安溪出口路网(同南路、兴安路连接线)、国道G638线城厢码头至金谷汤内段等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河滨西路(蓝溪大桥至清溪大桥段)等城区道路沥青路面改造工程,提级改造凤源路,打通城区断头路2条,改造堵点路口3个。全力推进国道G358线虎邱至龙涓段开工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0公里、改造危桥7座。做好大安高速开工建设各项准备工作,加快安翔等高速前期工作,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新通道。

  四、突出全民共享,进一步提高生活品质

  茶乡人民稳稳的幸福是政府孜孜的追求。我们将全力办好28件为民办实事项目,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茶乡人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守护人民健康。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充和均衡布局,加快县中医院城东院区、闽南康复医院等15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溪医学中心(筹)建设;聚焦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持续推进医疗次中心二级达标建设,引导与周边乡镇卫生院抱团发展,打造一批基层卫生服务标杆机构;建立医疗技术和医疗骨干“双下沉”制度,巩固完善智慧安溪·县域医疗卫生信息一体化项目建设成果,推动医共体内部人才、设备资源深度共享。建设安溪籍名医库、临床学科专家库,发挥乡贤作用,通过送医返乡、远程会诊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进一步补齐心理健康服务短板。

  做优社会服务。完善就业促进机制,积极落实就业援助和公益性岗位政策,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0场次以上。持续推进全民参保,推动社保提标扩面。深化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加强乡镇敬老院、长者食堂等养老服务设施规范化建设运营管理;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持续扩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健全完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关爱和救助服务体系。启动南山生态公墓建设及陵园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县殡仪馆综合服务功能区扩建工程建设。推动戏曲中心、凤山书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西溪智慧体育公园等项目建成投用。完善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120场次以上。成立世界安溪青年联谊会,打造海内外青年交流互动品牌,进一步加强改进侨务工作。主动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化拓展对台经贸、文化、民俗等多领域交流合作,落实落细惠台利民政策举措,持续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以及民族宗教、工商联等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5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