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7日)

  二、聚焦聚力动能转换,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

  大力培育创新主体。稳步推进“双倍增”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以上。深入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计划”“鲲鹏计划”“雏鹰计划”“小微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扎根计划”,力争新增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培育企业50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落实“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以上,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900件以上。发挥浙大高端装备研究院、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研究院、杭州徐工研究院、国科大杭高院等作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高效协同、融合发展。

  大力集聚创新资源。深化“大孵化器”战略,新增孵化载体22个、物理空间125万平方米,着力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度高、产业优势明显的专业园区。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建立区人才发展公司,制定出台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推动卓越工程师队伍提质扩面,新增高技能人才3200名、首次来杭就业高校毕业生1.8万名。加大与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力度,组建重点产业咨询委员会,提升智力支持水平。加强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质量标准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新增市级概念认证中心1家。

  大力优化创新生态。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健全服务集成、生态完善的创新发展保障机制,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围绕审批服务、建设推动、竣工验收、达产履约等关键环节,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确保一般产业项目土地摘牌后45天内开工。持续迭代“施工许可一件事”“竣工验收一件事”等新模式,大幅提高审批效率。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扎实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实施工业用地有机更新2000亩,出让工业用地1000亩,盘活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7000亩。做大做强政府产业基金,力争基金总规模达到200亿元。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优化政策兑付流程,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三、聚焦聚力品质跃升,增强现代城市魅力值

  做好亚运文章。加强临平体育中心、塘栖盲人门球训练基地两大亚运场馆设施维护,推进“无废场馆”创建。强化场馆测试运行,健全赛时指挥体系,做实做细亚运维稳安保工作。深入开展“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扮靓亚运场馆周边、通勤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打造一批精品道路、景观小品等“亚运美景”。加大亚运宣传力度,深度融入临平元素,举办半马接力赛等亚运主题活动。实施亚运城市文明提升五大行动,打造“‘益’起亚运·青春来临”志愿服务品牌等标志性成果,营造全民迎亚运浓厚氛围。充分放大后亚运效应,推动场馆综合利用和惠民开放,吸引高水平体育赛事、体育机构和品牌会展活动落户。举办临平区首届人民运动会,大力推动全民健身。

  提升城市能级。深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落实“三区三线”刚性约束,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谋划沪乍杭铁路与临平北站建设,全力保障地铁3号线二期、9号线二期、15号线一期和18号线一期有序开工。扎实推进320国道杭州博陆至仁和段工程(临平段)、硖许连接线、塘康路拓宽更新二期等工程建设,系统谋划永玄快速路、沪杭高速抬升二期等项目,打通杭乔路、天都路等“断头路”。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全力推进“运河水乡”“共富海珀”等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重点推进汤家、星桥、运旺、南兴等4个社区争创省市级未来社区。完善供排水设施,加快建设临平第二净水厂。优化电力设施布局,开工、投产输变电项目各4个,白鹤滩特高压直流工程及配套接入工程高端投产。加快电动汽车自用充电桩供电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市化管理区域向城郊结合部拓展,探索实施准城市化管理模式。健全市政绿化保洁养护监督管理机制,实现纳管、准入、监督、奖惩、衔接“五统一”。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工作体系。强化城市道桥、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监管,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持续改善市容环境,完成道路修缮、绿化提升各5万平方米。深化垃圾治理,“一站式”上门和智能回收模式覆盖居民扩面至28万户,生活垃圾总量继续保持零增长。新增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场地1处,推进泥浆资源化利用技术试点。攻坚防违控违,拆除违法建筑60万平方米以上。

  四、聚焦聚力绿色发展,跑出生态建设加速度

  深化环境治理。聚焦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深入开展重点污染源综合治理,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五水共治”,创新采用EOD模式,推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增效。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力度,确保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同比改善。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严格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攻坚“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各类固废源头减量,建成“无废城市细胞”40个以上。促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完成整区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任务。启动超山—丁山湖综合保护工程,推进大运河、丁山湖等湿地资源保护利用,争创省级森林城镇1个。

  推进文旅融合。加快上塘河宋韵文化带建设,开展“运河南源”“宋韵临平”等文艺创研。圆满收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三年行动,承办“行走大运河”“爱上大运河”等全国性活动,打造大运河文化新廊道。加强古海塘临平段保护传承利用,推进玉架山考古遗址博物馆建设,推动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建强“非遗工作站”“非遗工坊”等文化传承阵地,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持续推出超山梅花节、塘栖枇杷节、大运河鱼羊美食节等主题节庆活动,打响临平特色文旅品牌。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重点深化“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建设,积极打造“百县千集”“百县千礼”。开展“临平体验”优化工程,升级“临享·文化保障卡”功能,推出3条以上江南水乡文化体验游线。加快临平文旅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全域旅游精准治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70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