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城市品质。锚定建设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不动摇,坚持更高质量创建、更高水平巩固,深入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切实抓好320国道改造和绿化提升、新华丽锦侧道路、电瓷北大道、保育院桥等市政道路建设,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工程。严格落实“房住不炒”政策,着力推进“保交楼”工作,做实“一楼一策”,推动全县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不断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着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全面巩固提升省生态园林城市成果。
加快完善城乡设施。扎实推进“三高一站”[19]项目建设,着力构建高效便捷内畅外联的交通路网体系。深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升级24公里以上,养护提升80公里以上。加强城乡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柳宣输变电工程、高楼(潭口)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坪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农村自来水管网建设80公里以上,推动5G 信号和千兆网络行政村全覆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全面推广“互联网+第四方物流”模式,打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统筹推进乡镇“十个一”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咬定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全力备战2023年省旅发大会,高质高效推进凤栖小镇、野生动物园、电瓷博览园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提升采风路线景区景点品质,力争在省旅发大会上出新、出奇、出彩。全面谋划疫后旅游市场发展,做好“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文章,促进农旅文深度融合,推动窑下村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充分发挥旅发公司作用,开发“滋滋”系列产品,打响“滋滋”城市IP形象品牌,持续提升芦溪旅游形象。
(五)全力以赴护生态、优环境,打造美丽芦溪新样板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生态环境“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
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探索开展CCER[20]林业碳汇开发项目试点。全力推动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全面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力争新开工项目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建筑总面积30%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各类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城区全覆盖。深入推进绿色低碳生活创建,加快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积极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等行动,力争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2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深入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工作,着力实施好全县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健全完善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系统治理,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实施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项目。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探索实践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力争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8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优良率达95%以上。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优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全县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切实抓好土壤污染源头控制,强化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和涉危险废物单位监管,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六)尽心竭力惠民生、防风险,顺应美好生活新期待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施重大民生项目17个,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强化创业就业保障。加快推进县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县公共实训基地、县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创业就业人员提供优质发展空间,扶持创业60人以上。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脱贫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持续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力争新增城镇就业28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继续实施社会保险费“降、返”政策,全力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抓好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扩面工作,确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全面冲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完成武功山中专、林家坊学校、银河镇中学北教学楼等项目建设。探索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品牌发展模式,推动芦溪中学建设全省优质特色学校。全面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积极推进分级分类治疗,做好重点人群服务。扎实推进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持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落实优化生育政策措施,推进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完善县图书馆、县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全力打造具有芦溪特色的耍傩神、农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等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