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专建优平台载体。推动临港经济区、仁和化工园区、高新区“支撑数字化、发展平台化、运营市场化、配套生态化”转型,增强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力。临港经济区,顶格成立建设推进指挥部,创新探索“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加快编制产业发展规划,高标准打造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提速第五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岳吴输变电等设施建设,推进跨区域公共管廊、热电联产、人才公寓等配套工程,重点突破临港贸易、仓储物流等产业项目,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多领域对接联动,加速全域全方位融合发展。仁和化工园,加快扩容提质,打造以连续流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精细化工园区样板。高新区,培育壮大机械装备、生物医药两大核心产业,统筹做好补链延链强链文章。推进镇街区差异化、错位化发展,加快工业园“二次开发”,积极招引优质税源企业,全力解决辖区企业困难,持续优服务、强企业、壮财源。
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推动豪迈、孚日、银鹰等“链主”企业平台化、生态化、服务化转型,引导中小企业“卡位、入链、进群”,打造“雨林型”生态圈,净增“四上”企业60家以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持续开展企业家周、服务企业家日等活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高效落实上级纾困惠企、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企违法犯罪,坚决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团体和企业标准。加大稳岗惠企力度,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循环,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聚力推动项目建设。聚焦新产业新赛道、基础设施“七网”、新型城镇化“四化”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既能扩大短期需求、又能增强长期动能的重大项目,实施总投资670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友道连续流三期、孚日年产20万吨生物降解材料等10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着力抓好胶王路大中修、柏城互通连接线等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平安大道东延、平营路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明董高速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创新突破“双招双引”。深入开展“双招双引”百日会战行动,扎实落实“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广泛开展产业链靶向招商、供应链渠道招商和头部企业垂直招商,全年省外纳统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创新云直播招商新路径,深化与国内头部MCN平台对接合作,培育壮大本土电商企业。突出资本招商,探索建立股权投资基金,运用资本手段招引更多战略项目。举办系列人才对接活动,全年引育高端人才70人以上,青年人才5000人以上。
(二)以“优存量、扩增量”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兴市、智造强市、临港新城”战略,积极争创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力推动传统产业弯道超车和新兴产业换道超车。
改造升级优势产业。突出传统产业“五个优化”主攻方向,强化豪迈龙头带动,打造海工装备、压缩机等机械装备“高密智造”板块。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全链条提升,引进一批高端纺织关联企业,补齐绿色印染、成衣制造等短板。推进安防用品商城、星宇安防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拓展“从头到脚”全类别产品体系,打造高端安防用品全链条供应基地。推动望乡、环丰、凯加等企业扩大预制菜生产,加快食品加工向以预制菜为代表的生态快餐转型。支持金永和、豪尔沃、高锻等企业组建汽车产业联合体,实现相互赋能、融通发展。支持装配式建筑、特种设备、优质种业等产业发展,集中打造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开展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个,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0%以上。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更多“两化融合”优秀案例,推动200家企业参与“上云”。
培育新经济新产业。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产业组织理念,制定培育方案,成立发展专班,积极开辟新领域、致胜新赛道。扩大豪迈化工连续流技术推广应用,抓好友泉高分子新材料二期、源邦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孚日在新材料领域不断突破。放大高新区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发展数控机床、精密模具机床,深度嵌入航天航空零部件制造体系,打造工业母机制造基地、航天航空零部件配套中心。发挥乐聚机器人产业引领作用,支持企业在高建设研发中心、链接优质资源项目,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教育、装载运输、智慧物流等服务机器人,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综合服务中心。支持泽普医疗、兴瑞生物等企业加快发展AI康复机器人、干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医用技术装备,推动更多企业跨界融合发展,实现从提供单一产品向“产品+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实施优质企业培育专项行动,新认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10家以上。深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造林”和“高企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确保1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发挥高密发展咨询顾问等高端人才作用,深化与中科院、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家以上,形成覆盖重点产业的平台矩阵。探索实施“政府引导+中介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优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高转化应用,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20件以上。
加力实施金融赋能。发挥金融吸附链接效应和资源配置功能,推动“无感授信”助企惠商行动增量扩面,确保齐鲁银行开业运营,年内新增贷款100亿元以上。实施上市企业数量三年倍增计划,加快银鹰新材料、金永和等企业上市步伐,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高密板块”扩容。支持国有企业聚焦主业、整合重组,增强国有资本在新经济、基础建设、公共服务领域的战略引领作用。加力提速专项债券项目建设,精准发行、迅速投放,放大专项资金即期拉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高密。