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2日)

  统筹发力提升城市品质。实施高标准整治、精细化管理、有机式更新,“精美主城”行动进展良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认真落实“生态要提升”紧迫任务,迅速彻底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12件交办信访件9件办结、3件阶段性办结,长江金属表面处理厂等历史遗留问题整改到位。统筹推进“五大专项行动”[4],国控站点PM2.5年均浓度改善率列全市第二,优良天数改善率列全市第三,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优Ⅲ比例实现“双百”,塔影湖创成省级示范幸福河湖。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完成市定目标任务。严厉打击固废非法倾倒,破获年度全省首例地沟油行业非法处置固废案件、追缴违法所得2600余万元。城市更新扎实推进。科学划定“三区三线”[5],深化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完成6个片区、10.4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工程,60处1.16万平方米危房解危,163栋、6.2万平方米隐患房屋评估鉴定和40栋、1.07万平方米隐患房屋整治工作。完成征润州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清理岸坡面积2300平方米。实施宝盖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完成重要隐患点位应急抢险工程。城市管理有效提升。全国文明城市检查交出高分答卷。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累计加梯17部、主城区第一。加强数字化城管建设,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精准执法,拆除违法建设592处1.8万平方米、违规大型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52处6100多平方米。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建成31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高标准通过省级验收。

  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生福祉保持稳步增进。百姓生活持续改善。始终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累计发放企业稳岗补贴365万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140.6万元。开展大学生“云招引”等招聘活动21场,城镇新增就业6400人,“送岗直通车”荣登央视《新闻联播》。建成全省首批、全市唯一“零工市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保扩面3340人,完成社保基金征缴3.95亿元,城乡社保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民生保障持续兜牢。聚焦民生“七有”,持续排查解决突出问题,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达到预期。争取一般债及各类上级资金8.74亿元,全部投入民生改善项目。关注关爱弱势群体,建成1家3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48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累计上门服务7594人次;建成1个儿童关爱之家,累计开展关爱活动66次、服务440人次;统筹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服务保障、慈善公益事业等工作,累计发放困难群众保障金3210万元。公共服务持续增效。教育供给持续优化,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保持全省领先。推进“双减”政策落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完成率100%,爱心暑托班在央视新闻网作为案例获肯定。卫生健康事业稳步推进,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大楼主体竣工,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七里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43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省级标准,公共数字文化地区覆盖率100%。组织“润心”系列培训500余场,实施“文艺播种计划”志愿辅导120余场。

  凝神聚力保持和谐稳定。持续开展“三进三排查”行动[6],风险隐患实现有效防治。安全底板持续加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顺利收官,“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明显,城镇燃气、既有建筑等重点领域隐患有效整治,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1+2+N”应急体系[7]更加完善,全年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风险防范坚决有力。依法依规、稳妥推进问题楼盘矛盾处置,停工楼盘有序复工,恒大铂珺花园第一批次320套房屋如期交付。强化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清理和经营性债务管理,融资综合成本保持全市较低水平,债务化解“贡献度”位居全市前列。全市率先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区属国有企业管理人员100%竞争上岗,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社会大局平稳有序。扎实推进“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上级交办信访案件全部办结,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复查复核率均为100%,重点案件攻坚化解工作得到省委常委、省纪委王常松书记肯定,“三个聚焦”工作法得到市委马明龙书记批示,实现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零登记、零非访”。深入开展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专项排查整治、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公众安全感提高至99%、保持全市领先。

  持续发力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行政不断深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委员提案109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为100%。人大票决的10项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出台“八五”普法规划,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计划,行政复议按时回复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政务服务不断优化。紧扣“润州最滋润”品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有序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推进“一网通办”,不见面事项1926项、不见面率100%,基本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全年发放政务服务礼包3171个。建立网上中介超市运行跟踪监督机制。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作风建设不断强化。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制定出台《政府工作规则》《议事决策规则》,不断强化纪律规矩意识。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分别压减6.8%、29.99%。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完成审计项目36个,核减金额1900万元。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工会、红十字、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取得新成就,司法行政、审计、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科普、档案、地方志、供销等工作实现新进步,人民武装、国防教育、双拥优抚等工作迈上新台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611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