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6日)

  培强骨干企业。坚持“大型企业抓服务、中型企业抓赋能、小型企业抓培育”,深化干部联企服务制度,支持汇宏新材料、日科橡塑等骨干企业新上产业项目。引导企业专注细分市场,走好专精特新发展路子,提高市场竞争力,新增市级以上高成长型企业10家。加快实施企业上市三年行动,完善“种子企业”全链条服务机制,推动达民化工、海川生物、欧亚化工上市。健全“小升规”“个转企”培育机制,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达到8家以上。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好企业家协会平台作用,建立“政企同心·亲清茶事”议事机制,办好企业家表彰大会,培育一批知名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培养一批知名企业家。

  增强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建立“企业出题、科研院所破题”的精准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30项研发成果转化落地。支持企业建设高能级研发平台,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深化“千项技改、千企转型”行动,25个重点技改项目投资增长30%以上。积极搭建主导产业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推动产业智慧赋能升级。

  (二)更快速度推进项目攻坚,加速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

  聚力推进重点项目。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理念,落实“五个一”帮包、政企面对面和限时办结推进机制,抓好总投资693亿元的9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8亿元。全力推动和谐新材料、北能新化学等项目快投产,润化新能源、沾德生物等项目快建设,日科橡塑60万吨橡胶胶片、永太科技10万吨锂盐等项目快开工。抢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战略机遇,谋划充实“四个一批”项目库,储备项目200个以上,力争列入省市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突破300亿元。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谋划开工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突出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施S236沾化至滨城段、海天大道拓宽等交通工程,G340沾化至河口段中修工程竣工通车,有序推进套尔河港区开发,推动滨州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全力服务G228丹东线、津潍高铁建设,打造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

  聚力抓好双招双引。系统思维谋划招商,提高招商的精准性、科学性。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调动产业链专班等招商力量,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要素招商、协会招商。发挥园区招商主战场作用,每个园区都要明确产业方向、准入标准、扶持政策,力争引进“500强”企业1家、投资过10亿元企业5家,到位内资150亿元、外资6000万美元以上。完善“飞地经济”政策,力争每个乡镇(街道)都有项目落户园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拿出“真金白银”引才聚才留才,新投用人才公寓548套。持续办好人才节活动,引进科技领军人才20人、青年人才1500人以上。

  聚力提升载体能级。统筹推进园区规划建设,着力推动化工园区扩区,拓展化工园区承载力,构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园区布局。投资5.3亿元,实施园区道路、蒸汽管网、雨水管道等配套工程12项,进一步提升园区竞争力。加大府院联动力度,深挖园区发展空间,积极推行“标准地”改革,年内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000亩以上。全力推动500千伏高地站、银海站等重大配套电网项目,为新能源项目落地提供接入支撑。继续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动能,让开发区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产田。

  (三)更强决心推进改革创新,加速激发跨越发展新活力

  深层次攻坚改革。着力深化制度创新,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加快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平台贯通、流程衔接,年内再下沉一批政务事项。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整合盘活经营性资产,提升投融资及运营能力,实现持续健康运行。聘用山东工程咨询院专业化评审政府投资项目,提高投资质效。强化财税绩效管理评价,增强预算约束力。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推开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扎实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推动子梅养护院通过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

  大力度优化环境。持续擦亮“这一‘沾’·事好办”服务品牌,打造“定制+精准”的项目管家帮办代办模式,推广“双全双百”线上线下应用,深入推进“开办即开户”并联审批等改革任务,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到50天以内。建成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区和群众满意度回访中心,加快“无证明城市”创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即享即兑惠企政策,大力提振市场信心。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支持力度,全年新增贷款40亿元。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公平的社会环境。

  广领域释放潜力。积极融入滨州主城发展,广泛参与国家战略,深化对外交往与合作,支持恒鑫科技、达硕生物等30家外贸企业拓展业务,实现进出口45亿元,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争创省级跨境电商主体。深入落实海洋强省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切实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高水平举办沾化冬枣节,提升对外影响力。激活市场消费潜能,建立常态化促消费活动机制,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经济”;投资1.2亿元建设集采分销中心,加快完善农村配送经营网络,支持发展直播带货、网红经济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新增物流企业5家,港口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

  (四)更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放大特色农业效应。冬枣产业,聚焦产销两端发力,持续实施“双增双提”工程,加大债券争取、贴息贷款等扶持力度,新增大棚3万亩,改良品种2万亩;实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深耕品牌建设,占领高端市场,产业产值突破55亿元。畜牧产业,聚焦全产业链构建,推动傲农食品、利农牧业等企业向产业链终端延伸,积极发展冷鲜肉、熟食小包装等熟食和速食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水产业,聚焦设施养殖、精深加工,实施“南苗北育”工程,繁育虾苗700亿尾;推广工厂化养殖模式,新建标粗棚26万平方米;推动珍味嘉二期、水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成投产,实现高值化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60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