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3年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推动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做好今年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打造南京南部新兴增长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溧水实践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性指标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力争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力争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力争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约束性指标主要是: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安全生产管控指标控制在省市目标以内。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转型,推动实体经济增量提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质取胜,把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
做强先进制造业。巩固制造业优势,提升制造业能级,全力争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大育强“四大链条”,以固链强链促进产业循环畅通,力争四大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保持20%以上增长。加快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区内循环”,推行“政府牵线搭台、企业牵手合作”模式,推动区内企业信息互通、匹配链接、优势互补,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持续深化“三凤计划”,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按照“产业转型带动城市更新、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理念,一体推进镇街工业集中区形态更新、产业更新和功能更新,通过拓宽开发主体范围、完善配套激励政策等途径,激活旧城区、旧厂房等“沉睡”资源的潜在价值,力争全年实施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2200亩以上。高效实施“两大行动”,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完成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240个、覆盖企业220家,认定星级上云企业15家,遴选发布80个制造业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和实践案例,以点带面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做大现代服务业。聚焦产业链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全年净增规模服务业企业20家。以服务制造业强链补链为目标,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培育“两业融合”发展龙头企业。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壮大科技、金融、人力资源、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以提升便利度和服务体验为导向,做靓生活性服务业品牌。推动市颐养中心一期项目建成投用,积极推进省康复医院与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建,打响健康溧水品牌。促进影视节目制作与影视文化消费体验相结合,用好“国家级影视基地”金字招牌,推动影视基地二期项目尽快落地,积极创建国家网络视听基地。
做精现代新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做强南京国家农高区“两区一地”支撑,推进“一区多园”建设。加快东部农业科技创新港、南农大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推动农高区向“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裂变成长。落实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吨粮田”,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9100亩,争创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推动优质粮油、特色林果、有机农业等特色产业链向中高端跃升,支持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争创国家级示范园。做好“土特产”文章,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区)。
(二)扩大有效需求,推动发展引擎蓄势提劲。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强、后劲更足。
多措并举促消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持续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丰富消费场景,营造便利消费的环境条件,大力发展网红经济、“云”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鼓励商贸企业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拓展线下消费场景,举办新消费促进活动100余场,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打造特色商圈,加快培育曼度芳华、海乐城等特色商业街区,支持无想水镇、永寿坊街区争创省、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发挥飞燕街区、通济街、遇园古居等商业街区特色优势,持续擦亮“三区两轴多点”城市地标,切实提升消费承载力。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做大无想山、石臼湖旅游IP,推动休闲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打响“秦淮源头”乡村旅游品牌,办好“咪豆音乐节”“草莓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全面推动消费升级。深入落实“溧8条”房产新政,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提振住房消费“景气指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努力让新市民、青年人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