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攻坚多点突破。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全面实施28项重点改革任务。强化市级统筹统管能力建设,对中心城区实施规划建设一体化管理机制。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1+13”政策“大礼包”,线上直达兑现惠企资金54.6亿元,筹建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建成投用政务便民服务平台、公共数据开发平台,“一网通办”比例达85%,“一趟不用跑”比例达92%。整合“一件事”集成套餐548项,基本覆盖重点领域、高频事项;持续开展“局长走流程、走基层”活动,解决痛点堵点问题959个,压缩承诺时限3013个工作日。实施“百千万”融资促进活动,开展政银企对接153场,存贷款余额均突破万亿元;启动企业上市“刺桐红”三年行动,新增上市企业4家,新设天使投资基金,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推进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新组建城市规划设计集团、能源集团,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21%、突破3000亿元;水务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实现泉州国企上市“零”的突破。密切侨港澳台交流,建立完善重点侨情和港澳乡情数据库,办好泉籍精英故乡行、“中菲人文之驿”等活动。细化金融、农业、司法等领域惠台政策,新批台资企业、投资总额分别增长54%、99%;全面实施海峡两岸闽南文化溯源交流工程,举办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活动,清水岩获评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年向金门供水764万立方米,开工建设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
(四)城乡发展齐头并进。实施“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划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开展西华洋、南滨江、江南等6个片区控规修编,完成中央活力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分3批实施城建项目1173个,完成投资800亿元;24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人气加速集聚,入驻企业数增长105%,税收增长55.4%,建成海丝中央法务区泉州片区。古城保护提质提效,完成古城核心区29条街巷市政综合提升,启动中山南路片区46条街巷整治。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60个、7.9万户,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2万套,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5600套。实施“绿满泉城”、照明提升、水系联排联调、电力设施补短板4个三年行动,建立“三山一线”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建成口袋公园157个、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21公顷;实施东海片区、“两江”沿岸及重要节点照明提升;完成水系联排联调规划总体方案编制;中心城区电力设施投资增长22%。建成智慧城管物联通管理平台,实行中心城区环卫一体化管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全力抓征迁交净地,全市完成征地2.1万亩,获批国家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98万亩,获批项目用地面积5.66万亩,均为全省最多;中心城区出让土地面积2576亩,为近年来最高。着力推进聚城畅通,5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4亿元,兴泉铁路全线通车,国道324改线惠安黄塘段、洛江西环路双阳段顺利完工,国道324改线南安水头段、政永高速德化段、通港东街快捷化改造等项目启动建设,跨江跨海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持续推动乡村建设,完成全市151万栋农村地籍房屋调查,编制实施村庄规划942个,创建整镇推进“五好”乡镇20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线23条、典型示范村60个,新增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8个,整治裸房4.3万栋;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新改建供水管网112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路网建设301公里、安防工程180公里,获评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
(五)民生福祉日益改善。坚持超七成五财力投入民生,全力惠民生补短板,完成3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229个便民惠民利民的“党建+”邻里中心,不断提高民生品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防返贫监测和低收入群体帮扶,实施产业帮扶3800多户、稳定务工就业1.6万人、住房条件改善提升422户;扶持低收入村发展村财项目166个,脱贫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2万个、中小学学位2.7万个,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启动中小学“5G+专递课堂”试点,高中教育质量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新建技工院校4所,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2家。颁布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快补齐卫生健康短板,新增卫技人员3500人、医疗床位1200张、普惠性婴幼儿托位3000个;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开展信用医保试点,持续推进先诊疗、后付费;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价格大幅下降,按病种收付费项目达494个。持续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多措并举全力保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万人,新增“五险”参保51万人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建成投用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增养老床位超2500张;市县慈善组织筹集善款16亿元;老龄、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建立世遗“1+N”管理体系,成立文物保护中心,德化窑、永春苦寨坑窑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新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出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名,培育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4个,开展公益性惠民演出活动1400场。第十七届省运会收获金牌188枚。深化军地双拥共建,市本级及所辖县(市、区)荣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称号,实现省级“满堂红”四连冠,国防动员、军民融合、人防等工作持续提升。民族宗教、统计、气象、地震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疾人、红十字会、计生协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六)安全发展更有保障。建立平战结合疫情防控机制,“快、准、严、实、细”抓好疫情防控,做到早发现、快处置、稳经济;实行“三公(工)一大”领导24小时带班和“三个第一时间”应急响应,战时核酸检测能力拓展到80万管/日,流调队伍超2700人,隔离房间5.7万间,疫苗接种累计超2300万人次,建成定点亚定点医院26家、床位超1.7万张、发热门诊(诊室)209家。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完成5.2万家企事业单位标准化创建,建立“三张清单”制度,实行“红橙黄蓝”安全风险等级动态监管,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消防和道路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深化“碧水清河”行动,实现全市430条河流水质监测全覆盖,推行全市原水资源“五统一”管理,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Ⅲ类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开展“蓝色海湾”综合整治,全面除治互花米草,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4.4%;完成126个大气精准治理减排项目;持续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责任体系,完成植树造林8万亩、水土流失治理22.3万亩、废弃矿山修复3490亩。深化平安泉州建设,圆满完成各项重大活动的安保维稳任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打严防电信诈骗、跨境赌博、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持续加强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管理,获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