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2日)

  这一年,我们坚持精致建设、精细治理,城市形象持续改善。以一流标准、“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让美“溧”城市的底气更足、成色更亮。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位居全市首位,长乐、丽山、白鹿等3个村庄规划获评“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实践案例”。开展“有温度的城市更新”,完成珍珠广场、淮源北街2个口袋公园景观提升和20公里绿道功能提升,整治背街小巷10条,完成384户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寺桥片区更新入选全省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打通城市路网“动脉”,宁宣高速南延项目建成通车,秦淮河四级航道建成通航,提档升级农村公路47公里,“路长+护路员”管理制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幸庄人才公寓、白马农业会展中心项目分别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实现历史性突破。乡村振兴展现新画卷。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在全省率先探索形成点状供地、集中整治入市等典型案例,推出“无想院子”十种共享模式,空间融合、要素融通的城乡双向循环格局雏形初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功入选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和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东屏、和凤农业园区创成市级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落实粮食安全责任,新增高标准农田1700亩。加快乡村建设行动,创建市级美丽乡村47个,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中国传统村落各2个,晶桥镇列入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吴村桥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露营季”系列文旅活动获省文旅厅推介。生态环境实现新改善。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深化生态环境改革省级试点,完成109个入河排口整治,建成秦源污水处理厂生态安全缓冲区,国省考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优Ⅲ比例达100%。扎实开展工业企业、工地扬尘等“五大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0%、排名全市第三,改善幅度居全市首位,臭氧、PM10浓度均值同比降幅位居全市前列。坚持不懈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建成智慧监控系统、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持续巩固石臼湖“四清四无”工作成效。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有力保障全区生产生活用水。

  这一年,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带头过“紧日子”,全年82%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事业,调整后的10类36件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公共服务更普惠。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新增普惠托位305个,普惠园就读幼儿占比99.6%;完成278户适老化改造,社东社区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区办学水平稳步提升,省溧附、一初中改扩建等项目顺利完成,高考本科录取率、高分群体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市首个“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有序推进,区中医院创成首批省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试点,获评“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区,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绩效考核、区基本公共卫生智能化督导质控项目入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管理优秀案例。民生保障更稳固。率先出台房票等“溧8条”房产新政,分配安置房5408套,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1600套。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6786人。实行全民参保计划和工伤保险“同舟计划”,实施“健溧保”大病补充健康保险,全额资助1.53万余名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新增社保参保单位1564户,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9%以上,低保、困境儿童、残疾人保障覆盖率100%。严格食品领域监管,实行区、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创成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区。社会治理更有力。在全市率先出台“提升村(社区)动态调整能力方案”,优化调整10个社区规模,新设立6个城市社区。深化“多网合一”“一网统管”,成立运行城市数字治理中心,在全市试点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数据赋能工程,健全完善风险隐患前端预防治理延伸机制,社会矛盾“集成化运作、一站式解纷”调处模式获全省推介。推进信访矛盾“控增减存”,及时解决群众信访诉求,获评市信访工作先进区。

  这一年,我们坚持锤炼作风、狠抓落实,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政府系统分层分类开展宣传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6件、政协委员提案143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区政府领导出庭应诉率保持100%。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援法议事”活动实现村(社区)全覆盖。扎实办好“12345”热线工作,受理解决群众诉求6.3万件,综合满意度达95.5%,年度绩效考评排名全市前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区级行政机关运行支出保持零增长。同时,工会、妇女、未成年人保护、残疾人等工作实现了新进步,民宗、台侨、科协、红十字会、档案、人武、退役军人和双拥等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各位代表,登山凿石方逢玉,入水披沙始见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及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向、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驻溧部队,向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矛盾问题:受外部环境和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全区经济运行仍然持续承压,产业整体能级亟需增强,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还不稳固,项目引进、落地速度不快,缺乏基地型、龙头型项目牵引,镇街工业园区支撑乏力,部分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举步维艰;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不高,民生领域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距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有差距;政府性债务、房地产、金融、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交织,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防风险、保稳定任务艰巨;部分干部开拓创新、主动担当意识不强,抓落实盯劲不足、韧劲不够,工作作风还需改进。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9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