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2日)

  坚决守好绿水青山。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不折不扣、举一反三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无废城市”试点创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让天空蔚蓝常驻,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落实工地扬尘管控、高排放机动车淘汰等举措,调整扩大烟花爆竹禁放区域,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稳步提升。让河湖碧水长流,加强幸福河湖建设,抓好石臼湖禁捕工作,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确保国家和省市考断面、饮用水源地100%达标。让土地更为洁净,开展高风险退役地块土壤污染修复,推进38座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让生态更富价值,协同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高水平推进农高区EOD、“生态岛试验区”、碳积分制度探索试点。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工作,争创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全面提高生态“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

  各位代表,我们时刻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财力向民生、向基层倾斜,让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今年遴选10类33件民生实事项目提交大会,请各位代表审议票决,产生30件民生实事。我们将认真办好每一件实事,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民生“七有”目标。

  (六)守牢安全底线,推动治理体系加力提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积极稳妥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优化防控举措。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要求,把防控重点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重点人群服务保障,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应接尽接”,突出抓好老年人、儿童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护救治,对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落实“五包一”措施。加强医疗物资和药品储备,提升医疗救治和基层防控能力。

  有效化解风险。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持续开展“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建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优化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构建“响应在快、处置在早、消除在小”的大安全大应急架构。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持“小切口、抓关键”,紧盯28个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实施“治本攻坚”大会战,落实“镇街吹哨、部门报到”“一个专委办扎口负责”机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持“负债有度、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加强债务管控,推动隐性债务规模、政府性债务率、债务融资成本“三下降”,确保债务风险等级不变色。有效防范化解商业综合体、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提升治理能力。借鉴仙林街道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多网合一”“一网统管”,以“精网微格”“专属网格”理念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高效办理初信初访,提高首次访化解率,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推动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持续开展物业管理专项提升行动,力争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群众满意率平均达90%以上。坚持用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强化“四标四实”数据采集,健全跨部门、跨板块的数据共享和联动处置闭环,努力打造“一网统管”先行示范区。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任重千钧,惟有担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始终坚持克勤克俭、唯勤唯实,以实干争先、用奋斗作答,努力打造务实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干”字为先。时刻把“马上就干、干就干好”作为标准和追求,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领办代办制,大兴“一线工作法”,推动政策措施在一线落实、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纠纷在一线解决。坚决抓好省委巡视及市委涉粮问题等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持续整改,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努力把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坚持以实干取信于民、以实绩造福人民,做到承诺的事一诺千金,谋定的事一以贯之,部署的事一抓到底。

  坚持“法”字为要。一体建设法治溧水、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完善“政府工作规则”“议事决策规则”,高质量推进“八五”普法,全面落实政务公开,持续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落实重大决策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不断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

  坚持“民”字为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解决好民生大事、关键小事和急盼难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更大力度扎紧政府花钱的“口子”,放宽助企惠民的“路子”,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面推行公务出行方式改革,建设节约型机关。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闲置资产共享公用,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真正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9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