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们勇挑大梁,奋发求“进”。项目建设持续加力。成立区投资促进中心,调整优化招商分局,举办西安、苏州产业投资说明会,重大项目“云签约”等招商活动,产业链招商迈出新步伐。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7个、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175亿元,新竣工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1个。央企二级总部福马集团、茂业区域总部成功落户,嘉庚特材填补光伏装备制造行业空白,青海丽豪进入光伏上游硅料环节,智慧文旅、海金新能源等基金相继成立,成功投资项目3个。创新动能蓄势聚力。成立全省首家人才工作局、苏中首个人才科创集团,首次承办“创业江苏”行业赛,连续三年举办“科企联姻”大会,产学研用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新增省级众创空间3家,中山大学(泰州)太阳能联合研发中心落地,省级研发平台达到64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2.61%。落户高层次人才产业化项目30个,入选省级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试点。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199个,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4个。江苏隆基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创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自身建设坚强有力。把巡视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时保质完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政府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深化政务“五公开”,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3件、政协委员提案282件,办结率100%。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公开政务信息3018条,受理群众诉求6万余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市区长信箱办结率100%。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人社局杨君同志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工程建设、投资融资等重点领域治理。认真执行过“紧日子”十条措施,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压减15%以上。
此外,我们积极支持工青妇、工商联、红十字等群团组织履行职能,统计、审计、史志、民族、宗教、气象、机关事务、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台侨外事、退役军人事务等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首一年来,一个个通宵达旦、连续奋战的日子,一场场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战斗,都让我们永久铭记、感怀在心。深切体会到,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绩都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航定向,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归功于全区人民的团结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官兵和消防队伍指战员、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市级机关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态势,产业层次不够高、发展动力不够足的问题有待破解;面对老城蝶变、古城焕新的建设标准,功能配套不够完善、城市品质不够精致的弱项有待强化;面对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多元需求,公共服务不够优质均衡、风险防范不够精准精细的短板有待补齐;面对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崭新篇章,少数干部专业素养不够过硬、自我要求不够严格的症结有待破除。为此,我们一定勇于面对、敢于担当,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建设“幸福海陵”为总目标,持续聚力“三大战略”、奋力践行“四个第一”,增创首位优势、增强主城能级,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陵新实践。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社会研发支出占比达到2.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完成市下目标任务。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做强实体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
始终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把牢产业主攻方向,保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更高标准构建产业体系。持续提升新能源产业首位度。用好新能源产业的先发优势、基础优势,紧扣“全省有分量、全国有位置、全球有影响”目标,全力释放隆基、一道新能源、春兰清能等项目产能。瞄准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重点招引控制器、逆变器、储能装备等“缺链”“弱链”项目,提前布局钠离子电池、钙钛矿、异质结等新技术路线,着力补齐组装测试、循环利用等关键环节。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加快提升特色产业集群贡献度。推进华汇智谷智慧家电产业园建设,放大乐金电子“链主”企业效应,推动智慧家电企业集聚发展;全面启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支持飞船、麦博纳、微特利等企业加速进军新能源车企配套体系;支持新材料企业拓展市场,巩固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结构材料等细分领域优势;统筹九龙、罡杨、华港等地资源,全力打造现代智能家居产业园;发挥云涌科技龙头带动作用,搭建以信息安全为中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圈。五个特色产业集群④规模突破500亿元。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融合度。锚定服务业与制造业契合点,加快塑造服务业竞争新优势,积极引进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商贸文旅等领域高端业态,做优做强文创大厦、茂业时代、中嘉商务中心等商务楼宇,培育税收超千万楼宇5座以上。鼓励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建成运营申通泰州智慧物流中心、宝元检测等项目,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实现突破,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